森林旅游行为调查及发展对策
——以环南宁森林旅游圈为例

2017-08-16 10:26陈新颖彭杰伟
林业资源管理 2017年3期
关键词:旅游圈出游南宁

陈新颖,彭杰伟

(1.广西民族大学 相思湖学院,南宁 530008;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南宁 530028)

森林旅游行为调查及发展对策
——以环南宁森林旅游圈为例

陈新颖1,彭杰伟2

(1.广西民族大学 相思湖学院,南宁 530008;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南宁 530028)

环南宁森林旅游圈是广西林业厅着力打造的集森林休闲观光、森林体验、森林养生、森林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森林旅游龙头项目。以环南宁森林旅游圈为例,对森林旅游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森林旅游者主要来自于南宁市及其周边地区,年龄分布不均,信息来源渠道较少,以家庭出游及同学朋友聚会为主要形式,出游时间以周末居多,满意度高,有重游意愿。提出了森林旅游发展的相关对策。

环南宁森林旅游圈;森林旅游者;发展对策

2016年1月,国家林业局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指出,加快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有助于推动森林旅游的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有助于发挥林业在弘扬生态文明、改善民生福祉中的巨大潜力[1]。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建设有森林公园63处,林业自然保护区63处,湿地公园17处,已基本形成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生态森林旅游小区为依托,集食、住、行、游、娱、购各要素为一体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格局。2015年,全区森林旅游人数达4 500万人次,森林旅游产值200亿元[2]。森林旅游已成为广西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林业厅整合南宁市城郊周边的高峰林场、七坡林场、南宁树木园和广西林科院的森林资源,统筹规划建设一批森林休闲旅游项目,打造集森林休闲观光、森林体验、森林养生、森林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环绿城南宁森林旅游圈项目。本文以环南宁森林旅游圈为例对森林旅游者的心理与行为进行了调查,以期对“环绿城南宁森林旅游圈”项目的开发与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扩大森林旅游市场,引导合理开发,完善旅游管理等。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森林旅游行为展开,调查问卷共设17个题目,包括3个方面内容:1)森林旅游者的人口特征,包括旅游者的来源、年龄、职业等5个题目;2)森林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包括信息来源、出游形式、出游时间等8个题目;3)森林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包括出游动机、满意度等4个题目。2017年2月,在南宁市城郊的高峰林场、七坡林场、南宁树木园及广西林科院,对森林旅游者开展问卷调查及访谈,共发放森林旅游行为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回收率及有效率为96.3%。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森林旅游者的人口特征

2.1.1 旅游者来源

目前环南宁森林旅游圈的游客主要来自南宁本市和南宁以外的广西区内其它地区,分别占64.7%和28.4%,广西区外的仅占6.9%。环南宁森林旅游圈位于南宁市郊区,容易吸引本地区中心城市的居民进行以休闲为主的旅游活动,进而辐射至周边地区,带来更多的客源。

2.1.2 年龄与职业分布

年龄和职业本身不会对旅游行为造成促进或阻碍,但跟年龄密切相关的体力状况、消费水平、旅游兴趣等则会对森林旅游活动有所影响,与职业相关的压力状况、空闲时间、身体能力等也会影响森林旅游活动的开展。环南宁森林旅游圈的游客年龄结构是18—30岁占45.7%,31—45岁占37.7%,其余年龄阶段的则较少;游客的职业主要为全职工作者,占到48.4%,其次学生为31.5%,自由业者、离退休者、其他职业所占比例较小。

2.1.3 文化程度和月收入情况

环南宁森林旅游圈的游客中66.8%具有大专及本科学历,18.3%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这与国内有关生态旅游的调查不太一致[3],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教育发展迅速,森林旅游的主力军18—45岁人群及全职工作者均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环南宁森林旅游圈的游客月收入以2 000~4 000元为主,占31.8%,其余各段相差不多,月收入2 000元以下人群占26.0%,月收入4 000~6 000元人群占23.2%,月收入6 000元以上人群占19.0%。此分布状态与森林旅游者中全职工作者和学生占大多数有关,也说明环南宁森林旅游圈可吸引不同的收入人群,游客可以按自己的消费能力选择适合的旅游项目。

2.2 森林旅游者的行为特征

2.2.1 旅游者信息来源

由表1可知,在信息来源方面,环南宁森林旅游圈的游客选择亲友介绍最多,占50.9%,其次是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信息,占到30.8%,其他途径均较少,不超过10%。说明环南宁森林旅游圈的口碑传播效果最为明显,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依靠网络了解所需信息。由此可见,游客信息来源途径还不够丰富,超过一半的游客是通过亲友获得旅游信息,需要进一步利用多种媒体平台扩展宣传途径,尤其是网络媒体需要更加重视。

表1 森林旅游者信息来源

2.2.2 出游形式与交通工具

森林旅游是一种休闲旅游方式,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用休闲旅游来放松自我、缓解压力、增进人际情感。如表2所示,森林旅游者的出游形式以群体出游为主,68.9%的游客选择家庭出游及同学朋友聚会,13.5%的游客是参与单位或公司活动;因我国私家车的拥有量日益增多,也方便游客家庭及团队出游,有52.0%的游客选择以私家车为交通工具,另有15.2%选择其他,其他交通工具主要是单位或公司为方便集体活动而派出或租用的多座车。

表2 森林旅游者出游形式与交通工具

2.2.3 出游时间 出游频率与停留时间

1) 出游时间。从图1可以看出,环南宁森林旅游圈的游客出游时间以周末居多,占41.5%,其余出游时间所占比例较相近,十一长假占22.2%,五一、端午、中秋等小长假17.3%,其他时间19.0%。其他时间主要包括学生及教师的寒暑假、全职工作者的公休假。由此可见,环南宁森林旅游主要以周末游为主,也吸引了一部分的长假、小长假、寒暑假、公休假出游的游客。

2) 出游频率。63.3%的游客选择半年1次的出游频率,而选择每月1次及每周1次的均较少,仅占1.4%(表3);而且,大多数游客都没有固定的森林旅游安排,如果时间和天气等因素合适,便会选择出游,其他选项主要为每二三个月左右出游1次,因此,大部分游客会在每年进行1~6次环南宁森林旅游。

3) 停留时间。根据调查,有66.1%的游客停留时间为1天,27.3%的游客会停留2天及2天以上,只有6.6%的游客停留半天。而且,停留在景区2天及2天以上的游客大多为参与单位、公司会务活动或选择了多个游览项目。

图1 森林旅游者出游时间

旅游者每年1次半年1次每月1次每周1次其他人数/人551834443比例/%19 063 31 41 414 9

2.2.4 旅游项目与出游花费

1) 旅游项目。环南宁森林旅游圈的4个组成单位均拥有众多旅游资源,如高峰林场现已建设有广西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燕岭湖山庄、常客澍祾家庭农庄等,南宁树木园有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花卉苗圃基地、坛里水果园、佛教圣树菩提树等,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有多个花卉及苗木基地,建有银林山庄,各单位均可提供特色餐饮、森林民宿、游乐项目、观赏项目、祈福禅修等多个旅游项目。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森林旅游者都会选择2个及2个以上的旅游项目,从表4可知,最受旅游者欢迎的项目为观赏项目、特色餐饮和游乐项目。

表4 森林旅游者旅游项目

2) 出游花费。森林旅游者的出游花费主要集中在门票、旅游项目和住宿支出上。如图2所示,52.6%的游客出游花费在100~500元之间,23.2%的游客花费500~1 000元,花费在1 000元以上及100元以下的为12.5%及11.7%。众多游客主要选择在景区内停留1天,而且花费主要集中在观赏项目、特色餐饮和游乐项目上,因此花费主要在100~1 000元之间。

图2 森林旅游者出游花费

2.3 森林旅游者的心理特征

2.3.1 出游动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日本心理学家今井省吾的研究,将出游动机分为3类:1)消除紧张的动机,包括变换气氛、缓解压力、休闲娱乐;2)自我完善的动机,包括亲近自然、身心健康、提升心智;3)社会存在的动机,包括丰富阅历、增进感情、工作需要[4]。经调查,环南宁森林旅游圈的许多游客都有2种出游动机,有的甚至3种出游动机都有。由表5可知,有70.2%的游客出游动机中含有自我完善的动机,说明大多数进行森林旅游的游客有亲近自然、身心健康、提升心智的动机。另外53.3%的游客有变换气氛、缓解压力、休闲娱乐的动机,45.7%的游客有丰富阅历、增进感情、工作需要的动机。

2.3.2 满意度与重游趋向

表6显示,很满意及满意的游客占了绝大多数,共有94.8%,其余5.2%的游客表示一般,没有游客认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在调查时,游客均表示来到森林中自然而然就会有舒服、放松的感觉,情绪也随之好了起来,对森林旅游这种休闲方式表示满意,即使有些不足的地方,也没有影响到对此次旅游的满意度。如图3所示,由于满意度情况较好,吸引了55%的游客愿意再来,有41.2%表示不一定,只有3.8%游客明确不会重游,说明环南宁森林旅游圈的重游市场很大,可积极争取更多的游客重游。

表5 森林旅游者出游动机

表6 森林旅游者出游满意度

图3 森林旅游者重游趋向

2.3.3 旅游项目意愿

环南宁森林旅游圈以广西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为本,在传统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基础上,将着力打造森林教育、森林休闲、森林美食、森林运动、森林体验、森林养生等系列旅游项目。调查发现,游客对正在开发的新项目均有积极的旅游意愿,而且许多游客都有意愿参与多个项目。从表7可知,有87.9%的游客愿意选择森林休闲,78.9%的游客愿意开展森林体验,此外,选择森林教育、森林食品、森林运动、森林养生项目的游客均超过了40%,可见,新的旅游项目开发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开展环南宁森林旅游。

表7 森林旅游者旅游项目意愿

3 旅游发展对策

3.1 游客满意度高 保持良好生态为本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步提升,森林旅游越来越受欢迎[5]。环南宁森林旅游圈的游客满意度很高,故而重游率也较高,但仍有一部分潜在重游客源需要进一步争取。从游客的出游动机来看,大多数游客看中的是环南宁森林旅游圈清新的空气、丰富的植被、宜人的景致等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这些所带来的轻松、愉悦感。因此,环南宁森林旅游圈的开发与建设永远不能忽略良好生态这个“本”,有了“本”才会有“利”。

3.2 游客年龄分布不均 合理开发产品为首

目前,环南宁森林旅游圈以18—45岁的游客为主,45岁以上的中老年及18岁以下的青少年游客很少,在职业分布中也显示出离退休者比例很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老年旅游市场也随之扩大[6],国家出台了二孩政策后,青少年旅游市场也开始扩展,开发更适合旅游市场发展的旅游产品是首要任务。环南宁森林旅游圈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在原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着力打造适合中老年人的森林养生项目、适合青少年的森林教育及森林体验项目,并完善相关配套,比如开发和配备适合老人出行的交通工具等,吸引更多的中老年人和青少年,不断扩充各个年龄阶段的客源。

3.3 游客信息来源寡 扩展宣传渠道为径

游客信息来源状况能直接反映环南宁森林旅游圈的宣传渠道。环南宁森林旅游圈游客总体上信息来源渠道较少,以亲友介绍作为了解景区情况的主要渠道,另有较多游客通过网络知晓环南宁森林旅游圈的相关内容。因此,环南宁森林旅游圈要以扩展宣传渠道为途径,提升环南宁森林旅游圈的知晓度和熟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环南宁森林旅游圈,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享受幸福时光。

[1]张红梅,陈鑫峰.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将成森林旅游创新绿色发展“利器”[N].中国绿色时报副刊,2016-01-18(1).

[2]张辉.迎头赶超 向森林旅游强区目标迈进[N].中国绿色时报,2016-11-01(1).

[3]吴章文,胡零云.生态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研究——以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24(6):43-48.

[4]刘纯.旅游心理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3.

[5]刘甜甜,马建章,张博,等.森林养生旅游研究进展[J].林业资源管理,2013(2):130-135.

[6]邓晓华,史月恒.老龄化趋势下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及营销策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32(9):125-128.

Investig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Forest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the Nanning Forest Tourism Circle

CHEN Xinying1,PENG Jiewei2

(1.XiangsihuCollege,Guangx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Nanning530008,China;2.DepartmentofForestryof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Nanning530028,China)

The Nanning forest tourism circle is the focus of Guangxi forestry department to build the forest tourism projects,including forest leisure,forest experience,forest wellness,forest education.This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on behavior of forest tourism by taking Nanning forest tourism circle as an exampl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est tourists mainly come from Nanning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their age is uneven,their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re less,they travel together with their friends and family,and often travel on weekends,they travel with high satisfaction and revisiting willingness.Finall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Nanning forest tourism circle,forest tourists,suggestions

2017-03-06;

2017-05-03

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KY2016YB799)

陈新颖(1978-),女,河南焦作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生态文化及社会心理。Email:chxinying@foxmail.com

彭杰伟,男,高工,硕士,研究方向:生态经济及信息管理。Email:cxypjw@qq.com

F590.75

A

1002-6622(2017)03-0020-05

10.13466/j.cnki.lyzygl.2017.03.005

猜你喜欢
旅游圈出游南宁
数读南宁
贵州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圈构建的原则、目标与设想
眷恋南宁
未来出游大作战
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建设背景下肃北旅游业发展之探讨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假期带娃出游防走失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
出游季你都“妆”对了吗
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