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国际商贸类人才培育体系构建

2017-08-16 02:15徐颖
科教导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一带一路

徐颖

摘要2015年以来,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引发了人们对商贸服务业发展前景的普遍担忧,商贸业增速较前几年整体放缓,传统制造业生产劳动力成本逐步提升、外贸形势严峻复杂,下行压力增大,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我国的传统的优势弱化,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综合成本要素上升,产业和订单外移、人民币汇率波动等问题应该引起我国政界、学界和企业界的足够警醒。本文围绕“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国际商贸类人才培育体系构建,对高职商贸服务业特色人才培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这一现实产业困境及其破解出路给予分析,基于广东传统商贸业面临的“难题”,以及高职商贸服务业人才培养这样一种独特的“特色”,针对国际商贸特色人才培养具体路径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职教育 国际商贸类人才培育体系

1广东省商贸服务业发展现状

广东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一直走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前列,对外贸易额居全国第一,连续十几年经济总量领先于其他省份。目前,作为四大重要服务行业之一的商贸服务业助力经济的持续发展,全省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7.2%,其中,商贸服务、房地产、金融、物流己成为四大重要服务业行业。据2014年广州市外经贸工作会议显示,广州外贸经济呈喜人式增长,对外贸易的形态也正在由传统的货物外贸向服务型外贸转型。随着广州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跨境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对适应珠江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商务、会展、物流、旅游、金融、保险、教育、电商等对高素质复合型的商贸服务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加大。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把广东发展成现代服务业基地。2011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放在首位,明确提出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主导产业。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商贸人才,才能满足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2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商贸特色人才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广东省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随着外贸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种服务型外贸工作岗位应运而生,其中与外贸工作关系密切相关的商贸外语和其他外语行业则更加集中地体现出了这种新时代的行业需求,国际商贸特色人才的缺口现状也迅速凸显,涉外文秘、外资企业商务助理、外贸业务员、单证跟单、货代、报关报检、翻译、会展等岗位对于商贸人才,特别是是既懂得商务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高素质国际商贸特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

同时,“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和经贸合作中心。以经贸合作为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发挥重要引擎作用。支持企业积极走出去建设营销网络、生产基地和区域总部,参与大型基础设施工程承包,加强资源能源联合开发利用。推动海上物流大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空中走廊和数字海上丝绸之路建设。”(2016年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随着全球化发展和电子网络浪潮的出现,跨境电商成为整个行业新的机遇与挑战,其迅猛发展给我国国际商贸服务产业带来了质的飞跃并以全新力量影响我国国际贸易产业链的构造。都对国际商贸特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亟待在新的国际发展和经济发展背景下,优化国际商贸人才培养体系。

3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是符合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步性的关键

为了适应对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的需要,早在《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适应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率先建立起覆盖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珠三角地区已经处于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按照“三二一”的产业发展优先次序,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加快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聚集化、产业水平国际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这种产业体系发展是对对外贸易服务体系的深化发展,同时也是对促进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的扩大需求。

近年来,进入“十三五”时期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单纯的外贸或语言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高层次要求,我国各主要城市人才市场的统计结果表明,复合型人才即那些既懂语言又懂国际贸易和商务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偏爱,对人才结构需求类型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重实际操作、多学科交叉的趋势。从岗位上分析,外贸、商务助理、跨境电商操作和涉外接待等岗位群需求量大;从学历层次分析,要求聘用大专或以上学历的企业较多;从能力要求上看,对英语语言沟通能力、计算机能力要求较高;从基本素质的要求上看,企业需要具有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以及团队协作、善于沟通的素质。因此,构建高职国际商贸特色服务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商贸外语人才,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高质量的、为企业所欢迎的、实用性人才,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

广东处于珠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占有有利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國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广州商贸型国家中心城市的商贸经济韧性巨大,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高速稳定增长、稳中提质,保持商贸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对于广州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商贸类办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大多集中在沿海珠三角地区,这些院校办学实力雄厚,吸引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学人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校内实训条件完备,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多,校企合作深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成果显著;学生实践和就业的机会多,且就业率高。对于国际商贸特色人才体系的构建,其成果便于向缺乏地缘经济优势的内陆地区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应用,以利于同类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的完善。

4国际商贸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课程改革

4.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一团三化”的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学院明确将“有教养、有本领”二元复合并重作为人才目标追求。在以国际贸易为龙头的国际商贸特色专业教学过程中,将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模块化课程,重构教学内容,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全新课程体系,使学生毕业时切实具有相应的上岗能力。将从“能力本位、就业向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出发,针对国际商贸服务流程中“市场开发、产品销售、参展撤展、网上洽谈、货代清关、国际运输”一系列环节的各典型岗位职业能力,实施以岗位能力为中心、职业岗位素质需求为导向的“阶梯递进式的四合一”多维度立体的“准职业人”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素质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门化方向+专业延伸与拓展课程”课程体系改革。

基于职业资格标准和工作过程中,重构课程内容,开展教学方法改革,使课程体系实现了“就业岗位一职业能力一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对应。根据服务产业的要求,将职业岗位证书的培训和考证纳入正常的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中,通过政校行企深度合作不断完善“校内课堂实践+校内作坊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企业实习”四维建设、“岗前培训、岗中强化、岗后巩固”三阶段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行业标准为准绳、以岗位任务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将仿真教学、案例分析、情景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方法引入教学,在总体上努力推行形成“课岗证赛融通、工学紧密融合”的专业教学人才培养过程,实现课室与办公室一体的教学模式,体现综合实践课程的高度仿真性,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4.2基于需求分析,构建动态调整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以“工作任务”为基本分析单位,了解真实的工作场景、交际情景和要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以便于课程设计者更好地选取教学内容、组织并设计课堂活动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考虑学习者本身的微观需求、用人单位的中观需求及地区或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的目标的宏观需求,根据形成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要求,构建目的性强、实用性高的动态调整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4.3构建与模块化课程体系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配合模块化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在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体系方面进行改革,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坚持以商务为背景,依托外贸工作室,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或在企业挂牌等形式,建立长效的校企深度合作关系。增加进外经贸企业实习环节,建立起课堂学习、校内模拟、进企业实习的分阶段、交替式学习模式,在授课方式上,逐步探索实施核心课程的双导师制。

4.4构建专业群实践教学平台,创新校企合作体系

(1)搭建国际商贸专业群实践教学平台,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建立以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和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校、行、企”协同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科学高效的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运行与管理机制。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的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无缝连接,毕业实践与顶岗实习相融合,推进专业与行业职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外贸工作岗位,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国际商贸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实现专业与行业的契合与适应。

(2)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逐步建立“政校行企社”五方联动协同创新的长效合作机制。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开发,与多家企业和单位签订协议,建立合作关系,建立校外校外实训(实习)基地。逐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行业的重要作用,实现“政校行企社”五方共建专业,实现“跨境电商班”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和“2+1”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和社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项岗实习有机合起来。为进一步推进市级国际商贸服务特色学院的建设,重点建设以国际贸易为龙头专业,涵盖商务英语、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国际商贸专业群,与怡亚通全球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和益达教育科技公司合作共建全球供应链和电商产业学院,共育国际商贸类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3)打造“校企共同体”和“三二分段”中高职对口衔接、自主招生人才培养。利用校企共同体资源,共同探索企业和专业群成员问的新型合作模式,探索关于专业教学标准制订、“校会共同体”问的互动形式与功能、不同层次问相关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新路子。

根据中职、高职教育的要求,在现有自主招生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调研,与对口中职学校共同讨论,做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过程、评价考核、实训条件、中高职师资等六方面的衔接,构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新通道,形成适应国际商贸服务产业升级需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职业教育格局。

4.5打造具有持续建设可拓展性的、国内领先的示范实训中心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1)建设融语言教学、仿真实训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国际贸易专业通过与企业和行业协会紧密合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实训室建设,不断改善实训教学设备软硬件条件。各实训室情景选材均源于企业岗位内容,贴近工作实际,为本专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均以公司形式成立,采取与企业相似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国际贸易专业实施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顶岗实习教学,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努力打造形成“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型”的三级校外实训基地格局,特别是继续加强广交会与国际贸易专业的合作,不断深入组织安排学生参与广交会服务工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2)建设“产学研用”融合的大型职业教学资源库。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携手31所院校和29个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单位,按照国家职業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设计并己初步建成具有新颖强大的服务功能、优质资源开发和共享、“产学研用”融合的大型专业职业教学资源库。接下来将继续重点建设进出口实务、跨境电商、国际货运代理等商贸核心专业课程,以“一体化平台”+“个性化定制”来进行第二阶段的建设,以不断扩大社会受益面,通过联通政教产三界,发挥资源库“一化一型”功能,实现政校行企社多方共赢,缩短职业教育滞后期。

(3)升级改造校内实训基地。计划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理念,引入全国产业链500强龙头企业资源,建设服务职教改革、与区域经济高度融合的基于企业实景的珠三角国际商贸与流通人才培养综合实训基地。遵循“先进适用、受益面广、结合实际、售后保证、性价比高”的建设原则,具有适用性和先进水平,能够满足教学及部分科研需要。通过科学管理,建成融教学、培训、技能认证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在实训基地的实训实习,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以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和实践目标,实现校企共赢。

4.6注重内涵发展,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1)探索校行企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国际商贸专业群将努力实现理论与技能融合、语言与商务融合、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及相关证书融合。将加强产学结合深度,继续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担任专业实习指导老师,在修订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时,基于需求分析,体现“订单式培养”的内涵,探索校行企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一方面由企业提出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与学校协商确定课程体系,企业按照要求修订教学计划,学校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调整课程实施效果;另一方面企业提供必要的学生学习、实践和就业资源。

(2)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合作教材和课程内容,开展专业教学理论研究。选择工学结合紧密、职业能力特色鲜明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和课程内容。

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高职专业教学规律,开展高职学生自主学习、高职学生学习策略、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以及高职教师教学策略及信念研究,形成针对性强、指导性强的专业教学理论体系。

(3)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行业评价制度,在现有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和企业用人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第三方评价体系。撰写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事实依据,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一带一路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