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实例教学法探讨

2017-08-16 07:53陈慧君
科教导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陈慧君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其可以夯实非计算机专业高专学生的计算机理论与技能,而且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结合高等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教学特点,该门课必须侧重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抽象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专 计算机应用基础 实例教学法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为我国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以及高等专科院校的非计算机学生提供基础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一门公共类课程。现阶段,大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能力及其应用能力逐渐成为其知識体系中的重要部分。高等专科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细化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中,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实例教学法的运用。本文围绕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实例教学法进行探讨,首先概述了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接着分析了当前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实例教学现状,最后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期提升高专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

1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实例教学特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可划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种。通常情况下,要结合各类院校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进行选择,本科院校往往注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高职高专则倾向于实训操作,通过实例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所以,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实例教学也具有诸多显著特点:

1.1简化理论知识

高等专科院校的性质直接决定于人才培育目标,即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要简化理论知识,加强对实例教学的重视程度。我国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也要求各任课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实例教学帮助他们掌握更多关于计算机概念以及名词。

1.2强调实训操作

上文提及,高专院校在实例教学方面与普通本科院校存在差异,即高专院校侧重实训操作,而普通本科院则侧重理论知识讲解和科研能力培养。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实例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强调实训操作的必要性,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此外,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

1.3结合专业特色

高等专科院校始终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发展。公共基础课隶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其存在的意义是为学生专业而服务。“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辅助性课程,旨在引导高专学生利用计算机工具来学习本专业课程,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进而增强计算机操作能力。

2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实例教学现状

2.1教学课时上

在高专教学计划或设计中,通常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课时确定为68学时到72学时的范围内,但因不同学校的实际专业教学情况有所差异而随时调整。所以,各高等专科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实例教学课时存在差别,并且大部分学校实际教学课时往往都超过了预期计划的时间。

2.2学生层次上

依照国家相关招生政策,高等专科院校在生源层次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主要包括一专、二专和自主招生等。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又存在巨大的差距,尤其表现在自主招生层次上,其初衷是招收那些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但结果总是他们的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这也给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实例教学带来诸多挑战。

2.3教学模式上

高等专科院校在课程教学上具备较强的专业性。由于不同类型学校的专业侧重点有差异,所以教学模式的选择也不同。例如,工科类高专院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常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而医学类高专院校则运用案例导入教学模式。

2.4教学实训上

培养技能型人才是所有高专院校的根本教学目标之一。所以,必须强调“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训教学,但是不同学校在这方面也具有一定差异性,这主要取决于学校的实际发展(如体现在招生情况、经济情况等)。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来说,实训软硬件对增强实训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倘若个别院校的招生情况、经济情况都不如意,那么对实训物质的保障将有心无力,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实例教学法对策

3.1确定教学内容,统一实训标准

为促进我国高专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提高高等专科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并指明新时期下高专课程教学方向以及目标。因此,在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以及该门课的教学标准,遵循职业教育观念,合理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依照学生的基础能力、实际条件、专业特点等,探索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方式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虽为同一门公共基础课,但在不同专业学习中的具体教学内容应当有所侧重。例如,语言专业的学生应强化工具软件、办公软件等的使用、网页信息的浏览;机电专业的学生应强化windows操作系统、浏览Intemet、计算机硬件组成和office办公软件等;商学院的学生应强化网页制作、windows操作系统、浏览Intemet和office办公软件等诸多内容。此外,根据各专业对计算机运用能力的相关要求,教师还应提前规划出教学内容大纲,制定出符合专业学习与发展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考核标准。例如,会计专业课程考核标准、电商专业课程考核标准、教育专业课程考核标准等,这些标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并强调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理论进行有机结合,注重不同学科问的融合与交叉。

3.2革新教学理念,注重能力培养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实践型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应用”二字。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知识,积极开展实例教学环节,不断革新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并遵循“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以此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第一,要加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的研究,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调整并修改教材内容。尽管课本知识相同,但实际侧重点、设计情景却有所不同。例如,教育专业是高专教育系统中培养教师的一个典型专业,其侧重点就是专科教育知识与计算机理论的结合。第二,在确定课程内容之前,教师要对各专业的工作岗位和任务进行研究,依照岗位要求、职业能力等选择“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模块和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以实例形式呈现多模块划分与组合,进而实现有组织地教学。第三,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除讲授教材知识以外,教师还需要编写电子课件、教学案例以及收集网络教学素材等作为课外补充材料进行教学。

3.3明确考核方式,加强职业教育

教学考核及评估是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直观性反馈,不仅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修订、教学模式的完善,而且也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通常而言,考核方式分为两个方面,即理论知识考核、实践能力考核。前者主要针对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等进行考试,而后者则针对学生操作能力、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因此,在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教师应以实践业务作为评估依据,具体成绩通常以百分制计算,平时考核包括出勤、作业两方面,其成绩各占10%;实训考核占40%,而最后的课程考试成绩也占40%。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对高专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考核。另外,在评价过程中,应认真对待学生的综合作业、实训作业,并要求他们学会合作,与同伴分享成功或失败的感悟与经验。如此一来,不仅明确了课程考核的根本目的(评估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也督促了学生在实践作业上的完成进度。比如对学生作业进展、设计效果、创造能力等诸多方面进行考核。

3.4发挥任务驱动教学的作用,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很多高专学生对计算机这个概念比较模糊,甚至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很深奥且神秘,进而产生了强烈的排斥心理。事实上,在实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任务驱动教学作用,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遵循“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性,积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并实现指定功能,明确课堂教学任务,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进而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自我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此外,任课教师还应将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引入课堂,传授给学生最前沿、最科学的计算机理论与技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讨论计算机软件工具该如何操作与应用,从而搭建起计算机技术与学生间的无形桥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实例教学法对推动我国高等专科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确定教学内容,统一实训标准;革新教学理念,注重能力培养;明确考核方式,加强职业教育;以及发挥任务驱动教学的作用,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与专业学科的融合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浅谈小组合作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及教学创新策略
掌握学情,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