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诗词中“飞鸿”“孤鸿”和“归鸿”的审美意蕴

2017-08-17 21:25朱虹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审美意蕴飞鸿

朱虹

摘要:苏轼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鸿雁意象,在他的诗词里鸿雁是以各种形态出现的,其中最典型的是“飞鸿”“孤鸿”和“归鸿”。“飞鸿”体现了苏轼在青年时期人生如梦、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孤鸿”是他在中年时期不屈人格的典型表现,“归鸿”则是他人到晚年时精神回归的自我超越。通过不同的鸿雁意象,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其传达的多元文化意蕴,也可以从中体会到苏轼在青年、中年和晚年不同生命阶段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观。

关键词:苏轼诗词;鸿雁意象;审美意蕴

鸿雁是我国古代文学中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学意象,最早出现在《周易·渐卦》中。后辈的文学作家不断赋予它多样的象征意义,使其成为较为固定的抒情象征体系,承载了怀乡思亲之伤、士人身世之悲、时光流逝之叹等多种情感,其文化意蕴的不断丰富对传统抒情文学和民族审美心理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苏轼的诗词中出现了较多的“飞鸿”“孤鸿”“惊鸿”“暮鸿”“归鸿”等鸿雁意象,他把鸿雁与自己的独特个性、人文经历结合起来,赋予其更为广阔的感情生发空间,成为他思考人生、抒写人生态度和人格精神的对应物。

一、飞鸿——人生如梦、乐观进取的人生观

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十一月,年轻的苏轼被任命为凤翔府节度使判官,携家属启程赴任。弟弟苏辙为他送行,到郑州分手后,自回汴京侍奉父亲,途经渑池,忆起往昔,作诗词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轼依原韵写下这首著名的和诗《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在这首诗中,苏轼用“雪泥鸿爪”比喻人生,这与宋代天义禅师的名言“譬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有异曲同工之妙。“雪泥鸿爪”之喻意蕴深远。一方面表现了苏轼初入仕途时的迷惘,体验到人生的偶然和无常。人就像是四处飘飞的飞鸿,在雪地上留下爪的痕迹,这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偶然便无常,人生如此,世事如此,人生如梦之感便由此产生。另一方面,昂扬奋进的人生态度也寓含其中。王水照先生在《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一文中曾说:“(这个比喻)透露出他把人生看作悠悠长途,所经所历不过是鸿飞千里行程中的暂时歇脚,不是重点和目的地,总有未来和希望。”“飞鸿踏雪泥”“泥上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三个连续的形象组成了意象系列,所到之处犹如鸿雁的一个落脚点,并非终点,而后还是要继续前行。如此解读,“飞鸿”便表达出了鸿鹄展翅高飞、追求理想抱负的乐观进取之意,意蕴更为深刻,耐人深思。

悲凉中有乐观,低沉中有昂扬,这就是青年时期初入仕途的苏轼借飞鸿所传达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既探究人生底蕴,表达了对人生现实的思考,又不乏积极乐观的态度,使他对政治、人生的本质有了一定的认识。纵观苏轼的一生,40年间迁徙流转了大半个中国,“飞鸿”贴切喻指了他真实的生命过程。虽多是悲剧性的体验,但他却懂得用乐观豁达的精神消解。苏轼对生命强大的感知力量,对人生深入的哲理性思考,形成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二、孤鸿——傲然不屈、清高自守的个体人格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一语“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湖州谢上表》),被诽讪谤朝廷,酿成千古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遭到了人生中第一次严酷的政治打击,在如此失意的情形下,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唐圭璋先生评价此诗说:“起两句,写静夜之境。‘谁见两句,自为呼应,谓此际无人见幽人独往独来,惟有孤鸿缥缈,亦如人之临夜徘徊耳,此言鸿见人。下片,则言人见鸿,说鸿即以说人,语语双关,高妙已极。”幽人而孤鸿,孤鸿而幽人,仿佛庄周梦蝶般,成为苏轼孤鸿意象的核心精神,传递出苏轼孤高幽独、傲视不屈的个体人格。

孤鸿失群,幽人失意,人似孤鸿,孤鸿似人。词的上片写幽人,以幽人喻孤鸿。“缺月”“疏桐”“人静”等惨淡寥落的景象,营造出凄清孤寂的氛围。幽居之人深夜独自徘徊月下、心事重重,表现出苏轼在遭受巨大的政治打击后的孤寂彷徨。下片写孤鸿,以鸿自喻。俞平伯先生认为,“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一句“亦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语义双关,写鸿实乃写人,凄凉悲切中显出词人清高自守、矢志不移的崇高情操。

纵观苏轼的一生,他始终挣扎在新旧党争之中,受新党的排挤,遭旧党的迫害,经历了“在朝—外任—贬居”的两次大循环。“坡公凡九迁”,他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贬谪流离中度过的。在如此坎坷困顿的生涯中,“我今漂泊等鸿雁,江南江北无常栖”的苏轼,像那只清高缥缈、幽独孤寂的孤鸿一般,在不为人知、不为世用的遗恨里,终究不愿同流合污、苟且偷安,孤独地守护着自己高洁的人格。这是带有悲剧性生命体验的坚守。正是源于这份执着,才有了苏轼黄州后期的自我超越。所以,此词让我们窥见了正值中年的苏轼傲然不屈的人格以及在黄州的特殊心路历程。

三、归鸿——“吾心安处是吾乡”的精神超越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五月,在苏轼生命即将结束时,他在金陵重逢了僧友昙秀法师,写下了《次韵法芝举旧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可以说是他人生终结的精神寄托,仔细品读,深厚的意蕴自然显露,这是东坡人生境界的升华与超越。“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但愿老师心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

诗中再次出现了“鸿”的意象,此“鸿”是“飞鸿”“孤鸿”演变与升华出来的“归鸿”。“何处不归鸿”,即任何地方都是“鸿”的归处,这里的“归鸿”是隐喻苏轼自己。尽管最初的谪戍让他饱受思念家乡的痛苦,但他毕竟懂得将道的超越精神、儒的创造精神和佛的隐忍精神三者结合,从而因地制宜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把所在之处当作自己的家乡,安心生活。“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迁居》),他居住惠州时便把这里当作了终老之地;“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还没有到海南,苏轼又把海南作为了故乡。“归鸿”意象呈现出诗人消融故乡与异域、四海为家的从容、豁达、宁静的心态。苏轼终于在“吾心安处是吾乡”的超越中,找到了最后的诗意栖居之所和最终归宿。

这首诗既是对流寓一生的终结,也是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苏轼虽越老而贬地越远,却没有被贬谪的生活击垮。苏轼晚年的内在精神趋向于自然人生,放弃穷达之思,摆脱功利束缚,不再把官职升沉当成人生得失的天平。他认同淡然人生的同时,仍然保持着對人民、对国家的责任感,表现出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转换,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特定人格与思想品质,极具魅力地走完了坎坷却富有意义的一生。

“飞鸿”“孤鸿”和“归鸿”三种意象组成了苏轼较为完整的人生过程,勾勒了他从青年时期初入仕途到晚年的心路历程。丰富的鸿雁意象,成了他自我人生意义的象征性,体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也成为我们解读苏轼的一个有效的艺术意象。

参考文献:

[1]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王水照.王水照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俞平伯.唐宋词选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审美意蕴飞鸿
减字木兰花·乙亥清秋
使 命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清飞鸿堂《壮怀聊寄幽独》
浅谈中国古典舞作品《粉·墨》的文化传承
《大鱼》的意象叙事及审美意蕴
海外飞鸿、地方协会动态
试论朝鲜朝文人李廷龟的中国山水游记创作
化妆品外包装设计中中国元素的审美意蕴
Distributed Satellite Cluster Network:a Surv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