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无声息中离去

2017-08-18 04:32
焦点 2017年8期
关键词: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核辐射

如果你想看一看苏联20世纪80年代的样子,那么你应该到普里皮亚季,那里有着苏联原原本本的模样。苏联曾经认为的 “世界上最安全核电站”切尔诺贝利,就在城镇的不远处,普里皮亚季曾是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模范城镇,也是核电站几万名员工的家园。

一场事故将这里的时间冻结,城市里的一切都还是30多年前的風貌和范式,这里有着苏联最一流的城市设施:一幢又一幢崭新却又破旧的楼房依旧在普里皮亚季矗立,文化宫、酒店、电影院、游乐场、大型超市,有15所幼儿园,6所学校,3所医院,35个小公园, 3个室内游泳池,借助着这些楼房,你依旧可以想象苏联模范城镇30多年以前的光景,就连基辅的人都会跑到这来购物,因为这里是苏联寥寥几个可以买到香水的地方之一。

对于当地的目击者来说,1986年的4月原本应该是一个温馨的夜晚,但在核反应堆火光的映衬下,天空异彩纷呈,橘色、红色、蓝色,绚烂无比。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规模巨大,苏联当局将其称作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核电站。但由于切尔诺贝利原有的设计缺陷,再加上切尔诺贝利工程人员的失误,切尔诺贝利4号机组发生爆炸,反应堆上千吨的屋顶被掀起至高空中,强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辐射射线的剂量,相当于广岛爆炸原子弹的数百倍。8吨多的辐射物质随着大气环流飘散,波及整个欧洲。

没有烟雾、没有毒气、没有战争,但他们都变成了难民。核辐射看不见,危险也因此悄无声息。

然而,苏联最高当局也并没有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地通知居民做好防护措施,普里皮亚季城镇里的居民直接暴露在正常辐射数值成千上万倍的环境下正常生活,孩子们还照样在户外奔跑、玩耍。看到色彩与平日迥异的天空,好事者甚至还纷纷急往现场想要亲眼目睹。直到事发34小时之后苏联的最高当局才开始下令采取安全措施。

1000多辆巴士抵达普里皮亚季市,政府几乎未来得及经过任何有效形式的动员,居民们只能花三个小时时间匆忙打包行李,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几万人含泪但平和地疏散了,只留下了一座叫做普里皮亚季的城市空壳。事故发生后几年,在切尔诺贝利周边地区,前后约有上千万的居民搬离了自己的家乡,远离核辐射污染。

白俄罗斯记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曾冒着核辐射的危险,进入切尔诺贝利对当地上百位受害者进行了走访调查,最终成书《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书中以人物独白的形式真实还原了30多年前事故发生后的切尔诺贝利现场。书中不仅还原事发的当天,也还原了一批与之相关的人:消防员、遗孀、工人、科学家、苏联官员……一批又一批救援人员,甚至在未经专业、未经任何装备就投入到切尔诺贝利泄露后的现场工作中。普里皮亚季市的第一批救灾人员,直接暴露在事发现场强辐射的环境下,“他的肺和肝的碎片都从嘴里跑出来,他被自己的内脏呛到。” 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中的序幕篇《孤单的人声》,一位已故消防员的遗孀这样描述自己丈夫遭受强辐射后在医院的状况。

几十年过去,对抗无形敌人的战役没有停止,无数受到此次事件影响的幸存者在对自己健康以及未来的担忧中度过一生。哀莫大于心死,他们当中有一些人甚至因此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醉生梦死中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

如今再看普里皮亚季和切尔诺贝利,人类撤离,大自然接管了城市。植物和动物脱离了人类束缚疯狂生长显示着惊人的美丽,整座城市甚至有点超现实主义的意味,我们将现在的普里皮亚季称之为“森林城市”应该也不为过。但这大自然的美丽同样也在提醒着这个世界:科技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我们该用怎样的智慧去使用它?才能让1986年那个黑色的日子,永远不会再重现。

猜你喜欢
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核辐射
切尔诺贝利遗迹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切尔诺贝利爱情故事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像幸存者身上的辐射残留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医用手术膜在核辐射重伤员伤口精密洗消中的应用
阿列克谢耶维奇诺奖奖金资助年轻作家
МАТЕМАТИЧЕСКОЕМОДЕЛИРОВАНИЕДИНАМИКИСИЛРЕЗАНИЯПРИ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МФРЕЗЕРОВАНИИС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РАЗРЫВНЫХФҮНКЦИЙ
核辐射及其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