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胸痛,别让心血管成了替罪羊

2017-08-21 03:44莫鹏吴继敏
益寿宝典 2017年35期
关键词:气短反酸胸闷

文/莫鹏 吴继敏

68岁的张大叔,患心肌梗塞已有13年了。13年间,反复出现心绞痛,一发作就服用硝酸甘油,可是症状并没有缓解,反而胸痛症状一天天逐渐加重。更可怕的是,经常在半夜胸部猛烈一阵疼痛,疼得死去活来,多次被送往医院急救,为心脏提供血液的冠状动脉共有3根,在13年时间里,张大叔被放了7个支架。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张大叔最近来到医院胃食管反流病科试着治病。经过相关检查,他被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经过科学治疗,患者的胸痛症状很快就得到有效缓解,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容易出现在饭桌上的胸痛

这的确很奇怪。胸痛、心绞痛,明明是心脏问题,可为什么却成了胃食管反流病呢?

在医生的反复追问下,张大叔回忆起三个细节。第一,在出现第一次心绞痛时,就像用刀刺得一样疼,这种疼法真的让人受不了。第二,在吃饭时吃了一口热菜,然后胸前突然一下像绞着一样剧烈疼痛,这些年心绞痛发作,经常出现在饭桌上。第三,一活动上肢,或者一弯下腰,胸痛就十分明显,严重时疼得连腰都直不起来。

其实,张大叔的表现正是胃食管反流症状其中的一个典型症状,就叫胸痛。从医院接诊情况来看,此类患者占了胃食管反流病总患者的30%。为什么反流会引起胸痛呢?

因为食管动力紊乱,胃内容物经过逆蠕动先反流至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然后又继续跑到喉咙,会引起咽部异物感,造成声音嘶哑及反复咳嗽,甚至一部分反流物会跑到气管中,娇气的气道黏膜可经不起胃内容物的折磨,因此胸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就会随之而来,这就是张大叔初期出现胸痛的主要原因。这种疼痛,无论是发生的位置,还是疼痛的感觉,都和心绞痛非常相似,往往患者都以为是心脏病,都会去医院心内科就诊,根本不会想到是胃的毛病。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食道的黏膜被长期刺激而引起食道痉挛造成疼痛,所以会出现像抽筋一样的胸部疼痛,也会产生类似于心绞痛一样的胸痛,或者心肌梗塞一样的胸痛,这种疼痛出现的位置正好是在张大叔前胸的位置。

反复胸痛要早检查早治疗

张大叔经过24小时测酸和食管压力测定检查,被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找到真正病因后,医生为他制定了科学的治疗方案,先开了一些反流药物。半个月后,张大叔到医院随诊,胸痛症状逐渐减轻,胸痛发作数次明显减少,张大叔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夜里睡觉时从此不用再担惊受怕。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非常多,反酸烧心、胸闷气短、咳嗽咳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甚至高血压,都可能会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所以有些症状,找不到病因的时候,一定要想想元凶可能就是胃食管反流病,而不是一味地想到去心内科就诊,服用大量药物,有的还会做支架手术,不仅产生了药物副作用,还会花去昂贵的费用。

老年人如果有反复胸痛、胸闷气短、饭后打嗝、反酸、烧心等症状,一定要尽快去医院检查,如果当地有胃食管反流病专科,胃镜、食管24小时测酸和食管压力测定等相关检查,及时筛查是否患有胃食管反流病。如果没有胃食管反流病专科,到普通的消化内科也可以,通过胃镜检查也能够进行胃食管反流病的初步诊断,使疾病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六旬以上老人要格外小心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多发病,在我国,每10个老人当中,就会有1个。他们都会出现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的胸痛、胸闷、气短、烧心、反酸等症状,这是因为食管肌群的萎缩导致食管运动功能低下,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降低,抗反流防御能力下降。还有一点,老年人上了年纪,尤其是60岁以上,心肺功能都随之下降,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很多见。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都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由于老年人年龄较大,身体条件差,都是先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治疗,大多数先通过饮食控制加上药物治疗就会起到明显的效果。

避免胃食管反流注意七要点

1.少食多餐,每次吃饭以七八分饱为宜。

2.不要长期服用药物。

3.不要抽烟、饮酒。

4.不要过多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睡前2~3小时不要进食。

5.老年人应该注意,饭后3个小时之内不能平躺。

6.晚上睡觉时把床头抬高30度,使食管呈斜坡位。

7.不要提重物、不要爬太高的楼梯、不要做剧烈运动,避免使胸部受到挤压。

猜你喜欢
气短反酸胸闷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清酸畅胃汤配合拔罐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气短到底短在哪里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思考心电图之166》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