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效教学

2017-08-21 06:19宋泽荣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教学误区高中数学

宋泽荣

摘要:教师教学辛苦,学生学习刻苦,但是最后的教学效果依然不佳,这是很多教师和学生都面对的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的?答案就是效率,任何没有效率的学习都是在做无用功,付出了努力却基本得不到回报。教师若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 内涵分析;途经分析;教学误区

既然认识到了效率是制胜的关键,那么教师要应该如何一改以往低效的教学方法,转而构建高校的高中数学课堂,来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呢?教师也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有效性教学的内涵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机械式做题的现状,倡导学生独立自主、敢于创新研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多让学生参与到研究探讨中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之间,他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教师应尊重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运用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态度得到广泛培养,从而促使每个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二、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途径分析

1.创设生动的数学教学情境。数学课程新标准倡导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体验数学,去理解数学的内涵,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创设出与学生知识水平,生活环境联系密切的学习情境。教师应从具体的问题情境或者是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去设计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分析、思考和交流、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上对数函数这一堂课时,可以创设这样情境: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有中国人提出了“万世不竭,日取其半,一尺之锤。然后学生独立自主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并写出锤子的长度y与所取次数x的关系式,最后让他们积极展开分析与探讨,得出对数函数的概念。

2.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教师进行教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多种形式参与课堂教学,如让学生到讲台上演练、实例分析等等,针对教学内容,教师应善于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兴趣。比如在讲解曲线切线方程时,可以设计问题:求切点与曲线相切的直线方程。很多学生考虑问题不仔细,往往忽略了切线。上课前,让出错的学生再重新反思下解答的过程,然后让学生们彼此互相沟通交流,引导他们分析,探讨,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是切点还是在点处的切线?通过学生彼此积极参与讨论,进而来归纳学习经验,探讨学习心得。

3.注重数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数学的应用性很强,因此其实践性也非常强,学生学习的数学素材大部分都是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其就是将实际生活中的物质材料概念化、形式化和抽象化,它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把社会实践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作为切入点来讲解,重点培养解决现实生活中常遇到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枯燥的求解、計算和证明。比如在讲解完函数定义域的求法后,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如图,要设计一张正方形广告牌,该广告两边含有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栏目,这两栏的面积之和为16500cm2,四周空白的宽度为50cm,怎样设计广告牌的宽与高的尺寸,使得矩形广告牌的面积最小?设出变量,列出高宽的函数关系式,通过各种方法,如导数求出函数的最小值,从而使得问题得到解决。这样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数学知识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三、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存在的误区

1.有效性教学重视形式忽视内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讲解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所强调的重点,教师应重视创设出与其所讲授的数学知识存在联系紧密的教学情境,有时教师貌似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如图形,图片等一些场景,但这对教学的有效性起不到多大作用,反而干扰了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多方位地、有针对性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与效果。

2.有效性教学重视过程忽视结果。课堂教学有效性既重视教学的结果,也重视教学的过程,有时一堂课学生们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活动,下课后老师要求学生谈谈这一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啊,学生却摸不到头脑,可见这节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堂教学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同样也是学习的主体,有的教师担心让学生过于地参与教学活动会使课堂秩序变得混乱,因此,不喜欢与他们互动交流,数学课堂教学应在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同时,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既有合作交流的机会,又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实现学生主动要求去学习的转变,让每一个学生都独立自主、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3.有效性教学重视知识讲解忽视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数学计算、分析推理和求解的能力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最为重视的几个方面,他们常常把学生的做题能力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尺,这种标尺的局限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效教学既要重视知识的讲解,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在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创新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学到数学知识,而且也要能够很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小玲,《创新教学过程中的的自我反思》2011年12期

2.付卫勇,《新课改中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探究》2010年26期

3.刘皓,《高中数学的反思性教学研究》2016年2期

猜你喜欢
教学误区高中数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点滴体会
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开卷考试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对策研究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中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与改进对策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