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预习的有效性

2017-08-21 07:21谢枭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黑洞文体成果

谢枭

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盲区误区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那些低效无效环节就是语文学习的“黑洞”。这些黑洞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而无趣,学而无法,学而无果,自然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而出现上面的结果。在此,我想仅从语文学习的第一步——预习环节中出现的诸多黑洞入手,来探究学生有效学习语文的途径。

针对预习环节中出现的“黑洞”我认为要让预习达到有效甚至高效,就要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增强学生的三种学习意识——主动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意识、成功学习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适应新世紀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正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预习是通行的教学步骤,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于是我巧用《智慧苑》这个平台,将有效预习分成三个层次——基本层次(夯实基础,初步解放文本)要求90%的学生达标,中级层次(成果展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要求75%左右的学生基本达标,高级层次(质疑问难,注重“我”的解读)要求45%的学生能在基本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30%的学生能进一步实现个性化的解读。整个过程教给学生有效预习的方法,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了自学能力。下面谈谈具体做法,以供商榷。

一、 基本层次——夯实基础,初步解读文本

首先,利用《智慧苑》设计精彩的单元话题导读及围绕文本或作者链接的相关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情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优美的语段,掌握与文体相关的诗词、文学文化常识,丰富其语言积累、文学文化内涵。其次,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语境辨析等多种方式理解字义、词义,积累文本中的重要字音、字形、近义词、成语等基础知识;文言文中则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通过自查互批,加强重要知识的积累。再次,既然以学生为主体,那就要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不给学生任何的束缚,让学生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并随时将自己的初读体验记录在《智慧苑》上。带着这种体验,再借助《智慧苑》了解学习的重难点,根据上面的思考题,再读文体,进行初步的整体把握,作出批注,写出自己的读后再体验,达到初步解读文体的目标。

二、中级层次——成果展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预习成果展示是巩固已得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必要的知识反馈过程。我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依据学情和课标的要求,将预习成果展示不仅仅定义为互相交流,更定义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我坚持“方法指导要到位,文本阅读要到位,知识掌握要扎实,学生参与要全员”。

我将成果展示分为三步:第一步,落实双基。要想预习长期有效,光靠学生的兴趣和自觉性远远不够。这一环节先由小组检查,再抽号代表本小组参加班级集体检查,或是纸条形式的基础知识小测,形式不一,但不超出学生积累的范围,让他们充分享受积累成功的喜悦。这个环节要求95%的学生达标。第二步,小组自主交流阅读体验。学生将自己的初读体验和读后再体验与小组成员分享,合作解答《智慧苑》上的思考题,把自己在文体内容理解上存在的疑惑与小组成员交流。在此期间,还要特别强调让学生边想、边说、边听、边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高级层次——质疑问难,注重“我”的解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经过成果展示环节,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解决了文体中一些基本问题;再经过互相启发,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在基本解读文体的基础上引发其对文体更深入的思考,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在准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鼓励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避免了学习文本的“千人一面”面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在整个预习过程中,既给学生提供了阅读文体的无限空间,又给学生进行了宏观的方法指导和调控;既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融汇整合,又注重了对文本的领悟和创新性的阅读;既关注了学生的群体发展,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预习的每一个环节真正落实了新课标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黑洞文体成果
一张图了解黑洞
验收成果
给黑洞拍张照
另类文体巧谋篇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黑洞什么样,有图有真相
枯叶黑洞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