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8-21 10:36陈晔东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有效融合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技术

陈晔东

摘要:初中生普遍反映,初中数学学习难度高,有大量抽象的知识点,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可以让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生动化,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教学;有效融合

多媒体是指综合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或者视频剪辑等基本要素的信息载体,多媒体技术可以对这些信息载体进行处理进行交互式平台的展示,在信息化和网络化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公共信息咨询、企业的生产管理、广告宣传和学校教育等各种领域。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充分考虑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原理以及多媒体各种信息载体的特性和作用,精心设计,巧妙构思、充分发挥各种媒体要素的长处,改变传统教学的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明显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任务是认真聆听,被动做题。在新课程改革之后,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实现了有效的融合,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堂教学的主体从教师顺利地转换成为学生们,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多了,学生们发言和创新的机会多了,教师只要在必要的知识讲解之后进行指导,学生们就会主动地进行探索和问题的解答,教学气氛不再呆板和枯燥。例如进行二次函数讲解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对二次函数的图形进行展示并实现了图像拉伸和平移的动态视频展示,学生们自己就可以对图像的变化进行讨论和总结,当他们得出的结论和课本一致的时候,学生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認同自己的分析和创造能力,就会由此产生强烈的自信和对数学知识探索的主动性。

二、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成绩的提高往往是靠题海战术,让同学们反复进行同一类型题目的练习,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让同学们一看到题目就能够朝着某一方向进行解答,但是一旦条件发生变化,思维就可能会受到阻碍,问题就会搁置在那里,无法获得进展。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实现有效融合之后,教师会更加注重解题的过程和解题思路的讲解,对学生的解题方法予以更多的关注,并可以通过图形、图像和动画的形式形象地展示出来,学生们的学习视野一下子被打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更加浓厚。在这样的授课模式下在进行问题讨论的时候,学生的分析和辨别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容易也更有机会得以展示,学生们盼望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也希望自己的才华得以展现,因此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同学们都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去,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大幅提高,课堂效果明显得以改善。

三、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对于初中教师授课的时候重难点的突破是非常有助益作用的。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都很强的学科,学生们一旦理解上出现偏颇就无法对知识的运用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在真正进行实际例证的时候思路上就难以打开。因此在数学课堂进行重难点的突破一向是另数学老师头疼的问题。而多媒体技术的融入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多媒体教学可以高效实现图形和图像的变形,也可以对这些立体几何进行各种辅助线的添加,三维立体图和动画因素的加入使得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和形象,大大降低了数学立体几何的时空感,让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清晰。例如在解决二次函数的动点这一问题上,传统的画图方法虽然也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其中的思路,但是需要花费教师和同学们很多时间和心力,甚至最后很多同学都难以理解这种动态变化的诀窍。一旦把这一问题放在三维立体的图像上面再加以动画的形式慢慢地播放出来,学生们就会在这一播放的过程当中感悟到点和线的关系,难点也就再不是难点了。

四、鼓励学生在多媒体课堂中自主探究,提升课堂参与度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要为他们传达必备的理论知识,更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出全新的学习策略。初中课程明确要求,在初中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重视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模式的应用,发挥出教师的教学主导性,提升数学课堂的参与性,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思考和学习,获取到数学思维,在多媒体课堂的应用中,也要注意这一问题,多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例如,在“正数与负数”这一刻的教学中,这一课的内容是在小学数学算术基础上延伸出来,是小学所学算术数后对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得到师生的重视。我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学生熟悉的实例引入负数的概念,使学生明确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此外,初中数学教学需要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师提供的实践机会,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让初中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拓宽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实力。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展示初中生的能力与才华,促进学生之间形成深化的友谊,便于数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媒体技术对于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使活动效果得到最大化,加深学生的印象,充分展示现代化技术手段与数学教学的结合。

五、掌握数与代数知识和技能的设计

应用多媒体设计,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案例3:数轴的概念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难点设计先用多媒体提出问题: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米和7.5米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米和4.8米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景。让学生自己先在课堂作业本上画出这一情景,再用多媒体演示。如图1,画一条直线表示马路,从左到右表示从西到东的方向,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O表示汽车站的位置,规定1个单位长度(线段OA的长)代表1米长。于是,在点O右边,与点O距离3个和7.5个单位长度的点B和点C}分别表示柳树和杨树的位置;点O左边,与点O距离3个和4.8个单位长度的点D和点E,分别表示槐树和电线杆的位置。第三步提出问题: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学生回答完后,第四步为了使表达更清楚,用多媒体演示:在图的下面,把点O左右两边的数分别用负数和正数表示。第五步用多媒体演示温度计的升降过程,然后从温度计的画面上抽象出一条有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的一条直线,最后指出这条直线就叫数轴。这种提供了“原型”的教学设计,不仅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能较好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实现了有效的融合,这种融合既是初中数学改革方面的重大尝试,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提高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体现其课堂主体地位,突破数学重难点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家霞.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学习(上). 2011(03)

[2] 张小莉. 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点滴感受[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04)

[3] 栗裕,郭红梅.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应用中的反思[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9)

猜你喜欢
有效融合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技术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