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思考

2017-08-21 04:45左慧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对策

左慧

摘要: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表现,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下,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然而,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改革对策展开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作文教学;对策

高中作文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新课程改革后,要求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在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写作中要有感而发,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能为了字数而胡乱拼凑。但是现阶段的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现阶段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从学生的作文来看:假话、空话、套话连篇,缺乏真情实感、童真童趣。在应试教育下,学生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分,很少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时为了打动评分教师而胡乱编造,这样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新课程中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展开想象和创造,让文章富有感情。但是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育方向将决定学生学习的方向。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范文,然后按照既定的模板进行写作,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发挥。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落后造成学生也不能接受全新的教育理念,也只是把自己框在既定的模式中。在作文中,多数教师的授课模式是学生写作,教师评判,教师按照自己的感觉给学生一个分数,至于学生哪方面好,哪方面不好则不做过多的解释,使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得到提升。

2、学生方面的原因

写作在学习及以后的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与外界联系的桥梁,大多数的学生也明白写作的重要性,但是却不能提起写作的兴趣,甚至厌烦写作。一到作文课便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不知道从何下手,即使勉强写完一篇文章也是东拼西凑,一点也没有感情的流露,这样的文章肯定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这说明学生平时素材的积累是不足的,没有用心体会生活中的人和物,才会出现到写作时无话可说。

二、高中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1、规范学生的写作

现阶段,我们一般练习的命题作文,给出一个写作的范围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但是并不是让学生放飞思维,而是要围绕着给定的内容来写。有些学生有很好的语言基础,但是写出的文章与题目不符,也是不符合要求的。因此,要规范学生的写作,让他们知道要写什么,按照那些要求写。积累范文是规范学生写作的很好的手段,我们可以借鉴课本中优秀的文章,积累华美的语言,只有足够的积累、模仿和借鉴才会有创新的能力,学生才会胸有成竹的进行自己的写作。作为教师,可以帮学生积累一些古诗词、优美的句子让学生反复阅读熟烂于心,也要给学生介绍不同的写作风格,这样学生可以在写作中自由掌握,写作优秀的文章。

2、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学生的作文成绩不理想,多数是因为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一提到写作就感觉厌烦,从心里抵触,这样的心态肯定是写不出优秀的文章的。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尤其是对于高一的新生,更要重视兴趣的培养。要争取让学生在高一能写出文章,在高二能写好文章,到了高三可以快速的写出文章,这样学生在高考时才不会乱了手脚。

在写作的教学中,我们大多数是在向学生们灌输“怎么写”,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想,而忽视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写什么”。其实“写什么”才是文章的核心,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面对一个作文题目,学生都不知道写什么素材,那么再华丽的语言也是空洞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确定其核心思想,让学生有感而发,逐渐建立起写作的信心和兴趣。

3.加强作文写作过程指导

在实施写作训练前,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的收集资料,锻炼他们的构思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写作时,要知道学生即使进行修改,相互借鉴、学习,不断取得进步,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通过修改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写作质量。对于学生取得的微小进步,教师要及时鼓励,培养他们的写作信心,让他们产生源源不断的创作兴趣。此外,还要锻炼学生养成记随笔、写笔记的好习惯,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自由的进行表达,有创意的进行写作,挣脱传统写作思维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实现写作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作为教师,也要加强学习,教师的写作能力直接影响着高中作文的教学质量,如果教师具有必备的实践经验,那么作文教学必然会变得事半功倍。因此,教师也要做到多写、多读、多思,多进行教育反思,从评语方面着手,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学校也要为教师创设必备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为写作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建立多种评判方式

目前,作文的评判标准一般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教师是唯一的标尺,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维走。这样容易把学生框在固定的模式中,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能发挥学生真正的水平。因此可以建立多种评判方式,广泛接受多方的建议,让学生的写作能力获得更大的进步。对于文章的评判,有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我们更应该提取多方的意见,学生也有自己的思维,我们可以将学生的意见采纳进来,共同评判文章的得失。这样既可以客观公正的评判一篇文章,吸取文章中的精华,也能提高学生对写作的认识,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结语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高中作文改革的健康发展、突破性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一招一式所能奏效的,需要广大语文教师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切实从写作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时代要求出发,积极实践大胆改革,不断开创高中作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冯齊林. 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低效行为及不作为现象探析——中学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和思考[J]. 中学语文. 2010(04)

[2] 滕玉凤. 让学生作文飘出稻花香——农村高中作文教学应植根于农村生活[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7(01)

[3] 吕晓娟. 浅谈初高中作文教学衔接不和谐的因素及改进策略[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6(04)

猜你喜欢
新课程背景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模式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