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7-08-21 21:42沈旭彦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沈旭彦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他们的思想品德还处于未形成的阶段,在这时对其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的主要时期,初中生正处于这个阶段,对其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不但能够培养其良好的品性,而且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进而对于整个社会都会产生良好的作用。在如今的教学中,应试教育压制着学生的天性,家长、学校往往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其品德的培养,然后德居于首,才位于次,一个有才华但是缺少良好的品德的人对于社会来讲是危险的人物。因此,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初中的数学课程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德育教育很好地渗透到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之中,不但能够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好处。

一、注重师生示范导行,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这一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情感熏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俗话说的好:“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因此,数学教师在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学生。例如,课堂教学上,教师要主动说普通话,语言吐字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也要讲究整齐,书写要规范;指导作业时,解题的思路要做到清晰明了、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教师的这种身体力行的行为也能够影响学生们,而且还能够逐渐培养他们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等的好习惯。学生的示范作用同样也比较重要。可以选择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然后再用实例去激励其他的同学。例如,一些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能够正确、整洁完成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的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在师生共同示范的表率作用下,全班学生也都能够受到良好的熏陶与教育,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数学良好习惯,进行习惯渗透

好的习惯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则会收益终生。数学本身就是逻辑性很强、思维高度抽象的一门学科,数学教材中的一些概念的界定、法则的运用以及结果的验证等都是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与规定的,一旦稍有疏忽,则会使整个解题过程前功尽弃。数学学科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理性且逻辑严密。因此,在教学时,数学教师也可以有效地结合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探究“勾股定理”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结合班级教室的实际情况,结合勾股定理,设计了“如何用卷尺来检验我们教室的窗户是不是直角”这样一个实际的问题,然后再抓住这一例子来教育学生。数学教材中的一些定理看似比较抽象,但是都是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的,这些定理都是来源于实践,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另外,有些数学题做起来比较难,有时候需要靠辅助线来帮助解决问题。在这些比较难的数学题面前,如果我们粗心大意了、不肯用功去专研的话,就不会取得成功的。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教会学生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也要锻炼学生在解题时有这样一个意识:不怕失败、要有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决心。要让学生们在解题的实践过程中养成心细如发、细微求真的科学态度。对学生们的这些德育渗透教育都是可以穿插在实践教学中展开的。

三、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不要仅局限在课堂上,要和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或者是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在探究“七巧板”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适当地开展活动课,要精心设计活动课,要明确活动课开展的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们主动探索和创新意识的。活动过程: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同学们是否能够用七巧板拼出一个漂亮的图案,并且还能够写出确切的解说词呢?活动开始,同学们经过动手操作,发挥合理的丰富想象,设计出的作品多达30多幅,解说词同样精彩。开展这种活动课,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此外,也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喜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的故事等,都能够对学生进行无形的德育教育渗透的。

四、借助知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

初中数学学科中有一些较为严谨的逻辑推理,同时也有着丰富的哲理知识。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知识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方面的教育。“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知识点需要探究的是对点位置进行有效的划定,借助几何中的“点”与代数中的“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然后再借助有序实数和平面点的对应,后再通过这两个坐标的点来确定一个点的平面位置。就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适当地启迪学生,现阶段的我们身处的社会也像一个无形的坐标系,当我们踏入社会之后,也就像平面内的点,需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个人的定位参数主要包括先天的一些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种,而确定这个位置的高低和好坏,主要取决于我们的后天因素,个人是否能够定位到社会上的某程度位置,则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通过自身后天的不断努力而获得的。由此,教师也可以告诫学生,初中阶段的学生们都是身处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和社会有着清晰、正确的认识,要树立好自己的人生目标,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终有一日也定会成才的。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德育是我们认真贯彻新课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的时候,要注意德育渗透的策略和方法。教师应当充分把握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所隐藏着的德育因素,将德育渗透到数学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当然,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要提高德育渗透的自觉性、可操作性和反复性。只有将德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才能完成德育和智育的双重任务。

参考文献:

[1]叶飞.学科德育的实践意蕴及其实现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09(8):11-14.

[2]岳建軍.中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3]刘辰.我们能还原数学本该拥有的文化气质吗[J].现代教学,2012(6):21.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