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7-08-21 00:15王崇智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策略

王崇智

【摘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是我们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力倡导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产生知识的融合与提升以及情感的碰撞,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理解能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是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具有开放的视野、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阅读理解以及表达交流等各种基本能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

一.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 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语感是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领悟与感受,阅读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通过阅读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在阅读中培养情趣感,以此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2 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促进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小学生边读边思考,通过想象、联想加以比较分析,对文章描述的事物进行形象的思考,从而提高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形象性和创造性。

3 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德育和审美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荟萃了中外名篇佳作,这些文章具有极高的审美教育价值,通过阅读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审美观。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和热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往往不够到位, 不能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教学,为阅读而阅读,教学中缺少有效的引导和兴趣激发,导致小学生对阅读兴趣缺乏,学习热情不高,在阅读中机械的朗诵,没有思考和想象,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质量。

2 教学过程热闹有余,但效果不佳。许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下了很大的功夫,研究创新出很多形式各样的教学方法,在课题教学中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课题气氛热闹活跃,但是忽视了在此过程的引导教育,课程结束后,学生没有学到东西,这种教学方法形式大于内容,难以谈得上是有效的教学。

3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在上语文阅读课时,仍然存在以自己为主,“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不能够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而是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代替学生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忽视学生创新思维和良好个性的培养,导致学生自主意识较差,自主能力不足,创新思维欠缺。

4 忽视了学生的语言的积累。在阅读教学中一直存在重文章的阅读分析,而忽略了基本语言的学习积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放在了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上,严重忽视了语言的积累,很少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

三.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科学选择阅读内容和制定阅读教学目标。首先要选择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在全面理解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的重点,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阅读教学的内容。另外要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整合与拓展,将内容相似的文章可以结合一起进行教学,而对一些文章的学习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关注点和学习情况适当的教学延伸学习,拓展内容。教学目标的制定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结合整个语文教学目标和进度来确定。

2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自主性。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多进行引导、启发、激励等手段,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感悟、联想。

3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帮助小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听课,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和联想,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勤动笔的习惯,通过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撰写读后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 合理设置教学活动。语文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没有了实践活动,学习内容不能达到巩固和提高,效果必然受到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朗读比赛、背诵比赛、分角色表演等多种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小学生置身于一个快乐的阅读环境中,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爱阅读,享课外阅读。

5合理进行讲评。课堂讲评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大法宝,课堂讲评能够起到鼓励、纠错、批评等多种功能,合理的讲评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抓住阅读教学中的有利时机,适时的进行教学讲评,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帮助纠正错误,对学习不认真、表现不好的学生给以批评警示,这样既可以正规课题教学秩序,也能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教育,有助于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四.结语

小学语文閱读教学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身心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更新观念,不断地思考、学习、总结,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性格特点,积极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热情,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倩.如何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 2014(18)

[2]陆小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 2011(S1)

猜你喜欢
有效性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