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7-08-21 00:20胡瑛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内容创新形式多样持续发展

胡瑛

摘要: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一种新的体育活动形式,它活动内容多,形式活,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作用。我校为了促进大课间活动的持续发展,学校领导转变观念,建立激励评价机制,在活动内容不断创新,在活动时间灵活调整,保证大课间活动创新、有效、持续发展。

关键词:评价机制 内容创新 形式多样 持续发展

自从习水县教育局要求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以来,大课间活动像雨后春笋一样,在绿洲红城蓬勃发展。我校与其它学校一样,认真贯彻教育局的精神,校长亲自挂帅,亲自督促,及时制订實施大课间活动的方案,大课间活动得到迅速开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发现有的学生对大课间活动出现厌倦,不认真参加的情绪,如果让这种不良现象发展下去,就会导致大课间活动半途而废,学生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影响。那么,如何使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呢,下面谈一谈我校如何使大课间活动保持可持续发展作粗浅探讨。

一、大课间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大课间活动两年多以来,学生大课间活动热情由原来的高涨逐渐下退,经过认真仔细的观察和分析,主要存在下面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对大课间活动出现厌倦的情绪。

在大课间活动过程中,由于这些活动内容都是以做体操为主,各种活动为次,活动形式和内容单调,学生对活动失去了兴趣。所以,有的学生若无其事呆呆站在操场上,有的学生随随便便摆摆双手,有的学生动作不规范,达不到锻炼的作用。

(二)大课间活动统一规定内容。

我们知道大课间活动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活动,但是,我校开展大课间活动都是教师作统一安排,规定学生去做什么,怎样做,做到怎样的程度,达到怎样的标准,活动气氛严肃,学生只得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活动,这与上体育课没有什么分别,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厌倦的情绪,心不在焉,应付了事,这样的大课间活动,失去大课间活动的本质。

二、破解大课间活动策略,是保障大课间活动持续发展的保证。

综述上面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阻碍大课间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学校领导本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着想,本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态度,认真做好大课间活动,进一步深化大课间发展内涵,推进大课间活动健康、持续发展。

(一)转变观念,促进大课间活动的实施。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精神,学校认真开展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学校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1.提高对大课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为了培养品德高尚、学业优秀,健康体魄未来的建设和接班人,学校的领导对目前大课间活动的状况进行分析,为了改变这种厌倦的局面,学校的领导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教学内容单一,重复没有新意。所以,必须改变这种活动形式,学校领导必须对活动内容进行创新,活动形式进行创新,促进大课间活动发展,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2.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大课间活动顺利推进。学校领导知道,要让大课间活动持续向前推进,必须有经费作为后盾,于是,学校拔出专项经费,购买一批有关的运动器材,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并与县教育局联系,得到教育局的大力支持,通过前年拔出专款,把水泥操场换为树胶场地,为学生开展大课间活动作好准备。

(二)运用激励评价机制,促进大课间活动持续发展。

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学校制定评价机制,分阶段对大课间活动进行评价,对效果比较好的班级和体育教师进行表扬奖励,对表现较差的班级帮助它,使大课间活动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1.建立学校检查评比激励机制。为了促进各个班级学生的认真做的大课间活动,防止一些班级应付了事,没有将大课间活动做好,学校制订《大课间活动评价标准》,作为对班级和学生的一个重要考核条件。《标准》的内容从学生的服装,学生的精神面貌,班级学生的活动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分为二次进行,期中作为初评,对一些班级做得不够好的帮助他进行整改,并限期改正。期末由全体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公示,对成绩比较好的班级和老师,学校给予班级和该班的教师给予奖励。

2.制订《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标准》就是与结对子的形式,进行互相评价,每周评价一次,评价的等次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互相评价,肯定对方优点,提出对方的缺点,由于做到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并及时改正错误,促进大课间活动向好方面发展。

(三)大课间活动内容与学科相结合,使大课间焕发生命力。

为了克服活动内容单调,使大课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校在原来的基础上与其它学科相结合,使大课间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为开展大课间活动开展注入新的活力,特显大课间活动的风采。

1.大课间活动与德育相结合。在大课间活动中,我们将德育与大课间活动中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2.坚持规范化与趣味性相结合。我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每天除做好眼保健操、中学生广播体操外,推出一些选择项目,这些项目均以班、组、个人为单位开展活动,如七年级开展一分钟跳短绳、呼拉圈等活动。八年级开展篮球投篮、篮球传接球、篮球抢球游戏等活动。九年级开展跳跳球、投沙包、短距离接力跳、换物接力跑、拍小篮球等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参与热情,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

(四)大课间活动内容不断创新,丰富大课间的内涵。

初中生天生好奇心强,喜新厌旧,长时间单一性活动,必然产生一种厌倦或者抗拒的心理,为了让大课间的能够持续发展,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

总之,由于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现如今的大课间活动以动听的音乐,新颖的结构,整齐的步伐,优美的动作,振奋的呐喊,蓬勃的朝气成为我校素质教育的一道道生动、靓丽的风景线。大课间活动强健了学生身心,培养了团队精神,营造出生动活泼、健康快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课间活动绽放异彩。

参考资料:

[1]陈小虹. 加强领导促进大课间活动持续发展 《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2]陈东南. 如何开展大课间活动的策略 《广东教育》2015年5期

[3]李东台. 大课间教学与学生的体质实践 《教学管理》2015年5期

猜你喜欢
内容创新形式多样持续发展
浅谈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微信公众号的特征及内容创新
现代高职院校教研活动改革与创新探讨
浅析电视真人秀节目同质化的表现及成因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
数学教学形式多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动漫形象及其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