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浅析

2017-08-21 03:38黄兆龙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创设物理实验

黄兆龙

摘要: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物理教师在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教学,使探究式教学真正植根于物理教育,展现它的活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探究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在的教学,陈旧的填鸭式教育方法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对教学进行改革成为了必然。探究式教学法是众多教学法中比较成功的一个,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引入了探究式教学法。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初始阶段,如果能养成好的学习方式,将使学生受益一生。

一、创设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特征

1.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温度”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春暖花开”、“炎炎烈日”、“秋高气爽”、“冰天雪地”等一系列关于冷热程度的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例如:在讲物理是有用的时候,引入鞋底为何要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杠杆为何能将大的石块撬起?正是这些情境的安排,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及时鼓励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明白了“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道理。故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

2.通过实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探究。通过实验创设。实验是进行探究的灵魂。很多物理现象,如果补充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可以激活探究欲望,使学生体验到物理过程的内在美,例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师可准备白纸、木盒、茶杯和一个小鼓等器材,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对“声音”的理解就比较深刻透彻。在讲摩擦力时,提出问题:“拔河比赛,力气大的队一定赢吗?”让学生展开讨论探究,多数同学会认为力气大的队会赢。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两个力气悬殊的同学,让力气大的同学站在滑板上,然后进行比赛,结果不言而喻,难道站在滑板上这位同学的力气就会变小吗?通过探究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又使学生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了科学探究的精神。

3.借助实验,培养学生的猜想与设计能力.物理探究教学要摆脱对教师指导的依赖,要通过实验去验证猜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讲"物质的密度#时,学生容易理解"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但对"物体各种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能相同#的假设还比较困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回形针的质量,提出问题:(1)由其他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是否也满足这种关系?(2)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质量也会增大到原来的2倍吗?(3)做验证实验,需要直接测量哪几个物理量?用什么仪器测量?用什么办法测量?学生在猜想!分析!實验!归纳过程中提高了独立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学生主体特征

探究式学习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因此,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主体特征,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独立思考,自主实践,主动学习。例如,在“探究液体压强大小”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影响因素,再设计检验方式和途径,然后进行实践检验,最后写出研究报告。学生提出了液体深度,液体质量,液体密度,容器底面积大小等许多猜想,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检验,观察现象,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教学活动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特征。

三、初中物理探究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物理课程标准关于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是按探究的一般过程来设计的,实际进行探究活动时,不一定要按照这七个要素的排列顺序进行,可以交叉进行,也可以将后面的要素提到前面进行,教师应根据探究的要求灵活掌握。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要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探究到经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例如,学生开始接触物理时,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探究的环节可以由其中的某几个,甚至是某一个环节,随着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发展,再逐步安排学生进行一些较为完整的探究活动。探究过程中应注意学科的渗透和融合,探究的问题可能涉及化学、生物、地理等多学科,物理教师应鼓励和提倡学生应用他们在其他学科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进行猜想和假设、分析与论证、讨论和交流。探究式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但运用不好就可能使课堂讨论变得杂乱无章。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探究教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均是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两者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从我国目前的现实出发应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探究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在教学中,要使探究式教学取得成效,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灵活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课堂学习氛围在积极活跃的状态下进行,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对物理知识的兴趣,使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在物理课堂中能够深入探究知识,提高他们的物理综合能力高,使物理探究式教学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施瓦布.《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纪念讲演文稿[R].哈佛大学,1961

[2]李兆清.初中物理“四环节”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张艳娜,王凤兰.初中物理的几点思索[J].成才之路,2009

[4]勒玉乐.探究教学论[J].西南大学出版社,2002

[5]叶平.研究性学习的原理、方法与实施[J].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6]吴永熙.试论物理教育中的课题探究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2-03

猜你喜欢
创设物理实验
留言板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