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如何做好书法教学

2017-08-21 23:40杨华亮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小学书法活动策略

杨华亮

摘 要: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及艺术,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加强对书法教育的认识,使书法教育真正在小学校园播种,并凭借信息时代的力量,使其在小学校园生根、发芽,最后结出丰硕的果实。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如何做好小学阶段的书法教学。

关键词:小学书法;活动;策略

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书法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各层次的书法实践教学,都必须以书法艺术的本质及美学原理为底蕴,以审美教育为龙头,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审美感受的驱动,从对“艺”的认识出发学“技”,从对“技”的研习中悟“艺”。作为小学书法老师,要肩负起书法教学的责任,加强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提高小学生的书法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指导学生掌握正确书写姿势

如果在书法学习伊始阶段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对于日后的书法学习就会产生巨大影响,包括字迹的工整度、书写速度、学生自身发育等。很多教师并不注重书法课程,对于学生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要求不甚严格,导致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端正自己的态度,认识到书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加强学生坐姿和握笔姿势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让学生受益终身。正确的书写姿势如下:眼睛和笔尖的约保持25cm距离,腰和背自然伸直,臂开两肩应该平,书写时双手要一左一右架与桌面之上,左手控制纸张,右手握笔。两腿自然分开,两足间距与两肩同宽,也可适当放宽。也就是平时经常说的“一拳一尺”的姿势要求。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刚刚拿起笔开始书写,所以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反复讲解,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二、循序渐进开展书法教学活动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书法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实施书法教学。首先,应从点画开始教起,点画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学好点画之后再进行整字结体训练;然后开始教学合体字和复杂字,在教学特别难写的字时应进行重点讲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逐个攻破教学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其次,应在临摹教学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自主创作,由于小学书法属于初级书法阶段,所以必须从临摹开始学起,最初采用双勾方式,训练几次之后进行单勾练习;然后实施创作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创作是比较难的,可以先从集字开始,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三、教师认真做好书法示范讲解

首先,教师应经常讲解与示范,这是临摹教学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其作用在于给学生再次呈现字的书写过程,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用笔技巧,并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当教师给学生示范时可以引入口诀记忆法,如:教学“横画”时,可以一边书写一边念口诀:“逆锋起笔、横画竖落、中锋行笔、回锋收笔”,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临摹兴趣,而且能够加速学生对笔画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示范速度应放慢,笔画尽量细一点,而且要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对于字体重点笔画可以用双钩描绘运笔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字体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其次,教师要灵活运用分解法,在临摹笔画较多的字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字体分解,分别对各个笔画进行临摹,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以降低复杂字体的临摹难度,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最终达到化难为易的教学效果。将字体分解之后,再指导学生将各个笔画集合在 一起,最后形成完整的字。例如,在教学“崛”字时,教师可以将这个字分为左右两部分进行分解和示范教学,让学生分别掌握笔画与笔顺,待分析透彻之后再将两部分组合为一体,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临摹过程中掌握到字体的精髓,使字的布局更加合理。

四、书法教学中注重启迪学生思维

借助书法教学可以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书法的引导作用,在读帖环节和示范环节启迪学生思维能力。首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书法教学应重视读帖,读帖过程既枯燥又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小学生往往不愿意读帖,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发现读帖的好处,如:通过仔细研读发现如何点画、如何用笔等,当学生对字帖产生兴趣,自然会对读帖产生兴趣,明白能够从中学习到哪些知识,怎样运笔写出来的字才好看等等。此外,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示范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不足,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从而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其次,培养学生思考习惯。学生在读帖時往往能够看到字帖的优点,但是却不能根据字帖发现自身不足,在观察教师示范时也是这样,所以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分析字帖和自己所写字迹之间的区别,从而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

五、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评价时,教师不能总是把目光停留在结果上,而是要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包括:握笔姿势、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教师要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指出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每个细节,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书法是一门非考试科目,所以很多学生认为这门功课学不学无所谓,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针对学生的这种想法,教师应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总之,在小学书法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基础水平做好指导,提高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书法水平的提高,实现书法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向彬.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社,2009:202-203.

[2] 王丽.小学书法教育现状分析及实施途径[J].现代教育学,2014(11):92-93.

[3] 雷实.给小学毛笔书法课的若干建议[J].小学语文教育,2014(5):9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学书法教学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5-128.

猜你喜欢
小学书法活动策略
“活动随手拍”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书法教育的准确定位
浅谈小学书法加强师生互动的教学研究
合理运用教材进行有效的书法课堂教学活动
“乐、苦、察、法、悟”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Passage Four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