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7-08-21 13:59卢玲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

卢玲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有创新发展的思维策略,要创设带有创造性的问题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要教会学生读图,也是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的关键。此外,教师要充分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手段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如今的中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开发中华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地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还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多年教学实践,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重要话题进行详细论述,以供其他教学同仁参考和借鉴。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也表明,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才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积极主动执着地探索奥秘。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新课标》“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科学处理好教材与现实的关系,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设疑激趣,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事例,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它们,让学生轻松地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促其创新能力的形成。例如,学习地球自转运动后,我问学生:假如地球的自转方向发生变化,而公转方向不变,①将产生什么样的地理现象?②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通过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实践活动一般都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灵活性等特点,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可以发展创造力的学习环境,而且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只是在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中获得,开展实践活动也很重要。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适时开展一些地理观察活动,观察对象可以是天气、气象等,或者开展一些涉及地理教材内容的知识竞赛等,让学生都踊跃参与,积极回答,在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能力也不知不觉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三、 利用地图强化初中生思维的图像性

各种地理现象和地理状况都分布在一定的空间内,具有空间性的特点。因此,地理学科也被称之为空间学科,是以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的。组成地理环境的动植物、人口、资源、水文、地形、气候、工业、农业、城市等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只有通过地图展示出来才能清楚明了。地图简明、直观地表现了地理现象和状况的特征,培养读图、填图技能可以更灵活的掌握地理知识,有助于迅速理解、记忆、运用知识点,进而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地理教师要创设自由平等的课堂

在教学的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先转化旧的教学观念,不要居高临下的摆教师架子,而要与初中生和平共处,在课堂上建立平等的关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初中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此外,地理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初中生,要让初中生知道在课堂上没有什么教师、学生,大家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提问,都可以质疑。只有这样,初中生才会充分发挥自己敏捷的思维,才会丰富自己的想象,才会在课堂上像一个真正的主人一样敢想、敢说、敢问,并积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五、 地理教师要创设自由平等的课堂

在教学的过程中,地理教师应先转化旧的教学观念,不要居高临下的摆教师架子,而要与初中生和平共处,在课堂上建立平等的关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初中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此外,地理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初中生,要让初中生知道在课堂上没有什么教师、学生,大家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提问,都可以质疑。只有这样,初中生才会充分发挥自己敏捷的思维,才会丰富自己的想象,才会在课堂上像一个真正的主人一样敢想、敢说、敢问,并积极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六、教师可以利用計算机辅助手段的直观、形象、逼真等特点,结合学科内容,有效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并把学生有意识地带到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去。如在“地形的变化”一节中对火山喷发的讲解,单凭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很难把“火山喷发”这一现象解释清楚,而学生也较难理解,如果教师通过网络搜集资源并制作成课件,就能把发生在一瞬间的火山喷发的景象通过电脑播放出来,然后教师再结合课本知识,进一步进行讲解,学生就很容易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也就能很快地进入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中来。

七、教学过程中适当加人科学探索史

在地里探究性教学中加人科学探索的知识,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辩证的能力。传统的学习,教师只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并没有更多的思考和深层的理解。学生在学习时应该清楚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众多知识是如何形成的;有些知识研究和探讨的价值;学习中一些定律、法则或理论存在的依据和前提是什么等等。但是学生往往并不清楚这些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加人科学探索史是很有必要的,对学生的深人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八、总结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中国的地理知识更是博大精深。因此,每个地理老师,都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水平是有限的,进而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同时,老师还要用自己的学习精神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也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老师在教课时要有清晰敏捷的思维,这样能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并能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从而不断提高创造力,培养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强化“互动式教学”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探析
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兴趣教学的探讨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