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思品教学的时效性

2017-08-21 23:40蒋福国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实效性课堂教学

蒋福国

摘要:实效性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在小学思品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年龄特点,选择丰富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灵活的方法激發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感悟生活,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增强小学思品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关键词:小学思品;课堂教学;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新课改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在我们面前,它改变了过去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教条化,教学方式抽象,枯燥的理论说教,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弊端。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力求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的特点,让儿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在实施自主探索的教学方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

一、把教材当引子——由点及面,挖掘资源

人教版 “小学思品”拥有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把教材当引子,由点及面挖掘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小学思品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把握教材中的范例,“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在教材中,配有许多图画,这些图画大多是与知识相关的范例。教师要适当应用这些范例,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这对于激活学生思维,引起学生积极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建构知识非常有利。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用教材”的目标。

(二)把握教材的对话性,有效组织学习活动

现今所倡导的新的教材观已经完全体现在了教材之中,教师要把握好这一点,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组织学生与文本对话、与现实生活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伴对话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这样,才能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

(三)把握教材的灵活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材所设置的内容更加贴合学生实际应用。因而教师要灵活应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增,要创造性地开发适宜当地的课程内容,由此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使学生积极表达。

(四)把握教材的开放性,有效开发课程资源

为了发挥教材的作用,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周围的人和物及其生活中的体验、经验、发现等,挖掘当地各种节目、文化活动、重大事件、民俗活动中蕴含的教学资源,用以填补教材中的空白,拓展教材内容。

二、把学生当主角——情境体验,引发共鸣

在课堂上,教师常常采用创设某种特定情景的方式实施教学,这是为了让学生获取一些经验和常识,激发学生亲自去尝试,去换位思考,让学生有所收获。笔者通过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把学生的体验作为课程的基础,情境再现可以增强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拷问学生的心灵,引发情感共鸣,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把生活当源泉——寻找源头,链接课堂

学校设置小学思品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安排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在教学时应本着这样一个理念,才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把社会当乐园——身临其境,获得经验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增强责任感。教师应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世界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习活动。同时,还应根据本课程的特征,让学生在社会中实践,让学生在学校与社会、家庭互动中形成良好的品质。

五、把教师当园丁——关注生成,悉心育“柳”

课堂是流动的,是有生命的,当然也是多变的。我们要关注它、善待它、重视它、呵护它,并用它点缀我们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生命的涌动。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我们的品社课堂中要做到依托教材,深入挖掘教育资源,引导孩子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孩子的情感,关注孩子的需要,着眼孩子的未来,让孩子在学校、家庭与社会互动中形成良好的品质,从而提升小学思品堂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重视课堂的“教”与“学”,尊重学生,联系生活,力求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这样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思品教师教学用书(教科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思品程标准(2011)[EB/OL].(2014-06 -18) [2017 -03 -27].http://jx.kmpledu.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 =39&id=85.

[3] 邬冬星.小学品德与生活(小学思品)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实效性课堂教学
基于艺术素质测评的初中生音乐课堂实效性提升对策探讨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