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

2017-08-21 03:09高杨娣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高杨娣

摘要:在新课改的道路上,一个真正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并不是把某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做到极致就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幅提高,而是要在不断学习、大胆尝试和总结中,寻找到与自己、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突破课堂教学的瓶颈,实现课堂效率质的提高,保障教育教学质量,适应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形势。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育针对的是一群天真的孩子,他们有着天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学习到的一切将影响他们以后生活。数学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孩子认知世界的第一步,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必要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思维习惯教授给学生。但显然,在应试教育体制面前,我们的很多教育工作者都低下了头,素质教育有点偏离了它原来的轨道,一切向分数看这种近似畸形的教育模式亟需改变。

1.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均不明确。小学的数学教育只是数学教学的第一步,目前来说,只是需要学生对数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理解。理解这个学科的作用和用途,能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促进他们对这个世界有着量化的认识,当然只是一个大致的轮廓即可。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学到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学生的人格在逐渐形成,素质也在提高,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初衷。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有点偏离了这个最初的目标,学生在学习课本上的基本知识的同时,为了所谓的拔高,需要联系一些超出他们这个年龄段理解的问题。比如,笔者曾经遇到,一个出现在小学教辅资料上的题目,同样出现在高中的教辅资料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种练习题的意义何在?值得商榷!有的学生在接受了所谓的竞赛培训之后,思维会变得畸形,不会以一种常规的眼光和角度来解题,这样可能在参加一些稀奇古怪的比赛时,是大有裨益的,但却对他们的正常学习造成干扰。学生在常规的思维习惯还未形成的时候,却习惯用非常规的思路去解一些偏题难题甚至毫无实际意义的题目的时候,这样的后果是,有些学生会在面对大量存在的常规题目时有着骄傲的心态,这是非常不利于学习的态度。

2.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时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小学生还是一群孩子,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新鲜有趣的东西,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孩子的兴趣都没有了,又如何谈学习。

3.小学教学成绩评定方式不合理。在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方面,是以学生的测试成绩为主,主要依据的是期中、期末两次考试的成绩,有点我们高考中的一考定终生的意思。这样类似成绩评定方式用在抗压力还未完全形成的小学生身上,叫我们的孩子们如何承受。高考学子因为高考失利而走上不归路的,相信我们很多人都觉得见怪不怪。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有时候在报纸上,甚至是我们身边,可以看到或是听说小学生因为某次考试分数不理想而走上不归路的。难道一个分数就真的那么重要吗?所以,如果只是单纯的看考试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对一些底子比较差的学生将是不小的打击。而且素质教育的成绩评定,应该是学生表现和考试成绩的综合结果。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第一,我国的课本要进行一定的改革。我国的课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当地增加一系列的探究环节,引导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己去探究相关的环节,自己去探讨、推导一些课本索要自己掌握的定理、定律。比如说:我国的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主张通过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以及操作模式的构建,进行初步的理论概括,丰富和拓展现代课堂教学的操作性理论,促进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总之,我国的教材编排需要做一些调整,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培养,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究相关的知识。第二,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在具体的备课过程中,要更加积极地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思考,要更加偏向于对学生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己推导,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思考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要不断的提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课堂的进步和发展。第三,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中来。学生要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主动回答课堂问题,配合老师的教学。学生主动思考,踊跃发言,是提高课堂氛围主要动力之一。

有效地进行课堂沟通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考虑到課堂的时间有限,在语言设计上要做到清晰、准确、精炼,同时富有感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尤其是童心未泯的小学生群体,对于教师的语气和表情十分在意,学生受引导的作用很大。鼓励性的语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以卡通故事参与为例,通过反问句类型的:你够勇敢吗?你是个聪明的小战士吗?你真棒!还有更好的办法吗?等等,诸如此类的方式,教师自身要展现出童趣的方面。实现沟通策略的手段多种多样,除了语言之外,还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每一个细小的沟通环节都可以促使学生在原本严肃的课堂上体会到教师的信任,这对改进课堂教育质量和效果无疑是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相对应的,如果教师过于严肃,在课堂上的沟通就会演化成一种具有针对性的质问;咄咄逼人的询问方式和不恰当的表情,会导致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尤其是在做错了题目之后,担心被教师责备而更加胆怯、羞愧,从而不再敢主动参与课堂的沟通。

参考文献:

[1]董世云.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7):208-209.

[2]李娟.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2(2):104.

[3]张文杰.浅谈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才智,2012(23):113.

[4]郑艳艳.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09(32):232+234.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