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017-08-21 03:12杨春凤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习惯读书小学生

杨春凤

摘要: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匪浅,乃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刻苦练习的结果,非一朝一夕之功。学生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对于教育者来说,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

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习中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状况,还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较少,使得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较为欠缺。如何改善这一状况,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当前亟需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培养听课习惯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是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完成,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那么教学效率将会事倍功半。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时要做到耳听八方、眼观六路,时时刻刻提醒学生,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例如对于上课比较活跃、积极发言的学生,教师要随时提醒他们静心思考,克服马虎大意;对于胆小、寡言少语、不愿意发言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应时时给与关注,鼓励他们发言,有时甚至要提示、点拨着他们回答问题,或者是降低问题的难度,为他们铺设台阶,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体会成功的快乐;讲课时可以故意提高或降低声音来引起走神学生的注意,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不管采取什么方法,教师都要关注全体学生,依据学生听课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分别对待,逐步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二、培养说话习惯

说话是人与人基本的交流方式,说话训练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生学习说话,先要敢于说,然后才有可能达到说得好的要求。训练学生敢说、想说、会说,就要利用语文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声音响亮,但往往敢说话的总是那么几个同学,有的人即使会说、想说,但却不敢说。为此,教师要为那些不敢说话的学生创造机会,譬如遇到比较简单、容易回答的问题,多鼓励这些学生站起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在每次小小的尝试中感受“说话”的乐趣。其次是培养学生先想后说的良好习惯。每次提问都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再让学生回答问题。一二年级要求他们用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困难较大,因此,教师可采用引导他们多种感官并用的方法,像面部表情、手势、眼神、肢体语言等多种感官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要解决的问题。

三、培养阅读习惯

常言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不为巧。”说明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学习。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将伴随人的一生。兴趣是好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就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做到乐读书、悦读书。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读书。教师在培养学生爱看书之前,先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作品,如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读给他们听。对于小学生来说,等他们认识了更多的字,就可自己主动读那些生动的故事书了。这不仅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而且也可以引发学生多识字的欲望。再就是让学生有目的、有选择的读书。书籍浩如烟海,读书人仅是一叶扁舟,盲目地读书,会使人迷失方向。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情,以及阅读能力,向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目,并指导学生吸收不同书籍的优秀之处。读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或名人传记时,要让学生学习书中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优秀品质,感悟书中的深刻道理;读优秀文学作品时,要引导学生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背诵优美片段,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积累词语;读科普类作品时,要让学生联系生活,注意观察,做到学以致用……此外,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像字典、词典是不说话的老师,它们在养成读书习惯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便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有目的、有选择地读书,并能清楚地知道在不同的书中,要学到什么,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还拓展了视野,丰富了词汇,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培养写作习惯

美国教育学家洛克说过:“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实践证明,写作习惯的培养,不仅在一个人写作的起步阶段很重要,而且会影响到他一生的写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写作习惯的培养不是孤立的,它与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思考问题的习惯、待人接物的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以说,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想使学生有东西可写,首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积累素材。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困难不小,特别是山区的孩子,因为他们参与的活动少,读的书也少,语言贫乏,提起笔来无话可写。对于这种现象,教师亲自设计活动,创设情境,并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体会,事后让学生将参与活动的经过或感受写下来。其次就是让学生多读课外书,拓展视野,丰富语言,积累词汇。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途径。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便是古人在读写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只有书读得多,知识才能丰厚,才能博古通今,也就很自然地不费思索地顺理成章了。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都需要反复练习,写作也一样,必须让学生勤动笔。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到其重要性。要针对教学中一些不甚合理的地方加以改进,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漸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师还要督促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切不可半途而废。

参考文献

[1] 孙世丹.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2] 赵丹芳.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张小敏.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调查[D].赣南师范学院,2014

猜你喜欢
习惯读书小学生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好习惯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们一起读书吧
我是小学生
读书为了什么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