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估算教学

2017-08-21 02:00丁开良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估算现状小学数学

丁开良

摘要:估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我们要重视估算教学的重要性,在现实教学中估算还存在诸多问题。广大教育同仁要加强对教材的挖掘,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加强对学生估算法方法的指导,倡导估算方法的多样性,优化估算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习惯,让学生喜欢估算,学会估算,会估算,爱上估算,真正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让估算之花永不“凋谢”。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估算 现状 策略

估算是一种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的口算,是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估算的价值越来越明显,估算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并对估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教材的编排上也作了精心的安排与调整。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估算教学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仍趋于形式,昙花一现,没有真正体现估算的价值和意义。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估算的现状

首先,教师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引导不足。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认为精确计算是学生计算能力的主体,在考试中占据整个试卷分值的绝大部分,估算可有可无,对估算教学讲解粗略,没有去深挖教材探讨估算方法,优化估算策略,不注重估算的过程,教学估算新知时用估算,教学完后就把估算抛至九霄云外,缺乏估算教学的连续性、长效性。

其次,学生估算意识淡泊。学生对估算兴趣不大,缺乏估算意识,喜欢用精确计算,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估算,估算往往是被动估算,要求估算才估算,没指明就不知道估算;见到“大约”就估算,没有“大约”就不估算。

再次,估算方法单一,估算结果整齐划一。在估算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由于不重视估算教学,教学时直接告诉学生估算方法,甚至部分教师告诉学生估算就是用四舍五入法,很少让学生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说说估算的过程,结果评价整齐划一,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最后,先算后估结果,越接近准确数越好。在估算的学习中,有的学生认为估算越接近準确数越好。于是出现了用精算代替估算,先算出准确数再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本末倒置。

二、提升学生数学估算能力的策略

(一)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喜欢估算

估算意识是指学生面临有待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1]。有了估算意识可以知道什么情况宜于估算而不必作精确的计算,通过观察、思考,采用合适的估算策略,进行合理的估算。

1.从思想意识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改变人的思想观念,要培养学生估算意识,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意识上明白什么情况下宜于估算:一是当问题比较复杂且运用所学知识还不足以很快得出问题的确切结果;二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不需要知道问题的确切结果。

2.结合教材渗透估算意识。教材是学习之本,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估算意识,用估算的方法对数学规律进行猜想,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检验计算结果等,将估算意识贯穿教学始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估算意识。估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教学估算时,要多选择学生熟悉、感兴趣的生活问题为题材,让学生从贴近生活的情景中学习估算,感受到估算的价值,培养估算意识,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如估算自己家房屋的面积;体育场大约能容纳多少名观众等。

(二)加强估算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估算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加强估算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估算方法,学会估算。估算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计算要简便、快速、易于口算;二是结果具有开放性、阶段性、合理性[2]。所谓合理就是允许估算结果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简单地认为估算结果越接近精确值越好。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尝试估算,鼓励估算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数感,活化学生思维。同时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说说估算过程。让学生通过尝试、调整、优化,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使结果趋于合理。凑整法是学习和生活中应用最广、最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参加运算的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数、整十、整百、整千数再计算。加、减、乘、除法都是以凑整法为基础进行估算。如估算71×19,把71 看成70,19 看成20,70×20=1 400。估算方法灵活多样,但并不是杂乱无章,常用的估算方法有凑整法、四舍五入法、估大估小法、乘法口诀估算法、数位估算法、规律估算法、生活经验估算法等。在估算时,估算方法的选择要结合实际,纯计算题采用正常的估算法,有关生活实际的问题要结合实际估大或估小,使结果合理化。

(三)培养估算习惯,让学生爱上估算

1.挖掘教材内容,变可有可无为无处不有。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估算的重视不够,没有精心挖掘教材估算内容,走过程,走形式,也有的教师认为现行教材估算内容少,没有训练机会。其实不然,现行教材估算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只要用心挖掘教材,估算是无处不有,无论是数的计算、空间与图形、量的测量与计算,以及解决问题等,处处都有估算的踪影,只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估算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随时随刻都可以进行估算训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无处不有估算,长期经历估算训练,养成估算习惯。比如学习了面积单位“平方米”,可让学生估一估黑板的面积、操场的面积等。

2.创设情境,变被动估算为主动估算。数学是生活的提炼。估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把估算应用到生活中去,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变被动估算为主动估算。比如,小明的爸爸准备暑假带小明去旅游,爸爸让小明算算需要准备多少钱才能完成这次旅程。由于旅途中充满变数,不能事先进行精确计算,而自然而然地会主动用估算去预测旅途中的各种费用。

参考文献:

[1] 施勤,柴林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 个细节[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11.

[2] 叶益桂.注重“四性”培养解决估算疑难[J].小学数学教育,2015(增刊1):86-8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估算现状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几点做法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