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有效运用

2017-08-21 08:36彭琼花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创设课文情境

彭琼花

摘要:所谓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就是根据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创设一定的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它能够将抽象的语文教学知识具体形象化,方便学生理解,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方面也有建树,同时它能够在情境活动中增加师生、生生互动,对活跃课堂、增加师生、生生情谊也有巨大帮助。但是好的教学方法还要行之有道,即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情境教学法充分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上。以下就是具体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方法

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必然能激起儿童的情趣和情感体验,让语文学习变得轻松和愉快。情境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多媒体展现等直观手段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具体场景或者通过音乐渲染、课本角色表演等方式创设身临其境的氛围(即情境),从而丰富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情境教学能够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非常重要的方法。本文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作了初步探讨。

一、情境中导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如,在讲《邮票齿孔的故事》一课中,通过展示边缘无齿孔和有整齐齿孔的两枚不同邮票,引发学生思考邮票的齿孔是怎么做出来的?谁想到的这个方法?使学生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来朗读课文。而在讲到《静夜思》这一课时,就利用谜语导入,让学生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描述的是什么景象,从而顺势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和月亮有关的古诗《静夜思》。又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一课时,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印象中的春节是怎样一番热闹景象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多媒体放映北京春节的情境,自然而然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二、情境中体验

巧妙的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但是后面的教学过程如果枯燥乏味,仅仅依靠导入是难以维持的。因此我们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情节的发展,一步步创设连续动态的情境,使学生身在情境之中,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嘴去说,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生活场景的展示、实物的演示、画面的再现、表演体会、阅读体验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感知、产生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

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先给学生播放视频,使学生感觉到自己回到了小女孩所在的社会,体会到小女孩的感受,如身临其境般,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真正理解小女孩的美好向往和期盼。又如,在学习《棉鞋里的阳光》一课时,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可能没有见过老年人穿的棉花做的棉鞋,我就在上課时带来一双,让孩子们去摆一摆如何晒棉鞋,从而体会到为什么像课文中描述的小男孩那样有序的。排列开来的摆放会装更多阳光,能使奶奶穿上它更舒服,更暖和。而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让孩子们分角色表演。由孩子们担当课文中的推销员等角色,每个孩子上台表演时都分外高兴和激动,她们运用自己的语言,再结合课文中的介绍,在欢快的游戏气氛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对文中的角色有了亲切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增加了和小伙伴的合作和交流机会。

三、情境中提升

在一篇课文即将结束之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升化情感,给学生以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感觉。使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行。通过口语交际、音乐渲染等方法使情感得以升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如,在教学《我为你骄傲》一课时,小结环节这样来设计,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复述故事情节,玻璃碎了,小男孩飞快地逃走后,他担心害怕,很不自在,但后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真诚地和老奶奶道歉,感到一阵轻松。老奶奶被小男孩的真诚和悔过而感动,所以写了这句“我为你骄傲”而赞扬小男孩。在孩子的心中自然经历了和小男孩一样的情感过程,并理解了老奶奶赞扬话语的良苦用心。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的共鸣,使孩子们带有感情地再次朗读课文,并领悟到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宽容对待他人。又如,在教学《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课时,在本节课接近尾声时,用多媒体放映藏族姑娘站在自家家门口的山上,眺望远方的火车而唱出自己心中的幸福与感激之歌的画面。孩子们在情景交融中自然地体会到藏族人民的情感,他们对家乡通火车的向往,对铁路工人的感激之情,从而进一步理解了筑路大军在高原修筑铁路的艰辛和为什么一定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决心。再次朗读课文时,就会多了一些真情实感。

四、课外情境的拓展

我们的生活有多宽广,语文教学就有多宽广。要把课堂中的情境随时地融入到生活中,变封闭的教室为开放、活跃的广阔大自然。让孩子们与大自然、与周围世界亲密接触,领略大自然的美妙,感受春天的生机蓬勃,夏天的枝繁叶茂,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奉献和孕育。真实的生活、感知和体验为孩子的语言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在这种状态下再去读书,也更容易读出真情实感,更能激发读书的乐趣,从而喜欢读书。

总结: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是艺术的课堂,是多姿多彩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恰当的情境,通过实物、多媒体画面、音乐渲染、表演、语言描述等多种方法让学生直观地去感知、去体验、去表达,将文本与情境对接,让孩子们在生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识字、朗读、说话、写作。这必然对老师提高了更多的要求,我们要灵活地选择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努力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为提高教学效果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宁风莲.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西部素质教育. 2016(1)

[2]李吉林.小学语文情景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创设课文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端午节的来历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背课文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