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煤矿大埋深巷道测量技术

2017-08-21 14:17李玉川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煤矿技术

李玉川

摘要:针对矿井大埋深巷道测量,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在明确测量误差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测量技术及其改进方法,以此为施工提供可靠指导,确保测量准确性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煤矿;大埋深;巷道测量;技术

在矿井开采、生产过程中,测量是为生产提供重要指导和确保生产安全的关键举措,在生产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矿井测量,尤其是大埋深巷道测量容易出现误差,导致巷道施工不准确,进而有发生安全事故的危险。因此,探讨并应用有效的测量技术,或在原有测量技术基础上进行改造,对确保巷道施工准确性与保证安全均有重要意义。

1矿井概况

某矿井全长约10.7km,宽度为2.2-5.1km不等,设计生产能力为0.6Mt/a,设计年限为38.7a,其埋深较大,是典型的大埋深矿井。根据矿井综合勘察报告可知,其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多层断层。数据表明,开展导线测量过程中,检查角无法满足规程提出的要求,使测量工作的难度加大。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以下影响因素:巷道实际压力、控制点的分布与设置、数据校核与对中精度。在这些因素中,巷道实际压力是造成控制点移位关键因素,因此将其作为后续研究主要对象。

2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及测量技术

2.1测量误差影响因素

在大埋深巷道的日常测量工作中,即便出现了微小的测量问题,也会对矿井生产安全构成威胁,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而在测量过程中无法避免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怎样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是测量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测量改进措施[1]。

2.2测量技术

对井下控制测量而言,其主要目的在于构建统一的井下测控系统,为后续平面布置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包括巷道布置、回采工作面布置以及硐室布置。由于受到巷道条件的影响与约束,系统只能以导线形式布设于巷道的顶板。根据现行测量规范的要求,需按照高级控制低级的基本原则进行整体布设。

(1)控制网优化

如前所述,本矿井是典型的大埋深矿井,矿井中的巷道直接受地压的作用与影响,尤其是岩石巷道,其应力相对较大,容易发生变形,且已有变形还表现出进一步增大的趋势。经调查可知,施工过程中部分控制点发生移位,为确保巷道方向准确无误,首先需要对重要位置进行加固,然后在相对位置的区域上,借助全站仪陀螺定向技术,通过对陀螺边的加测,将其作为井下巷道的量测系统,使巷道的实际方位可以准确无误的传递至导线,以此从本质上提高测量精准度,消除误差[2]。

(2)提高测量精度

井下巷道的导线测量需要严格按照线性技术规程进行,每一项测量在完成之后都要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还要确认其精度是否满足实际要求。

①布置导线点:本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8.5m,用于运输的井下巷道水平标高为-702m。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发现,由于巷道自身受到地应力严重影响,已经出现变形,原测点必定出现移位,部分测点甚至直接脱落,测量难度大幅增加,而地应力还是导致测量失准的重要源基因。为确保导线点自身可靠性与稳定性,施工的初级阶段采用了控制方法对巷道中线进行了延设,并在施工进尺达到150-200m后,为确保控制点可以有效保存,便于日后使用,在对巷道进行压力释放与注浆加固之后,按七级精度标准对控制点实施实测,以此提高导线点实际稳定性。

②提高对中精度

工作条件是影响井下测量的主要因素,虽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测量精度,但风流会对对中精度造成直接影响,为有效降低对中误差,首先应做好挡风。在使用传统做法无法发挥理想挡风效果后,决定将废弃的风筒布制成2.5m×0.5m风障,其左右两侧采用测量杆进行支撑,经长达三年的实测验证,其挡风效果良好,不仅能提升对中精度,还能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真实。

③四架法联测

本矿井工作面由于受到围岩应力作用,在对工作面实施掘进时,部分测量点出现明显移位,并且在日常测量过程中发现检查角都没有超限。对此,借助四架法进行导线联测,测量结果显示巷道方位角产生约为1.5′的闭合差,与偏差相距约150mm,在联测的基础上对巷道施工准确性进行了有效校正。

煤层二采区有一东西走向顺槽,将地应力测量成果作为依据,顺槽和最大主应力形成了越65.4°的夹角,量值相对较大。因地应力量值偏小,在确保支护方法及参数均合理的条件下,其不会对顺槽支护造成太大影响,支护的重点主要落在构造带和软岩层上。

运输、轨道及回风大巷的走向均为南北向,并且其长度纵向贯穿整个采区,将地应力实测结果作为依据,大巷和最大主应力之间形成了25°-77°的夹角,其中南侧夹角大于北侧,所以与北段相比,南段在掘进过程中会受到更大的主应力影响,考虑到该采区地应力并不大,影响系数相对较低,所以必须做好软弱带处理,以免其对施工带来影响[3]。

④测量校核

测量校核由仪器校核与数据校核两部分组成。其中,仪器校核是指在测量过程中對仪器进行检查,根据规范要求实行日检、周检与年检。日检:主要检查仪器外观和精度;周检:对仪器进行周期性检查,同时建立台账;年检:严格按照现行规范,将仪器送交至当地专业鉴定机构实施全面校正,同时出具鉴定合格证。数据校核还可细分为外业对算与内业对算,井下测放完成后,对水平角距离及倾角进行验算,经验算确认无误之后对下一站进行测量。在内业计算过程中,应由至少两人实施计算,在确认结果完全一致之后即可将其填入图纸当中。

3结束语

在大埋深矿井中,因巷道压力的影响导致控制点发生移位,将使矿井生产面临严重损失和安全隐患。对此,需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尽可能降低测量误差,实现巷道精确测量,确保巷道施工准确性,充分发挥测量所具有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坤.煤矿大埋深巷道测量技术研究与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1):137,144.

[2]王炯,郭志飚,马成荣,郝育喜,朱国龙.深部回采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5(05):25-26.

[3]吕文广,张琳.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分析及技术方法研究[J].工业设计,2016(03):149-150.

猜你喜欢
煤矿技术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PLC技术在煤矿提升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全国煤矿书法展览作品选(三)
山西七处煤矿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名单
浅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