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的适宜性

2017-08-22 13:21吕思琦刘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青少年

吕思琦?刘丽

〔摘要〕焦点解决短期咨询(Solution -Focused Brief Counseling,SFBC),即心理咨询的焦点应集中在正向的、朝向未来的发展目标上,而不是去探求问题发生的原因,从问题不发生时入手,来促使并扩大改变的发生,以便使问題在短期内得到解决的咨询方法。SFBC是近年来形成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的一个短期咨询学派。这一学派的独特观点和理念,使其有其特定适宜的咨询对象与领域。那么该咨询理论是否适合青少年心理咨询呢?本文将从几个维度对SFBC进行分析并探讨在高中生咨询中的适宜性。

〔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心理咨询;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3-0035-03

一、问题指向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

来访者来咨询总是因为在生活中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故来到咨询室寻求帮助。那么在与来访者共同面对问题的过程中,重要的是问题本身,还是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这个关键性疑问之前,我们先要明晰一点,即何为问题?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建立个性化的图示,我们可以将此比喻为每个人的“生命地图”。问题之所以为问题,在于我们用已有的图示,意图去解决“生命地图”之外的东西。我们本身有不愿改变自己的倾向,因此行走在这一“新大陆”上时,我们不断尝试运用手上已有的“生命地图”,这显然是不可行的。于是我们在“新大陆”上不断碰壁,陷入困顿,走不出这个困境,产生消极的情绪。那么何为问题呢?问题不在于我们所面对的这个问题本身,而在于我们用旧的不适用的地图在新的事件中使用,即应对问题的方法不适当。

可以看出,基于这一观点的SFBC模式也很看重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也就是赋义,认为人们对于问题的认识不是客观“现实”的,而是受个人建构与理解的支配。因此,只要我们改变不变的图示,那么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而这一点就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另外,从系统观的角度,“整个系统是固定平衡的,一旦白的部分扩大一些,黑的部分自然就减少一些,所以一旦白的部分扩大,整个系统的改变也就发生了”[1]。

因此,在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自然消失了,负面的情绪体验也随之消失。基于以上两方面,SFBC很重视问题处理的过程,而对问题本身不加以强调,与简快心理疗法一样着眼于解决。“问题不是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才是问题”[2]。这正如学生在学习中常常碰到学习问题,关键往往不在于学习的内容,而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当学生习得一套正确的学习方法来解决学习问题时,得到的情绪体验常常是正性的自我成就感和自信力。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将提供一个未来解决类似问题的模板和图示。从更经济快捷的角度,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能获得更大的现实效益来缓解困惑。那么,如何能够达到问题解决呢?这便是整个SFBC的核心。

(二)过去、现在和未来

人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时间维度上有三种,即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么心理问题的解决应该集中于过去,还是现在或是未来呢?不同的咨询学派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例如传统精神分析着眼于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森田疗法和行为学派的主要观点都集中于现在,即此时此刻的所思所行。SFBC理念注重现在,但更面向未来,探讨当问题解决后的心理状态。

在运用SFBC的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对来访者的过去进行探讨。因为问题产生往往来自于过去,但同时过去又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资源宝库。咨询师首先需要确定来访者要咨询改善的问题,这个问题产生于过去。在此基础上还要从过去的资源中发掘“例外事件”,引导来访者发现这个例外在何时、何处及如何发生。然而问题解决更倾向于关注未来,着眼于现在的资源和优势[3]。因为确定来访者咨询的目的在于设立咨询目标,提供来访者未来努力的方向。而寻求例外事件更重要的是为了突出来访者现有的力量,加强其解决自身问题的自信心。最终指向未来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念。

没有一件事情是永远相同的,改变随时在发生。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基于这一事实基础,才能更多地将目标投向未来。如果解决了现在困扰你的问题,将来会怎么样?你又会怎么做呢?所以,在咨询技巧中常用奇迹询问、结局式询问来转移来访者的注意力以集中于未来。依照焦点解决模式的沟通原则以及社会行为规则,咨询师以鼓励、引导、强化和赞赏的谈话方式促进晤谈进入未来导向,进行未来晤谈是整个咨询的关键步骤。沉湎于过去带来的是痛苦,只有将注意力转移至未来,才能使人充满希望和信念,才能更充实地利用今天,解决问题。

二、问题解决的力量来源——个体与关系

通过前面两个问题指向维度的探讨,我们知道SFBC着重于问题解决,且是面向未来的。那么来访者作为解决问题的主体,在已经被问题困惑的情况下,什么能使来访者拥有再次面对并解决问题的力量呢?个体的改变主要依据的是个人的力量还是关系的力量呢?

SFBC中特别强调来访者自身的解决问题的力量,把每一个来访者都看作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只有他们自己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4]。根据建构主义观点,个体是改变的主体。无论他人对待问题本身是什么样的态度,只有个体对自己问题的态度才是关键。因此,解决问题的力量来自个体。或者是个体的意识层面产生改变对问题看法的动机,或是个体的潜意识层面充满解决问题的力量源泉。SFBC就是通过调动和释放来访者潜意识中的资源与能量,并上升到意识层面,提供解决问题的力量。

然而无论是在咨询前,还是咨询后,同一来访者面对的都是同一问题,那么,如何能用自身的力量战胜问题呢?这就在于关系的作用——咨询师如何在意识层面形成这样的动机,并能够调动来访者的潜意识。咨询关系中的合作关系关注于人们能够做什么,相信人们有能力做得更好。咨询师一方面提供机会让来访者去积极地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正向资源、能力及经验,来发现自我改变的线索。“在寻求来访者经验中何以有愉快或成功的体验出现的同时,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也就出现了。”[5]进而改变对自己问题的态度,增加对解决问题的自信力,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咨询师们不会事先给出一个解决来访者问题的理想方案,只是通过扮演一个“无知”的角色,让来访者自己成为他们生活的专家,较充分地尊重了来访者的自由意志,发挥个体的潜能。咨询师也常说“您很难改变他人,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目的就在于调整来访者对解决问题途径的局限。整个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只是通过言语的询问,通过寻找例外事件、鼓励和赞赏,无条件地支持来访者,激励来访者的自尊和自信,使来访者确立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进而调动自我潜能。当然后期来访者在行为和认知上进行改善的过程中,也需要更多的支持性力量,例如亲人、朋友等的监督或鼓励,来丰富其解决问题的力量。

可以说,SFBC真正着眼于个体的内在力量和对待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动机。在SFBC过程中,加入关系的抛砖引玉作用,能促进个体发现自己的正向可能,提升个体解决自己问题的自信力,并在个体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到陪伴支持的作用。最终,引导来访者树立更坚定的信心并激发其更多的力量。

三、问题解决的过程——情绪、认知与行为

问题解决过程中主要涉及情绪、认知与行为这三方面。不同理论侧重不同方面的改善和相互作用。理性情结疗法是着重通过认知改善情绪,音乐疗法通过情绪推动问题解决,简快心理疗法则是更注重整个过程中的体验感受,最终达到对问题的指向,改变认知。那么SFBC理论中,在每一时刻下我们的知情行,关注哪一点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又如何呢?

事实上,SFBC并不特别关注个人情绪。因为情绪虽然影响着来访者的现实状态,但往往是问题的副产品。而且在来访者走进心理咨询室之前,也一定做了很多努力与之抗衡,包括适度地宣泄和调节情绪。因此在短期咨询中,有效的咨询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后两者——认知和行为。这两者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一方面,认知上的纠正较少,关键表现在我们对待问题解决的态度上。态度的改变是建立解决问题自信的关键。咨询师引导当事人对自己问题情境的知觉、思考和感受产生转变。通过例外事件影响个体的认知,最终形成对问题积极正向的态度。

另一方面,变化随时发生,小改变会引发大改变,实现滚雪球效应。SFBC更关注有利的变化,具体的、行为上微小的变化,来缓解问题症状。引导来访者在行为上有小的改变并引导个案看到这个小的改变,体会到小改变的价值,就会促进小改变的持续发生,进而发生大的改变。行为上的改变可以提供给来访者成功经验和情绪体验的积累,从而促进态度的改变。经验的描述与行动的选择是相互循环的。在这种正性循环中,形成“我可以面对问题”的坚定信念,并产生更大的改变。在行为与认知的循环中,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在每一个咨询中都会有策略晤谈阶段,即明确来访者现在的状况以及期待的目标后,下一步就是探讨如何能够一步步地实现目标。SFBC理论中正是着眼于行为,据此来强调对问题解决态度的改变,两者在交互作用中互相促进。

四、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的适宜性

随着人们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的逐渐重视,学校心理咨询越来越受重视。学校咨询并没有统一的方法和理论,还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中。那么,SFBC是否适合学校心理咨询呢?根据SFBC的理论特点,笔者认为这一咨询方法尤其适合青少年心理咨询。

首先,青少年时期学业繁重,在进行心理咨询时对时间的要求更严格,更要求高效、简洁。因此,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方式可以促使青少年以更高的效率在短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青少年拥有无限可能性的未来,个体拥有更大的热情,面对SFBC的未来取向。当将青少年的注意力着眼于未来时,处于思维逐渐成熟阶段的他们便能够理解和分析问题,也能确立更积极的态度。

再次,作为拥有一定可能性的青少年,正处于潜能易于激发,且需要他人情感支持的时期。渴望依赖关系的力量同时又希望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矛盾恰好在SFBC这一咨询方法中得以解决[6]。最重要的是,因为青少年所处环境较多集中在家庭、学校这两方面,环境比较简单和亲近。因此,在咨询中可以提供更多支持性力量。例如,SFBC过于关注问题解决的目标化,较少给来访者予倾诉的机会,不适合那些长期受困于不良情绪、急于宣泄自己的情绪情感的来访者。但对于青少年这一时期的个体,亲近的同伴关系往往会提供宣泄的途径,且来访者的问题相对于社会咨询更单一,形成期也较短。青少年时期与他人的关系特点更能弥补SFBC的局限。

最后,当SFBC为青少年设立行为目标时,因为环境的稳定性和关系的支持性,青少年可以更具有执行力和操作性,外在监督系统的设立也更容易。因此,最终能够更好地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

基于以上四点,SFBC咨詢模式非常适合青少年心理咨询。另外,在不断的发展中,SFBC的团体咨询模式不断兴起,也将在学校心理咨询中激起新一波浪潮。

参考文献

[1]项传军.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实践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3):9-11.

[2]方建移,刘宣文等 心理咨询新模式:聚焦于问题解决的短期咨询[J].心理科学,2006,29(2):430-432.

[3]王彩霞,冯旎,李淑玲.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与文化适应性[J].科学教育研究. 2007(6):42-42.

[4]刘宣文,何伟强.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述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2):451-455.

[5]许维素.范式转移的代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咨询哲学[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4):41-44.

[6]柴秀苗.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在青春期成长辅导中的应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2):58-59.

(作者单位: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营口,115003)

编辑/于 洪 终校/张 帆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如果努力暂时看不到结果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态度与求助行为关系研究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态度与求助行为关系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心理咨询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