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劼:“辛巴奶奶”走红编织界

2017-08-22 20:38张临军
新青年 2017年8期
关键词:辛巴编织美的

张临军

22岁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她做过文学史研究员、记者、编导,从地方到中央,从录播到直播,终于在46岁那年坐上央视王牌主编的位置。就在工作最辉煌的时候,却毅然辞职选择去做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习琴、养猫、编织、做菜、侍弄花草,却一不小心以“辛巴奶奶”的名号在编织界走红。

跳出人生的“高墙”

故事要从2007年的一天说起,这天晚上杨劼披着一身星辉轻轻闪进家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对在沙发上沉沉睡去的父子,还有茶几上一块小巧精致的蛋糕。蛋糕旁放着一张小小的卡片,上面写着:“老妈,母亲节快乐!”“老婆,生日快乐!”看着头靠着头睡得正香的一大一小,杨劼心酸得无以复加。那晚,她彻夜难眠,反复地问自己:“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么?”

这曾经是杨劼想要的生活,大学毕业后,她从中国艺术研究院一路转战到中央电视台,成为王牌节目主编。制作过《梦想中国》、《非常6+1》等热门节目。每天一睁眼,她想的就是收视率,如同一个疯狂旋转的陀螺。她想起《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台词:“监狱里的高墙实在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其实很多工作就像监狱的高墙一样 ,成了衡量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墙内人因怕被边缘化,不得不一生奔波 ,却没有勇气跳出围墙,活出真实的自己。意识到这一点后,她发现自己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陪父母一起出门,多久没给先生过一个生日,多久没给儿子做一顿晚饭……在看到先生、儿子相拥安睡后,杨劼给了自己人生后半段下了一个注解:辞职,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离开了职场,“闲下来”的杨劼忽然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富翁,手握大把大把的光阴可随意挥霍。学琴、养花、缝衣、做饭、看书、编织,多年冷落的爱好,被她一一拾起。杨劼下定决心要用一种崭新的方式打点人生的另一段——她摈弃了“杨劼”这个名字带给她的荣光,代之以“辛巴奶奶”这个新称呼。“辛巴”是她儿子收养的一只流浪猫,杨劼很喜欢它浑身掩藏不住的那种快乐与活力。至于为何46岁就自称“奶奶”,杨劼笑着说“奶奶”这个称谓可以促使她与衰老达成了某种和解,心安理得的享受时光。

2010年,一个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展示了一件国外的钩织漂亮披肩。一声惊叹之后,杨劼回忆起儿时,妈妈和婶婶们怀揣着一团毛线,一边打毛衣一边跟邻里闲话家常,一针一针,一日一日,用时间堆积出温暖的冬天和幸福的样子。

辛巴奶奶决定重新拿起钩针、棒针。“2010年的一年间,我非常认真地研究了网上一些编织高人的博客,特别出色的博客我是从头看到尾,真是过瘾的恶补呀!” 这是一段快乐的时光。各种各样的编织技巧、流行趋势、线材的种类及特点、每个国家的不同编织风格,都让杨劼大开眼界。

她将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针的针法都仔仔细细写在笔记本上,反复试验核对,织了拆,拆了织,琢磨比对图样。在此基础上,她加入自己的风格和创意,一针针,一线线,重复,再重复,一坐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这个过程,连她自己都说:“刚开始的时候,如果一味说享受,那不是实话。当最初的新奇劲儿过去,剩下的不仅是枯燥无味,更是一件半成品,有着做不做下去的痛苦纠结。”

对编织发自内心的真挚热爱让杨劼耐住了单调、寂寞,也让编织最后成了她最喜欢的手工方式之一;毛线、棉线、麻线、丝线在她的手指上下翻飞中,静静地生成为一件件独一无二的美物,或婉约灵动,或简洁大方,或精妙温柔。

做了“辛巴奶奶”后,杨劼的日子过得鲜活又快乐,但她从未想过,这样的鲜活与快乐有一天会像渐渐升起的日出之光,一点点弥漫、扩散,最终照亮很多人的世界。

笑着完成的事一定能做好

因为有了这样的深入了解和钻研,辛巴奶奶编织的作品在款式选材搭配上面颇有新意。她把这些图片发在微博上跟大家分享时,得到了很热烈的反馈:“有称赞物件很美的,有问我成品卖不卖的,更多的是问学起来难不难的。被问的多了,杨劼索性说:“真的没有想象中难,要不你来,我试试教你。”结果,真有人络绎不绝地来报名。

来学者,都不曾动过针线。在三次课后,她们就可以钩围巾了。课程的效果之好,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在她看来,教手工同样需要逻辑。杨劼说“我是个不太喜欢说话的人,为了使每次讲课尽量少说话,就要求自己的语言一定要精准。对技术要点的讲述切中要害,不模棱两可。”

杨劼的课深入浅出,逻辑清晰用词精准,总能切中技术要害,学生们听了豁然开朗。她循序渐进又条理井然的教学方式往往可以让学生们从一头雾水变得神清气爽,心明眼亮,她们开始变得像杨劼一样笃定和悠然。“这种感觉很奇妙,也很美好。”杨劼乐在其中。

这个喜欢深入研究的女人,很快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水平,参加了多次张博蔚老师的编织技术培训课,以提高自己的编织技巧:“张老师的作品技术精湛,令人折服。我上她的課收获巨大。手工活儿,真的是需要面对面的传授,有时只一个示范,一下子就明白了。跟她学习,我少走了许多弯路。我的教学,也是希望更多的爱好者少走弯路”。

渐渐地,杨劼的学生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三五个人的小班,变成每周都要开课教授十几个人的长期班,她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辛巴奶奶对来学者唯一的要求是:“可以没有基础,但要喜欢。”唯有喜欢可以排除万难。他们当中有豆蔻年华的少女,也有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却因趣味相投成为亲密的“一家人”。她们会把做的点心、菜肴带到班上,每次下课后再进行一个小规模的聚餐。“有时上完课,她们干脆直接冲进我家厨房,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一起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杨劼笑着说。

“婉而围几坐,女子三五人。左手善挑线,右指喜执针。辫子又枣花,笑谑邻可闻。线尽钩物出,连缀生美纹。莫笑败线痴,巧手蕙心真。”这是杨劼和她的一个学生共同创作的《钩编诗》,描述的正是她们那温馨有趣的课堂。

她欣喜的是,很多学员因为学编织,对生活的态度开始转化,哪怕每天被家务、工作累得喘不过气来,晚上也要挤出时间用编织沉入内心,与自己相处。

学有所成的编织爱好者们办过好几个交流式的作品展出,展品只欣赏而不出售,大家可以随意试穿感受编织的美。有的学生还把作品拿到慈善拍卖会上拍卖,收到的款项用来资助贫困地区的学生,这让小小的编织物发挥了更有意义的作用。

决定美的不是年龄,是状态

为了方便自己和学生们记录有关编织的时光,杨劼还设计了一本名为《编织光阴》的手札,用来收藏针法、尺码和有关编织的美图。

翻开手札,我发现里面分为结绳记事,寸尺之间,编织日课,随记随画,败线手账五个板块 ,中间不时还会出现几则数据和小小的毛线样品。辛巴奶奶介绍说,那是自己家人和朋友的一些尺码,还有给他们编织衣服用的线。

往后翻,是成品的宝丽来快照,被细心地贴在空白处,画满了小格子的页面用来记载编织的图样和手法。这样美美的一册手札,不但时时被辛巴奶奶自己拿起,填上内容,还被很多时尚书店看中,成了今年最流行的手账之一。

杨劼曾把自己对编织的感悟做过一个小总结:“钩品,是针和线之间的秘密,它靠心和手的配合,最终把线团化作美的钩物。美的作品,其实都是这样,耐着单调,耐着寂静,又包含着对结果的好奇、渴望,开始了。一点点的积累,面积在扩大,出错改错,伴着偶尔的焦虑和灰心。继续、继续,成为从容不迫。最终,一件完整的作品,令你心花怒放。

编织教会了杨劼从容不迫地去生活。她开始把家里收拾得越发精致,处处透着生活的小趣味;也学会了花大量的时间陪伴爸妈,带着他们逛花市、做陶艺。2016年6月,是辛巴奶奶的爸妈结婚55周年纪念日。她带着两位老人去拍婚纱照,妈妈担心不好看,她拥着妈妈说:“决定美的不是年龄,是状态。”

不仅如此,杨劼还意兴盎然地涉猎烹饪、养花、弹琴,想让编织“主业”中多一点额外的欢乐调剂。她做菜,喜欢连着几天只钻研那么一款菜式,认真记下食材配比和最佳火候,直到把它学透,做好。

发展到后来,杨劼居然被人邀请拍摄美食视频,她的《一人一面》美食视频,一度惊艳了大批“吃货”,风靡美食网;她养花草,一开始一窍不通,于是一个品种她便养几盆,分别摆在不同位置,观察它们对湿度和阳光的喜好,总结生长规律;她爱穿长袍,就尝试着用不同的面料做袍子,再搭配不同的配饰和披肩,竟然让朋友们琢磨不出她到底有多少美丽的新衣;她尝试着学古筝,仅仅一年,就达到业余六级的水平,被朋友们调侃说“用生命在学琴”。

她却笑言:“生活里,没有一件事儿是简单的。如果你要想活出味道,有美感,处处都是学问,都值得花时间去学习,去研究。”

楊劼的偶像是快80岁的好莱坞女星简·方达,这位拥有影后、作家、健身教练、模特、制片人等多重身份的女士,曾将生命里的后三十年称为“生命的第三幕”。她说,生命的过往有太多遗憾,那些未完结的故事让我们感觉到不完整,而人生第三幕的任务就是去完成它们。

杨劼对此深有感触,她以编织光阴的方式,修补着生命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遗憾,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曼妙生活。

猜你喜欢
辛巴编织美的
体验编织的乐趣
好美的雾
竹自清高,编织美好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