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学校课程建设模型及结构设计

2017-08-22 02:09吕红日范立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22期

吕红日+范立

摘要:高品质的学校课程类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能力拓展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建设高品质课程,分别代表政治、道德精神和知识智慧三种改革力量的区域、学校和教师之间需要相互支撑,明确分工重点,加强与环境的对话,树立科学全面的教育评价观,合作完成课程建设的目标。以“志雅课程”为例,学校课程结构设计主要经历“关联培养目标与课程”“解析核心素养”“归纳课程门类”“构建课程体系”“明确课程功能与属性”等五个环节。

关键词:高品质学校课程;建设模型;课程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7A-0085-05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在课程规划、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做出的决定,极大地影响着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程序和组织方式,学生进行怎样的学习活动以及实际的学习效果。课程建设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学校教育的质量,高品质学校离不开高品质的学校课程。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地方社会的价值观念、经济结构、文化形态正向现代化快速迈进,这些变化对学校课程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响应无锡市基础教育建设高品质课程的任务,着力构建高品质学校课程建设框架,并以T小学为例,呈现学校课程结构设计的基本过程,期望为高品质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一、高品质课程的设计观

课程领域存在着三种课程价值取向,即以知识为中心取向的课程、以社会中心为取向的课程和以学生为中心取向的课程。基于对三种课程价值取向的辨析,艾斯纳和瓦兰斯确立了四种课程设计观:学术理性主义观、认知过程观、社会改造观和自我实现观[1]。学术理性观强调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地位,课程设计突出知识学习的序列性和效率性。认知过程观对应于新课程改革的能力拓展课程设计观,认知目标既包括元认知知识、程序知识、概念知识、事实知识等学科内容的向度,还包括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等载负能力的学科认知过程向度,学科知识学习的内容向度和过程向度构成完整的学科教育课程。但由于课程实施过程与知识评价结果出现不一致,实践中的学科教育课程内涵窄化,课程认知过程受到知识学习内容的严重挤压排斥,所以有必要在学科知识课程设计观之外,强调能力拓展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与学科知识课程依靠特定的内容知识相比,能力拓展课程设计更加重视思维、推理、创新等能力,强调积极参与问题解决的活动,学习知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不如学习过程本身更重要。

社会改造观对应于以社会参与和实际问题解决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设计观。在社会改造观看来,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人道的社会是课程本质的基础,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正是学生应当研究的内容。学生运用第一手信息,访谈当事人、提出系统解决方案、验证假说,参与建设一个更加理想的社会,而不仅仅阅读有关这些问题的资料。自我实现的课程观对应基于兴趣的个性发展特色课程设计观。该课程观认为,学生可以从促进自我实现的个性化课程中培养独特的才能和兴趣,发现学习过程的价值,变得更有创造性、更加好奇和具有想象力,更有利于成为人格健全、富有爱心的未来社会的公民。

以上四种课程观为构建高品质学校课程提供了恰切的设计视角。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高品质课程必须关照最广泛的公共利益,体现个人目标和社会目标,与学习者的性质和未来社会发展的理想保持一致,才能满足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学校课程在类型上至少包括学科基础课程、能力拓展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四类课程连接着个体、地方和国家,对丰盈学生生活、促进全面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四类课程设计观念不同,目标指向、内容选择、组织实施和评价方式也不相同,需要在知识、能力、个体和社会价值上整体设计、有所侧重、彼此兼顾。因此,建设高品质学校课程必须落实好三项任务。第一是补缺:课程类型缺失的学校应开发相应的课程,并以适当的方式组织实施;第二是优化:针对课程结构失调,重新审视梳理调整好四类课程的比例关系;第三是构建:各校依据育人目标,统整四类课程,形成结构良好、质量优秀、多元丰富的学校课程。

二、高品质课程建设的模型

鉴于课程变革过程的复杂性,迈克·富兰强调了建立合作文化对变革成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合作文化能够调动道德精神、政治和知识智慧三种改革的力量。道德精神的力量占据了支配的地位,政治的力量用來支持积极的行动,知识智慧的实践经验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得到总结、检验和有选择地吸收。[2]这三种力量相互支撑,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破除旧的结构和习惯,另一方面尝试构建新的课程建设模式,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互动中取得平衡。高品质学校课程设计从开始就要非常注意合作型课程文化的培植,在三种力量中建立合作的学习共同体关系,发挥教育行政、学校、教师的主导、主动和主体作用,促进政治、精神和智力三种力量的有机融合。

教育行政部门代表政治力量,重点加强课程领导能力和外部评价环境建设,坚持课程权力下放,“使一些原则、规则相应发生变化,使它们成为学校的辩护人(庇护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控制者”[3]。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至少做好四项工作:针对课程权力制定专门的政策,有利于课程权力下放;加强区域课程规划和领导力建设;建立课程评价系统,履行严格的学校课程质量督导;鼓励改革和创新。学校代表道德精神力量,确立课程建设方向,学校建设高品质课程的目标是依据培养目标,自主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核心工作包括:制定学校课程发展行动规划,调整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建立教师的课程发展共同体,调动家长和社区的支持。新的课程变革行动只有与学校教育哲学、学校结构及其相关活动联系起来,代表知识智慧力量的教师对这种关系有共同的认识,课程变革才可能变得有意义,否则课程改革会变成一件又一件讨厌的事情。迎接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专业领域、教育政策、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知识。此外教师之间彼此互动协作,与家长建立起联系,争取更大的课程发展空间,也是教师体现主体地位的必要前提(区域教育行政、学校、教师的建设重点见图1)。

为了维持变革、获得发展,课程建设需要了解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也需了解地方课程政策和学校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外部环境至少包括两类环境,一是地方社会对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导向,二是家长、社区对学校课程的支持。社会对学校的期望与教育内部的发展愿景不会必然地一致:一方面,教育系统需担负专业性的评价责任,引导地方社会对教育发展做出科学理智的判断;另一方面,教育内部要充分关照、努力满足社会的各种诉求。课程建设获得外部支持必不可少。学校与家长、社区和社会等不同合作者的联合,不仅进一步促使教育行政、学校和教师理解课程变革的道德意义,还有助于这种意义和价值的传播。随着舆论影响和人际交往的扩大,学校和社区相互关系的质量随之变化,更大的信任和相互支撑将成为课程建设的明显特征,让更大范围的人群感到满意。

高品质课程建设呈现出圆柱体模型的样态。围绕学校课程的类型,即学科基础课程、能力拓展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个性发展课程,由代表政治、道德、知识的区域教育行政、学校和教师合作完成课程建设目标。教育行政的重点任务有:制订课程政策,制订区域课程发展规划,建立评价督导制度,提高自身课程领导能力,实施课程改革和创新行动;学校的重点任务有:制定学校课程发展规划,调整课程结构,建立课程发展共同体,调动家长和社区的支持;教师的重点任务有:达成课改共识,学习专业知识,同事间互动与协作,充当课程的家校联系人。建设高品质课程还要加强与环境的对话,广泛倾听社会意见,树立科学全面的教育评价观,以专业评价引导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合理诉求,实现学校与社区彼此信赖的良好氛围(见图2)。

三、课程结构设计的流程:以T小学为例

建设高品质学校,首要任务是构建高品质的学校课程结构,把学生学习的时间分成若干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学校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4]课程结构其实是对学生素质结构的设计和预期,建设高品质课程结构要立足解决当前学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学生素养提高为主线,突出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优化,服务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下面以无锡市T小学为例,说明学校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流程。该小学成立于2010年,以“志雅”为校训,确立了“建人文校园,塑志雅新人”的办学目标。学校布局精美,教学设施完备先进,在开足开齐上好国家课程基础上,开发有网球、服饰、阅读、跆拳道等十余门校本课程。

(一)关联培养目标与课程

T小学围绕办学目标和理念,弘扬“怀水润万物之心,诲稚童无邪之魂”的学校精神,崇尚“诚挚、和畅、弘毅、致远”之校风,践行“有容、有鉴、崇实、崇教”之教风,倡导“贵恒、贵得、乐知、乐行”之学风。“志雅”教育既是学校文化,也是育人哲学,培养“志雅少年”是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学校培养目标只有依托课程,通过学校课程的整体设计和有效实施才可能最终达成。与“志雅少年”目标对应,T小学将课程命名为“志雅课程”,构建和实施“志雅课程”为培养“志雅少年”的育人目标提供了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

(二)解析核心素养

“志雅少年”具备T小学所规定的学生核心素养。依据学生发展实际,“志雅少年”素养整体概括为:具备身心健康的健康力、人格健全的人格力、学科素养的学科力、学力发展的学习力、特点鲜明的实践力。健康力指学生健康成长的生长力,主要包括获取健康成长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健康成长的愿望;人格力指学生人格成长的生长力,主要包括道德意识、自我意识、自我发展的愿望和遵守社会规范、初步具备社会责任感;学科力指学生各学科发展的生长力,主要包括国家课程主干学科的核心知识、能力和方法;学习力指学生学习的生长力,主要包括优秀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力指学生彰显特长的生长力,主要包括在德、智、体、美、劳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具有个性化的良好表现。(见图3)

(三)归纳课程门类

归纳梳理学校所有课程,按照课程目标,指向不同的核心能力领域。体育健康课、网球课、跆拳道课、足球课等指向健康力,归类为健康力课程;品德与生活、礼仪课程、国旗岗、主题班会、大队活动、校园绿化课程指向人格力,归类为人格力课程;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指向学科力,归类为学科力课程;阅读、科学与实验、研究性学习、主题学习、模块学习指向学习力,归类为学习力课程;手工制作、书法、棋艺、少兒舞蹈、合唱、太极拳等指向实践力,归类为实践力课程。(见图4)

(四)构建“志雅课程”

学校按照学科基础课程、能力拓展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个性发展课程、对学校课程再次调整分类(见图5)。学科基础课程发挥提高学科素养的功能,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德育、艺术健身劳动课;能力拓展课程在培养兴趣、拓展视野、涵养性格、担负责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课程包括阅读、科学与实验、研究性学习、主题学习、模块学习、品德与生活、礼仪课程、国旗岗、主题班会、大队活动、校园绿化课程、网球、跆拳道、足球等;个性发展课程的目标是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课程包括手工制作、书法、棋艺、少儿舞蹈、合唱、太极拳、网络信息。

(五)明确课程功能和属性

学校在功能和属性上对每门课程做出规定。功能性规定指某课程在形成“志雅少年”所需具备的能力方面做出具体的说明。例如,研究性学习的功能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属性规定指某课程区别于其它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据此对实施和评价提出特定要求。例如,礼仪课程的属性是能力拓展型课程,课程的目标、内容与组织需关照到兴趣、视野、性格和责任等方面,采用相应的方法实施课程评价。功能和属性规定让“志雅课程”中的每门课程都可以在核心能力和课程类型的坐标轴上找到位置。比如语文的属性是学科基础课程,目标是形成学科素养、提高学科能力;手工课程的属性是能力拓展课程,目标是形成实践力,提高创新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整体构建有助于学校形成高品质课程结构,具体定位有助于教师进一步理解课程的价值和实施的方向。

參考文献:

[1][美]阿伦·C·奥恩斯坦.当代课程问题[M].余强,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29-30.

[2][3][加]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244.256.

[4]万伟.课程的力量——学校的课程规划、设计与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77.

责任编辑:石萍

Construction Model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High-Quality School Curriculum

LYU Hong-ri & FAN Li

(Wuxi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Research, Wuxi 214001, China)

Abstract: High-quality school curricula include subject basic, competence expanding, social practice, and character development curricula. To construct high-quality curricula needs mutual help and support from the regions, schools and teachers, representing three kinds of reforming forces of power politics, moral spirit and knowledge wisdom. Meanwhile, they need to clarify their key tasks, enhance the dialogue with environment, establish scientific and complete outlook of assessment, and cooperatively fulfill the goal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aking “Zhiya Curriculum” as an example, school curriculum structure designing mainly goes through five links such as connection between objectives and curriculum, analysis of core qualities, summarizing categories, constructing systems, and clarifying functions and attributes.

Key words: high-qualit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model; structural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