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阳明格物观比较

2017-08-23 10:17董建业
黑龙江史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格物中华书局阳明

董建业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北京 100872)

朱子阳明格物观比较

董建业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北京 100872)

一、关于格物的定义比较

(一)朱子对格物的定义

朱子与阳明格物观的比较,首先要从定义入手。朱熹认为: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1)

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2)

因此,朱熹的格具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至、到,另一个意思是尽、穷尽。格做至时讲,格物的物便指事,格物就是到事上去;格做尽讲时,物就是事物之理,格物便是穷尽事物之理。很多学者表示了对朱熹格物定义的困惑。例如有学者认为朱熹的格不能简单地释作至(3),有学者将这两种意思分开来理解为至和尽,并认为格作至讲时和朱子对格的定义有不同之处、不通之处。(4)笔者认为,朱熹在文本上至和尽的两种解释应当合二为一来看,到事物上去的最终目的即是穷尽事物之理,即是“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朱子在《大学章句》中的引文“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实际上就是朱子将格物的两种定义进行统一所做出的努力。朱子有可能想通过统一二者来消除格作至讲时的不同、不通之处。

总之,朱子格物的目的就是穷理,格物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事物之理是否得以穷尽。

朱子又对所格之物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凡天地之间眼前所接之事,皆是物。(5)

若其用力之方,则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使于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自其一物之中,莫不有以见其所当然而不容已,与其所以然而不可易者。(6)

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他理会过。(7)

朱子认为所格之物是天地之间所有事物。天地间的所有事物,包含了身心性情、人伦日用,乃至天地鬼神、草木鸟兽。而格这一切自然社会事物的目的就是穷尽这一切事物中各自蕴含的“道理”。

既然格物的目的是穷理,那么朱子为何不直接穷理,而要通过格物来实现穷理?朱子认为理难以直接领会,物则有迹可循:“格物,不说穷理,却言格物。盖言理,则无可捉摸,物有时而离;言物,则理自在,自是离不得。”(8)

(二)阳明对格物的定义

阳明对格物的定义是迥异于朱子的。阳明认为: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9)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10)

在这里,王阳明把格解释为正,正的对象则是心。阳明的格物可以解释为“为善去恶”,即矫正、去除心中恶与不正的一面,使其恢复善与正。而格物的最终目的则与朱子有着相似之处,也是为了穷理,为了“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

阳明同样解释物为“事”,但是“事”的定义则迥异于朱子了。阳明认为“事”是“意之所在”: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之所在之事谓之物。(11)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12)

如此,阳明便将物的定义限定在心上面了。物与事与理,在阳明眼中都不能离开心而独立存在。在王阳明看来,心之所发是意,意之所在是物。有了事君、事亲的意,事君、事亲才成为一个物。如果没有心之所发、意之所在的话,物便不能称之为物。物不是心外之物而是心内之物,没有意之所在的物不能称之为物。

由此可见,阳明从他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背景出发,将格物解释为正心之不正。陈来先生概括到:阳明训格为正,训物为事,对事又采取了一个意向性的定义,从而把格物变为格心之不正。在这个意义下,朱子学中格物的认识功能和意义被干脆取消,代之以由简易直捷的方式把格物解释为纠正和克服非道德的意识。在工夫上彻底否定在经典文义上穿求及在自然事物上考索,使‘在心体上用功’统帅整个学问工夫,在反对舍心逐物的口号下,完全转向了内向性立场。(13)

陈来先生指出了“朱子学中格物的认识功能和意义被干脆取消”(认识功能指的是认识事物规律的功能),诚然,尽管阳明与朱子的格物有着相近的目标——“穷理”,但阳明将理从万物中收归到心中,认知的方法产生了差异,因此格物的认识事物规律的功能被削弱了。但笔者认为,说阳明的格物取消了朱子的格物的认识功能似有不妥。一方面,格物的认知事物规律的功能在朱子的体系里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另一方面,阳明仍然认可读书穷理是“游于艺”的功夫,并未有完全取消格物的认识功能和意义。

二、关于格物的途径比较

(一)朱子眼中格物的途径

在朱子这里,格物的途径是向外探求,穷尽万物之理的认知过程。具体而言,格物的途径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豁然贯通的第三个阶段是靠后的之外,这三个阶段并无严格的先后顺序。前两个阶段,积累与类推可以同时或是交互进行。

第一个阶段是积累的阶段。这个阶段包含了两点主要内容,第一是量的积累与增加,第二是质的深入与提高。朱子也对这个阶段内部的积累顺序进行了一些要求,大体上是积少成多、由浅入深、由切己处出发。

如读书,今日看一段,明日看一段。又如今日理会一事,明日理会一事,积习多后,自然贯通。(14)

理会一重了,里面又见一重;一重了,又见一重。以事之详略言,理会一件又一件。以理之深浅言,理会一重又一重。(15)

格物,须是从切己处理会去。待自家者已定叠,然后渐渐推去,这便能格物。(16)

通过“一件又一件”与“一重又一重”的递进,学者便能够更加接近、明白、穷尽理。

第二个阶段是类推的阶段,因为天下事物无穷无尽,所格之物不胜枚举,所以在格物的过程中,无论如何积累,也会留下大量物来不及去格。朱子被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穷理时还应采取以类而推的方法,把同类的、类似的事物进行类比,从已知推出未知,从已达推出未达。真正做到触类旁通,深入理解更多的事物。

今以十事言之,若理会的七八件,则那两三件触类可通,若四旁都理会得,则中间所未通者其道理亦是如此。(17)

穷理者,因其所已知而及其所未知,因其所已达而及其所未达。人之良知,本所固有。然不能穷理者,只是足於已知已达,而不能穷其未知未达,故见得一截,不曾又见得一截,此其所以於理未精也。(18)

第三个阶段是豁然贯通的阶段,此时的格物,才是穷尽理的格物,才是真正彻底的格物:

若是穷得三两分,未便是格物;须是穷理得到十分,方是格物。(19)

积习既多,自当脱然有贯通处。乃是零零碎碎,凑合将来,不知不觉,自然醒悟,其始固须用力,及其得之也,又却不假用力。(20)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21)

可见,贯通的第三阶段是以积累的第一阶段为基础的。朱子认为“积习既多,自当脱然有贯通处”的第三阶段虽然不太容易达到,但是只有做好第一阶段的积累,第三阶段自然会如期而至。而积累到了充足时,贯通是容易达到的。达到了第三阶段后,朱子的格物便成为了物格,也就是知至,进入了全新的境界。

(二)阳明眼中格物的途径

如果将朱子格物的途径概括为向外探求、穷尽事物之理的认知过程,那么阳明的格物途径则是在己心上下功夫、反求于心的过程。

阳明反对朱子向外探求事物之理的格物观的标志性事件是“龙场悟道”:

因沉思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不觉呼跃而起,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22)

至此,阳明的格物观便与朱子的格物观相径庭了,阳明眼中格物的途径便由向外寻求转为向内心寻求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阳明并没有全然否定向外求的方式。只不过是降低了这种方式的地位:

文公格物之说,只是少头脑,如所谓“察之于念虑之微”此一句不该与“求之文字之中,验之于事为之著,索之讲论之际”混作一例看,是无轻重也。(23)

阳明认为,朱子“察之于念虑之微”这样有着向内格心意味的格物不应当与“求之文字之中,验之于事为之著,索之讲论之际”这样向外的功夫混为一谈,前者的地位是主导的,后者应当处于从属地位。但是后者并没有被阳明所放弃。只不过后者成为了手段,通过读书、处事、讲论的方式来正心之不正,来实现格心也就是格物仍然是有意义的。

至于格物的具体功夫,阳明并没有专门论及,阳明只强调了格物要做到随时随刻、致心中良知,阳明的格物功夫更多的是一种境界上的体悟,不像朱子那样的具体:

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著实去致其良知,便是诚意。(24)

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我亦近年体贴出来如此分明,初犹疑只依他恐有不足,精细看,无些小欠阙。(25)

阳明认为,人们可以时时依靠自身的良知、凭借良知的判断,来规正自己的心,这就是格物的功夫。也可以总结为“修身的功夫就是反思去蔽、恢复本心的过程”(26)。阳明也对格物的位置进行了新的界定:

“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27)

可见,阳明的格物在其思想体系中的位置也是有所变化的。阳明认为格物是诚意的功夫,在朱子那里并没有提出这种关系。阳明的这种提法是与其支持《大学》古本顺序,反对朱子对《大学》文字顺序的修改的一种体现。由于古本《大学》中诚意的解释居于传文之首,所以阳明支持古本的顺序、“在诚意的主导下来格物,也就便于把格物的范畴解释纳入心学的体系中”。(28)

三、格物观差异产生的原因

关于朱子、阳明格物观差异产生的原因,前代学者多有论述、成就丰富,笔者仅做一点补充。笔者认为,对内圣外王、知行先后的不同认知,是朱子的格物观念有别于阳明的一点原因。

朱子对内圣外王的认知,是对前代汉唐儒者的观念的一种冲击。朱子认为,外王必须经由内圣来实现,没有内圣为基础的外王不能称其为外王(朱熹与陈亮的王霸义利之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此展开的)。而汉唐儒家则认为外王不需要以内圣为前提。朱子对内圣外王的认知落实在知行观上,就是要先知后行。

阳明则不然,阳明在《答周冲书五通》中概括到:

知行合一之说,专为近世学者分知行为两事,必欲先用知之之功而后行,遂致终身不行,故不得已而为此补偏救弊之言。学者不能著体履,而又牵制缠绕于言语之间,愈失而愈远矣。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足下但以此语细思之,当自见。(29)

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并没有否定知的重要性,更是强调了内圣的重要意义。但是阳明却对朱子思想体系的先知后行的观念进行了冲击,尽力规避理学家空谈心性、终身不行的弊病。试图让学问更加贴近现实,在保持了宋儒对心性的重视的前提下,发展出了一套知行合一的学问,内圣外王也得到了更好的统一。

因此,阳明的格物观中没有朱子那样繁琐复杂的穷理功夫,这就避免了进入先知后行的范式,在知行合一、发明本心的思路下,儒者便能够更快的进入实践当中、在外王领域有更好的建树。

注释: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 4页。

(2)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 283页。

(3)罗安宪:《“格物致知”还是“致知格物”?——宋明理学对于“格物致知”的发挥与思想分歧》,《中国哲学史》,2012(03),第 72页。

(4)陈来:《朱子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 285、286 页;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 124页。

(5)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 1348页。

(6)朱熹:《大学或问下》,《朱子全书》,第527-528页。

(7)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 295页。

(8)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 289页。

(9)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802页。

(10)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15页。

(11)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972页。

(12)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13-14页。

(13)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三联书店,2009,第151-152页。

(14)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 392页。

(15)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 286页。

(16)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 284页。

(17)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 407页。

(18)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 392页。

(19)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 283页。

(20)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 394页。

(2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 7页。

(22)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1007页。

(23)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 203页。

(24)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 167页。

(25)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 186-187页。

(26)罗安宪:《“格物致知”还是“致知格物”?——宋明理学对于“格物致知”的发挥与思想分歧》,《中国哲学史》,2012(03),第 76页。

(27)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 29页。

(28)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三联书店,2009,第 137页。

(29)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990页。

猜你喜欢
格物中华书局阳明
心、意、知:王阳明“格物”之内在意蕴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孔子论领导的两种智慧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