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济世丹青抒怀

2017-08-23 02:07吴娟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刘恒丹青花鸟

吴娟

民国十五年(1926),当北伐部队的脚步行进到武汉时,一个本来心怀“丹青碧血、救国救民”革命理想的年轻军官,在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其时军中的种种不正之风后愤而辞军,辗转回到了家乡——扬州,从此深居古城陋巷,悬壶济世的同时与丹青为伴、诗画交友。这个“兼济”不得、选择“独善”的年轻军官就是刘声如,当时在北伐军军医处任医官。

刘声如,名镛,号懒道人,1898年出生在扬州一个职员之家,父亲为地方税务官员,母亲则是相夫教子的传统家庭妇女。刘声如的一生,有过多种身份:军人、医生、书画家、武术家。青少年时期的他在扬州太平桥(遗址在今汶河路一带)附近的一家由普济医院开设的附属学校里习医,跟随德国老师专攻内科。研习医术的同时,刘声如还拜在当时武术名家唐殿卿门下习武强身,以太极八卦掌名动一方。对于如刘声如这样的中国文人来说,当“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破灭后,“修身齐家”“隐于市林”往往是他们的不二之选。从武汉回到扬州后,刘声如在引市街84号自己的住处开设了一家私人诊所,他将诊所命名为“同济医院”,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剑庐”。治病救人之余,刘声如寄情丹青,与其时的扬州书画界名士如陈含光、何其愚、徐祯等过从甚密,常在一起谈艺论道、赏书鉴画、泼墨挥毫。这一段段的交往轶事如今都被完好保存在刘声如与诸画友交流切磋的画作中。

刘声如从军前后曾游历岭南,遍览山川名胜,对大自然的山容水意领会颇深。书画兼修的他,最擅山水,兼习花鸟、人物。书法则以魏碑、小楷见长。他的山水,师法传统,画风谨严,刚劲峭拔中不失温润雅致、气息文雅。人物、花鸟虽不多见,但从现存的画作中可以看到,他的人物以工笔见长,花鸟则以小写意为主。1945年9月,陈含光发起成立了著名的书画团体——涛社,刘声如成为涛社骨干成员之一。关于“涛社”的成立时间、目的以及为何取名“涛社”,陈含光在他寫于“乙酉秋八月”的《涛社记》中对此作了阐释:其一为纪念开八怪画风的一代画僧石涛,并承继与弘扬石涛、八怪的书画艺术;其二有纪念广陵秋涛之意。在涛社成员中,刘声如和他的女儿刘恒英成为唯一的父女成员。

刘声如的一生共育有三子二女,从一定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在他的几个子女中,长女刘恒瑛承继了父亲的丹青雅好,成为书画名家;次女则承继了刘声如的医学专业,从北京中关村医院呼吸科退休后现定居美国;次子刘恒琦是我国著名纺织专家,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发明了纺织自动落纱机;三子刘恒瑜,1952年从扬州中学被选拔到苏联留学学习内燃机车的制造,是我国第一代东风内燃机车的总设计师;长子则先后在南京与扬州从事教师职业。又名苑华的刘恒瑛(1924-2006),除幼承家学随父习画外,还拜涛社另一干将徐桢为师。刘恒瑛能书擅画,山水、花鸟俱工,尤以花鸟见长。她的花鸟画作设色明丽、清新雅致、积极昂扬。作品先后被选送到朝鲜参展庆祝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画展、江苏省妇女美术作品画展、澳门书画展、扬州十二老画展等。时人将之与吴砚耕、李圣和、颜裴仙并称为“民国扬州四大女画家”。刘恒瑛的先生张德煦为晚清云贵总督张亮基孙,毕业于暨南大学的他,虽在扬州中学教授物理,但亦擅书法,以小楷最佳。

(张宗干/供图)

猜你喜欢
刘恒丹青花鸟
写意花鸟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1)
小荷露笔尖 泼墨弄丹青
知识追踪综述
“丹青献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美术展
《二十四孝》之亲尝汤药
想当凤凰的金花鸟
花鸟
小职员的逆袭
性情女子与爱人托起前夫生命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