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种设备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7-08-23 13:56陈纯华
魅力中国 2017年20期
关键词:安全法特种设备检验

陈纯华

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特种设备已广泛使用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和生活设施,能否保证其安全运行,事关经济健康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一、特种设备使用环节安全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的数量以每年近10%-15%的速度增长,截止2016年,我市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登记注册的特种设备已达3万多台套,在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检测机构、使用单位和安装维保单位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特种设备的安全态势持续平稳,但随着特种设备的数量增加,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从我院近几年对全市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情况来看,使用单位日常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设备技术资料档案、日常维护故障记录不齐全,不完善,甚至缺失;2、操作、管理人员未取得相应资格;3、没有聘请有资质维修保养单位对设备维修保养;4、是设备附属设施存在缺陷;5、未履行安全主体责任申报检验等。由此可见,在用特种设备在使用环节存在安全隐患和风险尤为突出,下面就特种设备使用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及措施。

二、特种设备使用环节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观念淡薄

根据《安全法》的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个人)是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主体,其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必须对本单位的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但实际上部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法人代表或负责人安全主体责任未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对法规标准的理解、执行力不足,法制观念淡薄。

(二)设备技术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档案管理是否科学规范,是衡量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实际上不少使用单位对技术档案及有关制度的建立不重视、不完善,甚至未保存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遇到安全检查、外资企业、银行验厂才匆匆忙忙补资料。

(三)部分使用单位未按规定设立安全管理部门或配备有相关资格操作、安全管理人员

由于使用单位未落实培训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不了解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造成安全责任无法落实、安全生产缺乏监督、制度形同虚设。由于操作人员未取得相关资格证就从事设备操作而引发特种设备事故苗头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存在设备带病运行等现象

勤检修、勤维护是一部特种设备能安全有效和长时间使用的基本条件。目前,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市场仍存在恶性竞争现象,导致维保质量大打折扣。个别使用单位对检验机构提出的整改项目不重视、整改不及时,侥幸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这些问题的存在,自然给设备运行埋下安全隐患,甚至给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危险,给使用单位造成重大损失。

三、保证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对策及措施

加强对《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明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责任主体,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安全的规范化管理。

(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严格遵守《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切实做到“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一档案”,即落实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责任人员、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特种设备有使用登记证、作业人员有上岗证;特种设备依法检验;建立并落实事故应急预案;建立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技术资料档案。建立健全以落实安全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二)严格实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特种设备的操作、安全管理人员是特种设备最直接的管理者,也是设备运行状况和有关信息的直接提供者,因此,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每天的运行记录、交接记录,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做好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特種设备使用单位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是安全管理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对特种设备进行有效监控、加强安全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档案应包括:一是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二是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三是特种设备的日常运行状况、故障和事故记录;四是特种设备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记录等。应保证档案资料完整、准确。

(四)加强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工作

《安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聘请有相应资质的维修保养单位,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查,并作出记录。这是使用单位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保证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第四十二条规定,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方可继续使用。

(五)依法履行安全主体责任,主动申报检验

《安全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超期未检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通过检验,可更好地掌握设备的实际安全状况,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必要手段和技术保证,同时督促各使用单位提高对设备管理、使用的重视程度,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自觉接受监管,依法安全使用。

综上所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使用环节,尤其需要引起使用单位法人代表、负责人的足够重视,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责任意识、质量安全意识、安全发展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尽量化解可能由特种设备事故而导致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使我们的经济建设健康、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3]《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

猜你喜欢
安全法特种设备检验
苯中水分的检验
关于提升火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论述
检验真朋友的新标准
浅谈如何做好地面集输工程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浅谈如何做好特种设备的档案管理
安徽:部署特种设备专项安全检查
食品安全:最严食品安全法出台
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通过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