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家校合作助力孩子感恩意识的养成

2017-08-24 07:53周颖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家校意识家长

[摘 要]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让学生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

[关键词]家校合作;感恩意识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的“孝”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我们今天所讲的孝敬,应是在对父母长辈的身心特征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完全出自内心的感恩,因着爱,因着对亲情的反哺,来孝顺、敬爱我们的父母长辈。结合教学实践以及家校合作的经验,本人对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有以下一些见解。

一、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

1.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下,以襁褓式的教育理念为主导,使家庭感恩教育缺失。当前,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享受着众人的关爱与给予。且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是以家庭为本位,家庭、家族的利益是最基本的价值。在中国传统的以家为本位的文化中,个人利益是与家族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败俱败”,父母的生命与子女成长融为一体,将子女生命的存在与发展视为自己生命的继续存在。因此父母将孩子的教育襁褓于这种理念中。

2.学校重视知识教育,德育教育资源不足,导致道德教育乏力。长期以来,由于社会评价机制、升学压力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学校、老师过分注重教育的功利性,学校教育大多是“填鸭”式的知识教育,而德育往往拿一些“高、大、全”的人物来给孩子做榜样,多是说教,而不是让学生在参与生活或者活动实践中,形成积极的道德意识,

针对上述情况,借由家庭和学校的合作,通过取得家长的支持,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承担教育引导学生的责任,在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逐步使学生做到识恩、知恩、感恩。

3.营造感恩环境,倡导“无痕”教育。良好的感恩环境,对学生能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感恩环境对实施感恩教育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感恩教育应该由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双方配合,在观念与行动力上达成一致,为孩子营造一个感恩的环境,通过“无痕”教育,让孩子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通过向家长共享感恩文章,比如《学会感恩》、《母亲节感恩信》等资料,力求得到家长们在观念上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倡导家长为孩子做好榜样,以及在生活大小事上注意感恩观念的传播。在向家长倡导感恩教育之后,家长们通过家长委员会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便包括了“养老敬老”活动时间,与孩子一起观看一横老师的《爱父母》演讲。充分利用好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优势资源,把感恩情境即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将使孩子的心灵从中受到启迪和感染,激发他们的感恩情感。

4.开启交流反馈的大门,感恩活动家校齐参与。感恩教育只有融入实践活动才能为孩子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对接找到突破口,为学生情感的培养与升华提供平台。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是使感恩教育真正渗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感恩品质的关键。

在学校教育方面,充分利用班队会活动对学生进行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主题活动。其基本内容包括: (1)教育孩子虚心听取父母的教导;(2)教育孩子认真学习求上进;(3)教育孩子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4)教育孩子关心、体贴父母,注意细节,从小事做起,让父母感受到孩子的孝心。

1.演一演,议一议。提供几个题目让学生通过创编小品并表演,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如何与父母相处的礼仪。比如:父母错怪了我,我会……;当父母不能满足我提出的要求时,我会……。

2.写一写,说一说。出几道思考题,让学生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比如:

在我爸爸妈妈劳累的时候, ;

在我爸爸妈妈生病的时候, 。

3.议一议,行一行。四个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我们与父母相处时怎样讲礼貌,然后集体汇报怎么做到起居有礼,出门必告,经常与父母交流,最后要求学生在一个特别的日子里给他们一个温馨的祝福。比如,在父亲节、母亲节以打电话、写信、送花等形式问候父母;在父母生日时祝父母生日快乐。

4.做一做。利用假期与父母多交流,为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活动。

如此,一扇家校沟通的大门就打开了,家长乐于参与,学生热情高涨。班队会与思想品德课堂只需提供一个平台,让孩子与家长在这种不断的反馈交流中,对感恩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将感恩意识内化为他们的内在品质。

5.紧抓个案,重点转化。

在家校双方的合作下,学生的感恩意识有一定的变化,但是,这并不能说是百分百的。某些孩子由于特殊的成长过程,或者是某些特别的生活体验,使其性格内向,内心淡漠。

学生小浩自制力不强,学习不求上进,经常有小偷小摸的习惯,经常与父母闹矛盾、不能体谅父母,对父母的教诲与付出视而不见。我找他谈心,但是小浩并不愿意打开心房,经常是以沉默与泪水告终,却没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言行给父母的伤害。后来我与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到他父母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对小浩的生活照顾较少,从小与奶奶一起生活,与奶奶关系融洽。我抓住他的这一优点多次与其促膝谈心,并要求家长创造一些机会让其照顾奶奶的生活强化他的孝心。通过一系列的转化活动该同学变化明显,放学回家能主动跟父母谈学校和班上的事情,与父母话语多了,并能主动做一些家务,小偷小摸的习惯也逐步改了。

由此可见,感恩教育除了在班级活动中开展,同时也不能忽视特殊的个体。对待情况特殊的孩子,更应该争取家长的支持,及时做好家校的沟通,制定帮助孩子方案,助飞孩子的成长。

综上所述,感恩教育应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始终,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应渗透于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让感恩意识浸润学生的心灵。通过家校之间的有效合作,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儿童才能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孕育出感恩的心和感恩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孟轲.孟子·离娄上[M].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 9.

[2]唐淑芬.淺论孝敬父母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 1994(3): 40-43.

[3]杨懋春.中国家族主义与国民性格[M]台湾:桂冠图书公司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周颖(1986-),女,汉族,广东珠海人,学士,小学语文教师,单位:珠海市香洲区香华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家校意识家长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家长请吃药Ⅱ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