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县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建议

2017-08-24 06:33李育伟杨国育段宏伍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4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建议现状

李育伟+杨国育+段宏伍

摘 要:茶叶是施甸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同时也是推动施甸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时也是当地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施甸县茶叶机械发展现状及成效,然后從组织化程度、劳动力素质和资金、机械结构、农机化服务体系这4个方面来分析制约茶叶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茶叶机械化;现状;制约因素;建议;施甸

中图分类号:S233.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067

施甸县地处西南边陲,怒江东岸。面积2009km2,总耕地面积20000hm2,总人口34万人,人均占有耕地0.061hm2。施甸县地形多变,地貌复杂,高山、丘陵、河谷纵横交错。海拔相对比差较大,山高谷深,垂直气候差异较大,最高海拔2895.4m,最低海拔560m。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为全县粮、烟、蔗、茶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茶叶是施甸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同时也是推动施甸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时也是当地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目前全县拥有茶园面积3133.33hm2,2016年茶叶总产量1504t,总产值8146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328t,产值2306万元。为实施好名优茶产业开发战略,打响品牌,做大茶叶产业,促进茶叶产业二次飞跃,实现茶增产、增收,施甸县农机、茶叶技术推广部门着力推动茶叶生产机械化势在必行。

1 施甸县茶叶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成效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各级政府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在县农机及茶叶技术推广部门的指导推广下,茶叶机械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年底,全县拥有茶机总动力13540kW,茶叶机械677台(套),其中杀青机25台套、多功能理条机5台(套)、抖筛机10台(套)、曲茶炒制机25台(套)、提香机5台(套)、修剪机450台(套)、采摘机2台(套)、揉捻机125台(套)及其他茶叶生产、加工机械25台(套)。施甸县茶叶主要产品有“万兴碧毫”“黑山银峰”“将军绿茶”“香蕊”“春润”“大凉山”“摆龙银针”“旭香”“永年”“古普”等,其中,“万兴碧毫”“黑山银峰”曾获省名茶称号,“将军绿茶”曾获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香蕊”曾获99昆明世博会银奖。 品质优异,对鲜叶的采摘要求比较高,传统都是手工采摘。正确的手工采摘既能保证鲜叶质量,又可实现采养兼顾的目的,但存在劳动强度大、工效低等问题。据调查,手采用工约占全年茶园管理用工的50%~60%,采茶成本占茶园生产管理费的45%左右。

名优茶的采摘,劳动量大,季节性很强,对于施甸县劳动力紧缺的地区来说,发展茶叶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显得十分迫切。而茶叶机械的生产效率明显,如1台采茶机1d可采茶500kg, 比人工采摘提高工效12倍;1台多用机1d可制茶12kg,比电炒锅提高工效6倍。农机及茶叶技术推广部门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引进修剪机、采茶机、多用机、扁形茶炒制机、锅机等茶叶生产加工机械进行试验与推广。茶叶机械的使用,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茶叶的整体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深受茶农的欢迎。可以说,现有茶叶生产劳动方式越来越趋向机械化。

2 制约茶叶机械化发展的因素

2.1 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茶叶生产中虽有一些茶叶企业和种植、加工大户及合作社,但受各种因素的限制,还是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生产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导致茶叶机械利用率和效益不高。

2.2 茶农整体素质和资金因素受限

茶农整体素质和资金投入扶持有限,影响了高性能茶叶机械的推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造成了目前从事茶叶生产者多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一人群普遍文化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

2.3 茶叶机械配置结构不合理

虽然施甸县每年的茶叶机械数量迅速增加,例如,在去年,施甸县各类茶叶机械的增长量是667台,但是只有27台生产类的机械,占比率只有4.1%,配置结构明显不合理,生产类机械过少,占有率过低。相反,加工类机械占机械数量的绝大部分,而且此类机械大多功能较为单一,技术含量不高,自动化程度不高。因此,施甸县的茶叶机械化水平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相应的提升。

2.4 基层农机化服务体系薄弱

施甸县基层的农机化服务体系较为薄弱,茶叶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而且目前机械专业人员较少,且偏老龄化,相关专业知识落后;农技站人员往往会一人兼多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农业机械推广和管理工作中,尤其是现在市场上各种先进的新机具和新技术层出不穷,落后的知识体系不能支撑目前农业站的技术咨询、宣传和指导工作,进而影响了当地茶农对于新机具和新技术使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致制约茶叶机械化推广工作。

3 发展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施甸县委、县政府连续几年出台了《全县农业农村工作配套政策》,通过几年的努力,着力改变全县茶产业结构。2016年名优红茶研制也取得了初步成功,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茶产业层次。因此,农机部门今后在茶叶机械推广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普及新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农业、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培养大批新型的农村茶叶实用人才队伍。利用各种培训会举行各类茶机使用、维修等技术培训班,着力提高茶农及基层农机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知识水平,为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营造氛围,提供技术保障。

3.2 优化茶叶机械配置结构,推广先进适用茶机

通过推广新机械,努力推进茶叶标准化。制定科学的茶叶机械的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将全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起来,找准生产工作中的关键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县内的名优茶的机械化采摘技术及多功能茶叶生产机械等,要针对产业中的薄弱环节各个击破,同时积极引进一些高技术、高性能的机械,进而淘汰生产效率低、质量差的机械,逐步推动全县茶叶向生产机械化、加工自动化发展。

3.3 通过建立新机制,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

扶持生产主体做强做大,推进规模化,是解决茶产业所有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茶叶生产的新机制。通过鼓励茶园流转,组建茶叶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组织;推进茶叶由分散生产向规模化生产转变;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做到服务到位,技术推广到位,知识传授到位;鼓励施甸县龙头企业率先使用先进的茶叶机械,引导相关服务部门提高自身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进而实现施甸县茶叶的专业化和产业机械化。

参考文献

[1]秦国成,秦贵,张艳红.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2012(03).

[2]陈品南,姚晓兵,滕斌,等.设施农业装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机化,2011(03).

[3]蒋和平,王有年,辛岭.北京设施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03).

作者简介:杨国育(1964-),男,中国共产党党员,农业研究员,主要从事茶叶、蚕桑、水果、中草药技术研究与推广。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建议现状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