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培养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功能实现

2017-08-24 02:56迟令峰张霞
新课程·中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核心素养

迟令峰+张霞

摘 要: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发现、认知、建构学科知识,在项目开发、设计、实施、呈现与评价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地理学科必备核心素养,是学生走进地理世界、谋求主动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在中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下落实新课标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优效路径。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核心素养;中学生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即主要是指学生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通过PBL学生主动探索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领会到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

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变化

项目式学习过程包含课题或项目开发、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产品呈现及项目监控评价等五个主要阶段,是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共同决策、共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也是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如表1所示。

二、项目式学习的功能实现

项目式学习要求教师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转向学生项目探究的共同参与者,这一师生角色的转变,预示着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相对兴趣点从地理学科的不同侧面选择合适的研究项目,组建研究团队(老师、学生、家长、专家等),承担研究角色。

1.项目开发与设计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

项目开发与设计秉承科学性与道德性相统一的原则,体现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完成项目构思设计,并经过团队讨论修订,在肯定与否定中形成项目开发与设计雏形,学生从中收获科学文化知识,并逐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与道德观。

2.项目实施培养责任担当与实践力

项目实施过程是学生承担团队角色,完成团队任务的过程,能否按时完成团队赋予的项目内容是项目完成的关键,因此,学生在努力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责任担当,并在运用调查、查阅文献、访谈等各类方法中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3.项目呈现与评价实现学生自主发展

項目呈现过程是研究团队经过头脑风暴,整合团队成员研究成果,以一定方式呈现给大家,并接受大家评议的过程。通过表达呈现,学生的项目成果会公开呈现甚至发表,学生的自我实现感得到充分满足,同时接受大家的意见,理性对待研究成果,并完善修订,实现自主发展。

三、项目式学习主题开发

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发现、认知、建构学科知识,在项目开发、设计、实施、呈现与评价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地理学科必备核心素养,是学生走进地理世界、谋求主动发展的有效方法,是今后在中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下落实新课标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优效路径。

参考文献:

[1]胡英山.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9):27-29.

[2]王旭.新课标下项目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核心素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