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气虚型)临床观察

2017-08-28 22:10勾成敏
关键词:症候稳定型气虚

李 敏,勾成敏

(盐亭县人民医院,四川 绵阳 621600)

养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气虚型)临床观察

李 敏,勾成敏

(盐亭县人民医院,四川 绵阳 621600)

目的 观察采用养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气虚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心气虚型患者6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养心汤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MMP-9、TIMP-1水平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心汤治疗心气虚型的效果确切,可用于临床推广。

养心汤;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气虚型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或狭窄致使心肌的缺氧、缺血,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及生存的质量[1]。本文主要研究养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气虚型)的临床价值,并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选取的患者63例随机分组,单纯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31例为对照组,本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55~76岁,均值(62±1.52)岁。常规西医疗法联合养心汤治疗的32例为观察组,本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54~77岁,均值(63±1.47)岁;两组临床资料的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以后均行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酒石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地尔硫卓缓释胶囊等;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养心汤,具体中药药方为:黄芪50 g、酸枣仁30 g、远志20 g、柏子仁20 g、茯神15 g、当归15 g、半夏15 g、茯苓15 g、五味子15 g、人参15 g、甘草15 g、川芎15 g、肉桂8 g;加10倍量的水浸泡2 h后进行煎煮,共煎煮2 h,过滤;再在加8倍量的水煎煮1.5 h,过滤;再加6倍量的水煎煮1 h,过滤;将三次过滤的水合并以后分早晚两次温服,一次150 mL,连续治疗4周。

1.3 效果评定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症状量化表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进行积分,同时,抽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1)水平;相关疾病诊断标准对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定,其中,治疗以后患者机体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且心绞痛发作的频率较治疗前下降幅度在80%及以上为显效;治疗以后患者机体症状、体征显著改善,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以前下降幅度在50%及以上为有效;治疗以后患者机体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2]。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中医症候积分

观察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16.35±2.54)分,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16.29±2.47)分,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7.63±2.03)分,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12.63±1.45)分;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

2.2 对比两组MMP-9、TIMP-1水平

两组治疗前MMP-9、TIMP-1水平对比(P>0.05),两组治疗后MMP-9水平明显下降、TIMP-1水平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对比(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MMP-9、TIMP-1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MMP-9、TIMP-1水平(±s,ug/L)

表1 对比两组MMP-9、TIMP-1水平(±s,ug/L)

组别 MMP-9 TIMP-1治疗以前 治疗以后 治疗以前 治疗以后观察组 713.26±10.25 106.39±12.39 93.62±2.54 23.69±2.54对照组 712.36±10.23 231.52±14.27 92.37±3.46 29.76±2.45

2.3 对比两组疗效

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9例、12例、1例,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分别为13例、11例、7例,总有效率77.4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该病的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临床多采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其效果虽较好,但治疗的费用较高,且再狭窄率、介入危险性较高。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属“心痛”、“胸痹”等范畴,究其病因多因心脉瘀阻、阳气虚衰等所致;因此,治疗基本以益气养血、安神养心等为主。本次所选的养心汤中,黄芪和人参属君药,能够起到滋养心气的功效;川芎、丹参、茯苓等属臣药,可起行血养血、健脾安神等作用;远志、五味子等作为佐药,能够安神养心;诸药合用,能够平衡阴阳、归敛心气。本次研究中,采用养心汤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MMP-9、TIMP-1水平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给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气虚型)患者养心汤治疗的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袁 华,胡国恒,陈 亚,等.自拟化痰祛瘀通脉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2):49-51.

本文编辑:吴宏艳

R259

B

ISSN.2095-6681.2017.15.80.01

猜你喜欢
症候稳定型气虚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