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五代词·五代词》中叠音词研究

2017-08-28 09:44关利革张小芹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韵母声母

关利革++张小芹

摘 要:五代词在词的发展史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存四十位词人,六百八十七首词作。在这些詞作中使用了共计一百零八个叠音词,这些叠音词的声母使用和韵母使用情况都极具特点。叠音词的存在为后世学者探求当时的语音系统提供了研究媒介。

关键词:五代词 声母 韵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012-01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成就,我们常说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就是这样。在中国古代诗词苑囿中,词这种奇葩秀花,它起源于隋、唐之际,历经晚唐、五代渐趋成熟定型,至两宋达于繁荣鼎盛的高峰,又经元、明的衰落消沉之后,于清代再度中兴,近代之后,依然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五代词在词的发展史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全唐五代词·五代词》中共包括了李梦符、伊用昌、李存勖、陈金凤、欧阳炯、和凝、魏承班、王衍、张格、庾传素、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顾夐、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刘侍读、欧阳彬、孙光宪、冯延已、陶榖、成彦雄、杨华飞、李璟、孟昶、花蕊夫人、徐昌图、卢绛、钱俶、李煜、林楚翘、许岷、文珏、顾卞、无名氏等四十人的作品,共计六百八十七首词作。

叠音词古人亦称重言、重字等,它是由音形义完全相同的汉字重叠构成的。叠音词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第四十六》中讲:“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 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出现叠音词的使用情况了,如:燕燕于飞,颉之颃之(《诗经·邶风·燕燕》);子子孙孙,勿替引之(《诗经·小雅·楚茨》)。冯延已在《归国遥》中写到“终夜梦魂情脉脉”;在《南乡子》中写到:“芳草年年与恨长”。在五代词的六百八十七首词作中一共使用了叠音词一百零四个,这些叠音词不论是在声母的使用上,还是在韵母的使用上都极具特点,今详细分析如下。

1 五代词词作中叠音词的声母特点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发音系统,就汉字而言,它的发音都是有声韵调三部分组成的。古音有平上去入四声,今音也有一声、二声、三声、四声的区别。古音的入声在现代的普通话读音中是没有,入声则是经过入派四声的演进,已经退出汉字的声调系统了。但是古字的声母韵母并没有消失,今人可以借助古人流传下来的著作,窥见古声母韵母系统的全貌。五代时期,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中古语言学时期。通过对五代词词作中叠音词的研究,我们可以窥见当时声母的特点。

五代词词作中一共使用了一百零四个叠音词,这些叠音词共涉及到二十六个声母,其中清声母字十一个,即是:匆匆、骎骎、骖骖、芊芊、千千、簇簇、凄凄、草草、悄悄、萋萋、青青;其中明声母字十个,即是:绵绵、暮暮、茫茫、漠漠、漫漫、濛濛、密密、脉脉、渺渺、幂幂;其中心声母字十个,即是:淅淅、岁岁、飒飒、小小、萧萧、些些、猩猩、惜惜、纤纤、簌簌;其中影声母字九个,即是:雝雝、厭厭、轧轧、莺莺、燕燕、隐隐、杳杳、阴阴、依依;其中来声母字七个,即是:獵獵、寥寥、零零、潾潾、历历、凛凛、两两;其中以声母字七个,即是:漾漾、夜夜、遥遥、融融、艳艳、悠悠、盈盈;其中定声母字五个,即是:亭亭、淡淡、条条、澹澹、迢迢;其中端声母字五个,即是:滴滴、点点、对对、旦旦、丁丁;其中溪声母字五个,即是:轻轻、去去、卿卿、看看、款款;其中定见母字五个,即是:哥哥、家家、故故、关关;其中日声母字三个,即是:茸茸、冉冉、日日;其中生声母字三个,即是:飕飕、瑟瑟、双双;其中并声母字三个,即是:频频、步步、白白;其中滂声母字三个,即是:片片、翩翩、飘飘;其中匣声母字三个,即是:红红、行行、恨恨;其中澄声母字三个,即是:迟迟、沉沉、重重;其中书声母字三个,即是:声声、沈沈、深深;其中微声母字二个,即是:微微、霏霏;其中从声母字二个,即是:字字、寂寂;其中崇声母字一个,即是:潺潺;其中精声母字一个,即是:姐姐;其中泥声母字一个,即是:年年;其中知声母字一个,即是:朝朝;其中昌声母字一个,即是:处处;其中彻声母字一个,即是:忡忡;其中邪声母字一个,即是:徐徐;其中禅声母字一个,即是:时时;其中敷声母字一个,即是:泛泛。

2 五代词词作中叠音词的韵母特点

汉字的读音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的。古代没有录音工具,所以后人很难听到一个文字在特定历史阶段上的读音。韵母是一个文字读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的诗词有押韵的传统,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韵母情况提供了材料。其中通过对叠音词的韵母使用情况分析,必将有利于后世学者探求当时的语音系统。

五代词词作中一共使用了一百零四个叠音词,这些叠音词共涉及到十七个声母,其中梗韵母字十九个,即是:脉脉、惜惜、盈盈、丁丁、青青、历历、寂寂、声声、卿卿、猩猩、滴滴、白白、轻轻、行行、零零、淅淅、莺莺、亭亭、泛泛;其中山韵母字十三个,即是:旦旦、款款、漫漫、翩翩、关关、芊芊、轧轧、年年、片片、绵绵、燕燕、千千、潺潺;其中效韵母字十一个,即是:渺渺、迢迢、飘飘、悄悄、小小、萧萧、草草、朝朝、杳杳、寥寥、遥遥;其中咸韵母字十个,即是:澹澹、纤纤、飒飒、点点、厭厭、骖骖、艳艳、淡淡、冉冉、獵獵;其中效韵母字十个,即是:渺渺、迢迢、飘飘、悄悄、小小、萧萧、草草、朝朝、杳杳、寥寥、遥遥;其中止韵母字六个,即是:时时、依依、迟迟、霏霏、字字、微微;其中臻韵母字六个,即是:瑟瑟、恨恨、密密、潾潾、日日、频频;其中遇韵母字五个,即是:步步、暮暮、处处、去去、徐徐;其中深韵母字四个,即是:阴阴、深深、凛凛、骎骎;其中蟹韵母字四个,即是:萋萋、凄凄、对对、岁岁;其中宕韵母字四个,即是:些些、姐姐、家家、夜夜;其中流韵母字二个,即是:悠悠、飕飕;其中深韵母字二个,即是:沈沈、沉沉;其中江韵母字一个,即是:双双;其中屋韵母字一个,即是:簌簌;其中果韵母字一个,即是:哥哥。

总之,五代词词作中的叠音词在声母和韵母上的使用时极具特色的,为我们研究中古时期的语音特点保留了珍贵的财富。通过五代词词作中的叠音词声母和韵母使用情况的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语音特点。

参考文献:

[1] 曾昭岷等.全唐五代词[I].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何九赢.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韵母声母
声母韵母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单韵母扛声调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晋东南晋语的入声韵
从中古音看陕西紫阳县方言声母的演变
江西大塘客家方言声母[n]的研究
单韵母读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