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引导因素在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2017-08-28 13:53董俊谢勇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董俊+谢勇

摘 要:心理引导因素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利用心理引导因素能够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准确的掌握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状态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制定更加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计划。本文将针对心理引导因素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心理引导因素 高等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023-0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院校提升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有助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学生思想和行为相一致的目标。目前,高校学生受新时代的影响比较严重,在思想和行为方面比较标新立异,过于追求个性化发展而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作用。目前,心理引导因素的概念已经引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进一步优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

1 心理引导因素能够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制度化

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其中不仅包括思政教育,还包括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引导,并且将心理引导因素作为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内部建设心理引导中心,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心理引导服务。高校应该将心理引导中心作为其日常管理机构中的一部分,建立专门的工作场地,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并且给予一定资金上的支持,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加入心理引导课程,使更多的高校学生认识到心理引导因素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引导因素的稳定发展能够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改变传统高校市政工作中无组织、无纪律的工作性质,及时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高校学生思想状态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尤其是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掌握,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更加完善的思政教育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出心理引导因素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另外,还需要委派专门的负责人对心理引导中心的工作进行管理,定期开展心理引导、心里咨询的讲座,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1]。

2 借助心理健康评估的方式来确保高校思政教育的准确性

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对学生的思想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也没有统一的评估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约束,难以准确的掌握高校学生的思想状态,更不用说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目前,心理健康评估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评估方法受到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评估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而推测的学生的思想状态,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思政教育计划。心理健康评估方法的合理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技巧性和理论性,对于实现目标一致性、内容准确性、过程合理性、评估高效性有很大的帮助,避免高校学生在进行思想教育评估的过程中刻意操纵选项,影响评估结构的情况,借助心理引导因素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进

行[2]。

3 加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的整体建设

首先,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选拔方式进行优化,制定更加严格的考核标准与要求,从源头上提高思政教育团队的工作质量,在工作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研究,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一名优秀的心理引导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还需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更好的进行高校学生思想状态和心理状态的把握。其次,高校应该从思政教育和心理引导两个方面进行教育工作者的培养,进一步提升教育隊伍的整体素质,结合高校发展、社会建设的实际情况组织培训,并且从教育、心理、文学、政治等多角度进行培训内容的设计,确保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的稳定提升[3]。

第三,要建立完善的教育工作者考核机制,从心理引导、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等多个角度进行教育工作者的考核,并且将考核结果与教育工作者的薪资水平挂钩,进一步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竞争意识,有助于他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投注更多的热情。最后,高校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定期组织与心理健康、思想政治相关的活动,加强心理引导在高校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有助于高校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作用。新时代高校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都比较强,他们很难对人打开心扉,更多的是将自己的心事诉诸网络,很少与教师、同学、家长进行沟通,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沟通场所,进而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心理问题[4]。

4 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高校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社会建设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教育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关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还需要了解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将心理引导因素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杨杨.论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中心理引导因素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129-132.

[2] 王法敏,马仲雄,艾陟邦.心理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02:172-173.

[3] 路璐,丁海奎,王飞.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与实现途径[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21:74-75.

[4] 张云.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