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职《贸易对象国文化概论》课程整体设计

2017-08-28 08:40袁利华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整体设计项目教学法课程

摘 要:本文以《贸易对象国文化概论》课程为研究对象,在明确了课程性质和目标基础上,对该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最后介绍了具体的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

关键词:贸易对象国文化 课程 整体设计 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049-02

《贸易对象国文化概论》课程是本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贸易对象国文化概论是一门集与中国有密切贸易关系的国家背景文化知识和习俗知识为一体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与我国双边贸易紧密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等背景知识,拓宽其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贸易对象国的文化和习俗,例如地理位置、历史渊源、政治状况、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其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更加深刻地了解和熟悉这些国家商人的特点,为将来从事外贸工作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1 课程整体设计的目标

1.1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在国际业务往来的活动中能够准确地理解对方和得体地表达自己,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完成工作任务;

(2)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

(3)使学生探讨有关中方与贸易对象国之间的观念、风俗习惯、物态及制度的相关文化,宣传我国文化以增进中国与贸易国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为国际业务往来的可持续性奠定基础。

1.2 知识目标

(1)较深入地了解有关贸易对象国传统思想、宗教与政治(传统思想、宗教信仰、重要国际组织))、风俗习惯(传统节日、餐桌礼仪、婚嫁与葬俗、祥瑞动物)及物态(建筑风格、中国工艺美术)等的文化知识;(2)熟知贸易对象国文化的特点;(3)掌握与外商交流的禁忌等知识。

1.3 素质目标

(1)尊重外商文化;(2)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3)提高学生在跨国文化工作环境中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2 课程设计的原因分析

在教学“贸易对象国文化概论”近五年的过程中,笔者逐渐意识到单单靠教师讲授是没有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个信息化年代,学生对网络的依附力越来越强,所以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利用新媒体,让一些新网络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运用微课等视频资料引入教学,再用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这种方法让学生在知晓贸易对象国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和反思,让学生今后在商务交往过程中如何与外商交流和合作,学生能够在国际业务往来的活动中能够准确地理解对方和得体地表达自己,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完成工作任务,也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本国文化的特点,提高自己对本国文化和习俗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也是的一种有效素质教育。

3 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

3.1 课程模块设计

4 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

4.1 教学方法

《贸易对象国文化概论》的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贸易对象国的文化现象为载体,并采用项目和讲授教学方法组织课程内容。

将本课程分成七个模块,按照模块的内容采用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方法,也就是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任务分配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通过具体的贸易对象国文化和习俗来探讨该贸易对象国的文化发展的特点和商务禁忌等知识,同时教师也时刻密切关注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反馈,通过反馈建议及时改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笔者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与时俱进,及时完善课程教案等,在讲到欧盟各国文化过程中,利用热门话题“英国脱欧盟 ”事件引入英国文化,在英国文化章节中,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以每6人组成学习小组,每组选择该项学习任务,他们通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等方式,了解英国文化和习俗,并将学习或实训成果以课件或视频的形式呈现,通过各小组交流并共享资源。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目标文化,提高教学效果,能够提升他们对贸易对象国文化差异的兴趣性和客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考核办法

(1)本课程为考查课程。

(2)期末总分=平时成绩30%+实训成绩30%+期末成绩40%。

(3)本课程主要采用过程性考核,包括平时表现、小组实训工作记录、小组实训任务完成情况等。

过程性考核的好处就是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参与度高不高,学生在小组的贡献性如何等事项,教师也可以更公正地给学生评价,而不是单单靠最后一张试卷。在这个考核标准的驱动下,学生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该课程的教学任务中来。

5 结语

该课程是一门偏理论教学的课程,所以该课程在教学改革中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同时,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方式上也要多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微课等其他教学资源,使教学不受限于书本,有利于学生以自身兴趣为驱动,自发地探索、学习,并不断地积累知识,从而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侯静.英语专业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文化对比教学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7.

[2] 陆璐.基于活动理论的西方文化课程多元识读教学模型建构[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7.

[3] 方汉文.西方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

[4] 钟珍萍.西方文化课程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

[5] 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大學外语,2011(5).

作者简介:袁利华(1982-),女,汉族,皖亳州人,职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跨境电商及纺织材料等。

猜你喜欢
整体设计项目教学法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中应用
初中数学自主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