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中对学生人文性进行培养的分析

2017-08-28 19:01胡明超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人文性苏教版人文精神

胡明超

摘 要:语文是对学生交流能力进行培养的学科,是基于人们的交际实践活动提炼的教学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特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凸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既是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对小学生人文精神进行培养,真正实现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重要措施。基于此,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开展人文性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人文性 苏教版 人文精神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177-01

语文是一门人文色彩十分浓郁的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弘扬人文精神的任务。在新教育改革理念下,语文科学的人文性特色应当进一步的凸显,才能够满足新时期对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和编排上具有十分明显的人文特色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开展有效人文性教育。

1 人文性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教育的现状分析

从整体上来说,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性教育的现状并不理想,课堂教学的重点仍然集中在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提升方面,人文性教育缺失,并且人文教育只停留在比较浅显的表面,人性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小学语文人文性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教师本身的人文性素养比较欠缺,很多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比较浅显,没有真正的对教材内容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内涵进行理解,加上过于因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教学任务压力,导致很多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将精力集中在知识应试教育层面,忽视了对于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其次,学生群体的人文修养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也就是说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整体上仍然比较低,而且受到认知发展水平阶段的影响和自身生活经验的限制,对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理解不够,接受能力比较低,导致人文性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从自身出发,做好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变,提升语文人文性教育效果。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针对学生开展人文教育必须要遵守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则。首先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也就是要将学生放在人文教育的主体核心地位,通过刺激学生参与语文人文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提升人文教育效果。其次是个性化原则,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文精神的自由、多元发展,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2 小学语文课堂开展人文性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2.1 基于教材内容挖掘渗透人文教育

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的人文特色十分突出,其中含有大量量品质优良、内涵丰富的教材文章,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这些优秀的、经典的人文要素教材内容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的素材。教师要从教材内容本身出发,认真研习,不断渗透,有效开展小学语文人性化教育活动。首先,要明确小学生人文性教育活动开展的目的,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进行养成引导,重新确定目标。例如,在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中有一篇经典的课文—《虎门销烟》,这篇经典文学的教学目的除了要让小学生了解“虎门销烟”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外,而且还要对课文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大义精神等进行培养,这才是这篇课文教学开展的最终目的。其次,要对语文教材中含有的人文教育内涵元素进行挖掘,并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进行内容重组。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的《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中都蕴含了丰富的“保护环境”的人文思想,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以“环保”为主题进行相应的拓展,让小学生对环保的重要性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从而引导小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从自身做起,成为环保小卫士,从而达到教材人文教育的目的。

2.2人文性教學方法的优化和提升

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本身也是人文性教育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人文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按照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化教育的原则,在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方法策略优化创新,对小学生参与人文教育的思想进行强化,从而达到人文教育开展的目的。一是要注重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充分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小学生的教学参与度,能够促使小学生在课后自主进入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教育当中。在教学探究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内涵进行相应的延伸,按照实践性原则对语文教学进行人文性处理。例如在《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你了解维生素C吗?”“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说一说自己对科学的认知呢?”通过这种问题启发小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其次,从苏教版教材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特点的实际出发展开教学。苏教版语文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是按照一个核心主题来设定和编排的,这就为以某个人文主题来贯穿单元教育提供了重要基础,方便教师开展人文主题教育。

开展人文教育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要求,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从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出发,做好相应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强化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韩士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人文性课堂[J].学周刊,2014,(11):145.

[2] 王现标.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6,(8):103.

[3] 张波.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研究[J].学苑教育,2016,(7):32.

[4] 孟文荣.浅议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J].考试周刊,2016,(64):35-36.

猜你喜欢
人文性苏教版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