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本课堂”五步阅读教学法探究

2017-08-28 19:07马海燕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小学语文

马海燕

摘 要:为了更好的推进阅读教学的发展、向学生展现语文阅读教学的语文味,现阶段,我国许多一线教师都提出了要创设生本课堂、采用五步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这种教学方式是建立在以生为本上的,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素养。在此,本文就将以如何更好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实施“生本课堂”五步阅读教学法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本课堂 五步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180-01

根据小学语文教學倡导的“简简单单教学”这一返朴归真的教学理念,笔者将结合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整合三维目标,将“生本课堂”五步阅读教学法总结为了以下几个步骤:引读启智、初读初识、深读感悟、品读体会、延伸拓展。

1 引读启智

这一阅读教学步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引导学生读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阅读动机。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概括性的总结,为了将其所蕴含的价值和作用最大化的发挥出来,教师就要不断地创新引读方式,借助情境创设来将课题巧妙的引出,进而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但是,在这一教学步骤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加强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视,善于引导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要充分借助鼓励机制,提高学生提问自信心。对于学生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教师还要及时的加以整合和归纳,以求可以形成更好的深读探究学习目标。学生提问的问题一般有两种,即比较简单的和较为深奥的,前者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就能够解决,后者则需要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探究。但是无论是提出哪种问题,教师都要向学生强调“真问题”的重要性,因为只有“真问题”,才是学生借助思考得来的结果,教师也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第二,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科学的归纳,可以进一步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

2 初读初识

这一步骤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准确读出字音、读通句子、理解文章大意。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时候,往往急于走进文本、探究阅读的问题,而盲目前行,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常常会面临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生字词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要做到因势利导,采用以下四个方式,帮助学生明确阅读初期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第一,读。主要分为自读和互读,自读是为了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将自己不会的生字词画出来,并借助工具书查找读音、意思;互读则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并初步了解文章大意。第二,查。这里的“查”并非查找生字词,而是根据教师指定的段落,去检查目标段落的具体情况。第三,议。与同桌互议、与同学互读,将初始提出的较为简单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第四,讲。指明让学生起来讲一讲文章的大体意识。

3 深度感悟

这一步骤主要是帮助学生读懂文章、将脉络理清。所谓的“读懂文章”,并不仅仅是能将文章大意说出来,同时更是要将文章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进行体会和理解;不仅仅是要能读懂文字的含义,同时更要读懂文章背后的意味。具体的实施步骤为:第一,自读自悟;第二,合作探究;第三,交流展示。例如,在学习《包公审驴》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这样说:“相信大家都已经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在书上相应的位置进行批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默读自悟,能有效地将自己的阅读感想及时写下来。之后,教师就要趁热打铁的进行提问,用问题贯穿起阅读教学、为学生指引出学习的方向,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探究分析、获得结论,进而使学生得以在班级交流中进行成果展示、获得阅读素养的提升。

4 品读体会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抓住关键词,并用其来引导学生进行品词、品句与品读,使学生可以在反复的思索和琢磨中,与作者形成共鸣,领悟到文章的妙趣所在。那么教师应当如何抓住关键词呢?即在关键词常出现的位置去寻找。关键词常出现的位置有:第一,最有意蕴。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这类句子通常可以直接展现中文章的核心思想;第二,生动形象的语句。这类语句大多都是作者最为用心去写、去揣摩的,所以,探究这样的语句不仅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去感悟文章情感,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主旨;第三,文章的空白处。像是对省略号的运用,都可以称之为“空白”,在行文的时候,为了给人留出一些遐想的空间,作者往往是不会将意义说的太过直白明了的。在指导学生进行品读体会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第一,要善于寻找文眼,即指导学生从一个个词语、标点中去分析,探究文章特色,在作者的遣词造句中,与作者形成共鸣;第二,要不断创新教阅读品味方式,实现教学多样化,例如联系上下文阅读法、置换比较理解法、语境体验法等都是行之可效的品读教学手段。

5 延伸拓展

“迁移阅读能力、提升阅读素养”是这一阅读教学步骤想要达成的目标。语文学习得法于教师、受益于课外。根据现阶段新课改所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授完学生基础知识之后,还要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读物,并提出具体的阅读标准,让学生得以将在课内获得的阅读方法在课外进行实践与巩固。要想切实地将这一教学步骤落实,教师除了要有计划的指导、检查、评价学生外,还要适当的开展一些阅读心得交流会等展示活动,促使课外拓展阅读的落实,使延伸拓展不再只是一句空话。

总而言之,为了能更好的将作为教授语文阅读基本模式——“生本课堂”五步阅读教学法的价值发挥出来,教师就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和完善,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文章体裁、教学内容等,灵活把握,进而得以真正在语文阅读教学上做到侧重有度。

参考文献:

[1] 李海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与解决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

[2] 林惠生.从阅读教学法走向阅读法教学——关于“学习型语文教育”实践的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小学语文
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