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东方市休闲农业发展探讨

2017-08-29 09:48雷林玉王天勇黄家健董保健
热带农业工程 2017年2期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雷林玉++王天勇++黄家健++董保健

摘 要 以东方市名山休闲农业园片区为例,分析名山休闲农业园的基本情况,针对园区资源要素特色提出休闲农业发展策略以及具体建设内容,总结园区的运营模式和运营对策,以期把园区打造成为东方市区、周边市县和海南西线休闲旅游目的地之一。

关键词 东方市 ;休闲农业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S-9

Discuss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Dongfang City of Hainan Province

LEI Linyu WANG Tianyong HUANG Jiajian DONG Baojian

(Hainan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Design Institute,Haikou,Hainan 570226)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f development stages, present situ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paper giv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s of Mingshan's leisure agriculture park and give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Dongfang city. The purpose is to put Mingshan's leisure agriculture park into the one of the leisure tourism destination park surrounding the Dongfang city and the Western of Hainan.

Key words Dongfang City ; leisure agriculture ; development mode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还可以住宿和度假。休闲农业缓解都市生活的压力,让人们体验乡村生活。本文拟以名山休闲农业园为例,探讨海南省东方市休闲农业发展策略。

1 名山休闲农业园基本情况

1.1 社会经济条件

名山休闲农业园位于海南省西南部的东方市。东方市历史悠久,资源富饶,基础厚实,是海南西南部的经济中心,海南岛第三大真正意义上的滨海城区,空气纯净,环境优美。东方市辖10个乡镇、192个村(居)委会、2个农场,人口45.8万,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23.94亿元,较上年增长9.0 %,人均生产总值30 010元,较上年增长6.4 %,职工年均工资收入超过4万元。

1.2 区位与交通条件

项目园区所在的东方市八所镇位于海南省的西端,距海口270 km,距三亚150 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4′55″-108°43′42″,北纬19°02′08″-19°03′10″。项目区毗邻东方市主城区,项目北侧有旅游快速道路经过,距八所镇镇政府约12 km,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

1.3 气象气候条件

东方市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4.5 ℃,月均最高29.1 ℃,月均最低18.4 ℃。降水量少,年均仅1 150 mm,而蒸发量大,年均2 596.8 mm,均为海南之最。太阳能丰富,年日照时数为2 628.1 h,为海南之最。风能丰富,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4.8 m/s。本地区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小。

1.4 地形地貌与土壤

项目区土地为低丘缓坡地(图1),地形相对平缓,高差不大,最高点在东北面海拔41 m,最低点在西南面海拔20 m,90 %的坡度在0°-6°以内,无大于10°的坡度。

项目区土壤以沙壤或砂质黏壤土为主。土壤土层深厚,有效土层厚度大于1.0 m;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

1.5 土地利用现状

区内现状以耕地为主,其中旱地占总面积的62 %,农田占14 %。此外,区内有少量林地、园地、坑塘水面。

1.6 工程地质与抗震烈度

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项目周边地区有关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项目所在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项目区地基稳定,无浅埋全新世活动断裂、泥石流、滑坡、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一般情况下,能满足建筑工程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2 东方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策略

2.1 以人为本、共同发展

分析海南省东方市及周边地区客源市场客户需求特点,按照“同位增强、错位补充”的原则找准细分市场及切入点。开发针对普通客户的观光型、科普型产品,而对于高端客户提供体验型、定制型、度假型产品等。围绕游客游园特点,打造适宜人的身心舒展的园区环境。名山农业园的开展以保障农民收入增长为前提,兼顾政府指导角色、企业运作效益。农民是园区经营的主体,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人工入股等方式参与,实现农民收入整体增效。

2.2 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农业园区紧靠东方城区,与周边旅游资源相互配合,融入高坡岭温泉旅游圈,打造城郊休闲游、过客短途游等产品。项目区地形平坦,园区内稻田、果林资源丰富,适宜开发林果采摘、林下体验、草畜饲养等活动和打造科技型、高产型、循环型、综合型等类型丰富的旅游产品。同时,利用打江水库水资源,开展低碳节水的农业生产和滨水休憩游项目。突出东方民俗乡土特色主题,就地取材,在产业活动、景观打造、民俗节庆中设计开發相关体验型项目。

2.3 农旅结合、综合效益

立足农业,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以体验型项目为纽带,将园区的生态农业资源和休闲旅游资源双向互联,从单一农业型迈向农旅复合型,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向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实现农业附加值的增加和农民的增收,从本质上增加农村发展的造血功能。

2.4 绿色生态、持续发展

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农业,做好水土保持、无公害防治和废弃物处理工作。利用项目区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发展草畜循环产业,打造低碳环保的绿色园区。采用渐近型分期开发模式,产品内容不断扩展提升。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引进龙头企业,以农户参与等方式,增加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3 东方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园区应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以科技为支撑,以游客需求为导向,走差异化道路,打造“农业+科技+旅游”和“农业+互联网”新业态,将园区建设成集观光型、体验型、科技型、休闲型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3.1 功能布局

综合考虑交通、地形、土地性质、生产经营和观光服务的客观需要,将项目区划分为9个功能区(图2)。(1)综合服务区:位于项目区东北部。交通方便,是园区人流、物流重要集散地;(2)农艺综合体验区:位于项目区中北部。地势相对平坦、集中连片,灌溉条件良好,利于深度开发体验型农业项目;(3)亲水体验区:位于项目区西北部。规划开发休闲垂钓等体验项目。利用低洼地打造湿地水生植物园,提高观赏价值。同时,利用附近温泉资源,开发温泉体验项目;(4)水生蔬菜种植区:位于项目区东部鱼塘。水源充足,通过改造现有鱼塘、水田、撂荒地,可以种植莲藕等水生蔬菜;(5)稻菜种植区:位于项目区中部水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水利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6)热带林果区:位于项目区北部。现状种植水果,地势较高,集中连片;(7)节水农业示范区:位于项目区东南部。非自流灌溉区域,土地集中连片,规划重点发展节水农业技术,打造成节水农业示范推广基地,形成名牌和亮点;(8)常年瓜菜种植区:位于项目区西南部。自流灌溉区域,现状种植瓜菜等,规划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常年瓜菜基地;(9)林下经济区:位于项目西部。地势较高,现状主要是林地。规划在林下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并开发观光、休闲项目。

3.2 道路交通布局

园区规划尽量考虑原有道路基础、尊重地块;使用复合材料、考虑观光顾客需求;考虑物流与人流的分流。规划东面入口是园区主要入口,是人流的主要入口;西面入口是联系上下名山出入口;北面入口是联系上下洪兴出入口;南面入口使南部地块主要出入口。东侧境外道路主要连接市区和青山村。规划区主要道路是连接各主要功能区和对外联系道路;次要道路是连接各内部功能小区的道路;田间道路是连接生产地块、生产作业的道路。

3.3 园区景观设计

园区出入口:对各出入口进行绿化改造,增设入口大门;主出入口是园区形象招牌,应彰显主题特色,大门采用开敞式,增设生态停车场和标志性雕塑。在现有非洲楝树为主要绿化背景,搭配中下层树种和花树,并进行园艺化处理,注意保持景观的长期性效果。

管理服务区:以低密度布置低层(1-3层)建筑为主,建筑风格体现海南西部农村特色;注重景观绿化,植被绿化和景观建筑、道路广场和谐统一;利用雕塑、园林小品形成景观视线轴线;内部空间方便游人进出与通行。

主要道路交叉路口和服务管理站:因地制宜,管理服务站布置具有特色木质结构小型建筑如木屋和廊道;园区内统一风格的指示牌;布置特色小品。

道路绿化:提高园区环境质量和观光价值,规划将园区道路打造成重要风景线。在不同区域、不同路段上种植特色的树种,形成移情换景、四季花开的效果。在树种选择上以海南乡土树种为主,并配比一些观赏价值高的树种,营造多样化绿化美景。

4 运营对策

4.1 加强资源整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认真调查分析资源条件,合理开发,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规律,突出自己的特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分析游客的来源、构成和消费取向,科学地确定休闲农业与农业产业的功能定位,选择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品,突出特色,树立品牌。

4.2 坚持科学发展,建立完善的休闲产业运行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以提高农民收益为出发点,最终要造福于农民,发展农村经济。以农业产业经营为主,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业,以农业养旅游,以旅游促农业,二者互相补充、协调发展。重视生态保护和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做到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扩大投资渠道

加强休闲农业配套的公共设施与食宿设施的建设,依靠政府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撬动社会投资。争取优惠的财政、税务、金融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多渠道融资,多方式融資,支持大企业进驻发展,发挥大项目带动作用。加强对园区内部及外围的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的运营与管理。

4.4 加强产业发展研究,强化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以国家需求和科技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团队,形成专业化的休闲农业产品与活动策划队伍。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着手建立新型网络营销渠道,打造专业化的旅游营销团队[1-3]。

参考文献

[1] 郭焕成,任国柱.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66-71.

[2] 陈 磊,刘志青,赵邦宏.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2,12(2):644-647.

[3] 严先锋,黄 靖,张 伟. 海南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条件与策略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5(5):14-19.

猜你喜欢
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营口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新农村视阈下株洲市休闲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南雄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咸阳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烟台地区休闲农业营销状况及对策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