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勤运动』】

2017-08-31 18:38郭领领
军营文化天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解放区社论战斗力

文/郭领领

【『王克勤运动』】

文/郭领领

1947年7月11日凌晨,他牺牲了。

这一年,王克勤年仅27岁。

年轻且作战勇敢的他,在牺牲前就已荣誉满身:“一级杀敌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战斗英雄”“三大互助模范”“模范共产党员”,等等。甚至因为他的牺牲,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刘伯承司令员激动地捶着桌子说:“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我一个王克勤!”

从国民党军队解放过来的王克勤,在加入人民军队1年零9个月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一名有着高度阶级觉悟的革命战士。然而,他最大的贡献并不是手中给予敌人重击的神出鬼没的重机枪,而是创造了以“思想互助、技术互助、生活互助”为内容的王克勤带兵方法。

解放战争初期,由于连续行军作战,部队减员很多,大量翻身农民和“解放战士”补入部队。如何使老骨干、新战士、解放战士三支力量拧成一股绳,迅速形成战斗力,是全军当时都在研究的课题,也是身为机枪班班长的王克勤带兵首先遇到的问题。为了使不同身份的战士之间能取长补短,提高全班战士的思想觉悟和军事技术,共同进步,王克勤把全班分为3个互助小组,在组内开展思想互助、技术互助和体力互助为基本内容的“三大互助”活动。

他对班里同志说:“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现在,这句话可以改成‘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老骨干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解放战士既受到了教育,又发挥了技术特长;解放区入伍的新兵既能在教育中宣传解放区的新气象,又能很快从老骨干和解放战士那儿学到军事技术。班里每个战士的长处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每个人的不足又能在其他同志的帮助下,迅速克服并解决。这样的方法让他们班级迅速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在不久后的山东巨野战役中通过了检验。

解放战争开始后,人民解放军迅速扩大,作战规模不断提高,新参军战士和解放战士大量增多,从内容到形式都十分需要一种既能凝聚意志团结战斗,又能迅速提高战术技术能力的组织形式。所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班长王克勤在班中开展的“三大互助”活动一出现,便立即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很快在部队中得到推广。因此,团结互助运动又称“王克勤运动”。

1946年12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的社论。社论指出,王克勤“从一个蒋介石手下的愚昧的奴隶,转而与广大人民相结合,很快变成一员智仁勇全备的人民战士”。社论号召“全解放区的军民,都能按照当前自己的条件,选择自己的典型,来普遍有力的推行这个运动”。从此,王克勤运动就在全军各部队广泛开展起来。

团结互助运动的开展,既增强了团结友爱,调动和发挥新老同志各自的长处和优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小团队的凝聚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对巩固部队、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起了很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我军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王克勤运动”一直坚持了下来。战斗互助小组被写进我军的战斗条例,以尊干爱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团结互助活动,长期持久地开展着。王克勤生前所在部队,尤其是王克勤生前所在连,半个多世纪坚持学习王克勤不动摇。1990年12月,中央军委授予这个连“尊干爱兵模范连”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解放区社论战斗力
在建设旅大特殊解放区的日子里
解放区的天
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战斗力的建议
郭沫若作序推荐的解放区作品书影
战斗力爆表的棘龙
林海雪原(一)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社论如何引导舆论
体育少年“战斗力”大测试
《纽约时报》社论批评美国陆军发布的虐俘事件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