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金华猪不同杂交组合主要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分析

2017-09-01 16:19楼芳芳杜喜忠胡旭进章啸君屠平光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金华321017
养猪 2017年4期
关键词:肌苷酸大金胴体

楼芳芳,项 云,杜喜忠,胡旭进,章啸君,屠平光(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17)

B型金华猪不同杂交组合主要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分析

楼芳芳,项 云,杜喜忠,胡旭进,章啸君,屠平光(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17)

金华猪又称“金华两头乌”,是在浙江省金华地区特定的地理、自然、农业生产和社会条件下,经过长期的选择和饲养管理逐渐形成的优良猪种,有“中华熊猫猪”之美称,具有皮薄骨细、耐粗饲、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强、早熟易肥、繁殖力高等特性[1-5]。金华猪是浙江省内规模最大、保种效果最明显、血统最完备的猪遗传资源,在地方猪种中独树一帜。

B型金华猪(又称金华猪瘦肉系)是1986年金华市农科所以金华猪Ⅱ系为选育群基础,进一步开展的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选育。金华猪瘦肉系导入适宜的汉普夏血含量,通过横交固定培育而成,既保持原有金华猪的优良特性,有中等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且腿部丰满程度得到一定程度地改善[2]。以金华猪为亲本,寻找到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饲养高效益的杂交组合是目前金华猪开发利用的方向,以B型金华猪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筛选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试验在前人的基础上,对B型金华猪的杂交猪的胴体性能和肉质进行测定,研究影响金华猪杂交猪的主要因素与机制,为金华猪的杂交选育工作、品种改良和肉品质鉴定、生产优质猪肉提供参考。金华猪杂交猪的开发利用,对金华猪的发展有较大的推进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来源

屠宰猪只来源于2016年出生的金华市农业科学院两头乌示范场,部分肉质指标委托杭州啟真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测,屠宰猪只选择都是7月龄的,各6头,3公3母,B型金华猪体重在70 kg左右,3种杂交猪体重在100 kg左右,各组发育整齐。

1.2 试验测定方法

试验采用金华市农业科学院两头乌猪场的出生日期相近、健康无病、生长状态良好的长金、杜金、大金3个品种的杂交猪和纯种B型金华猪。胴体性状测定包括屠宰率、背膘厚、皮厚、眼肌面积、后腿比例、瘦肉率等;肌肉品质测定取背最长肌6~7肋间肉样进行肉色、pH、系水力、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测定。胴体性状测定方法按照《瘦肉型猪胴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NY/T 825—2004)进行,肌肉品质测定方法按照《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NY/T 821—2004)进行。

1.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本试验的所有数据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用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的胴体性能比较

由表1可知,大金、长金、杜金、金华猪的宰前体重分别为103.8、100.1、93.83、73.82 kg,金华猪的宰前体重显著低于长金、大金、杜金(P<0.05),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P>0.05);大金、长金、杜金、金华猪的屠宰率分别为73.43%、72.80%、72.79%、67.16%,金华猪显著低于长金、杜金、大金(P<0.05),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P>0.05);长金、杜金、大金的胴体斜长分别为85.5、84.08和83.50 cm,显著高于金华猪72.0 cm(P<0.05),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P>0.05);长金、杜金、大金、金华猪的膘厚分别为3.47、3.51、3.76、3.97 cm,金华猪的膘厚显著高于长金、杜金(P<0.05),与大金差异不显著(P>0.05);金华猪的皮厚3.5 mm,与长金的3.83 mm和大金的3.21 mm差异显著(P<0.05),与杜金的3.56 mm差异不显著,大金显著低于杜金、长金、金华猪(P<0.05);长金、杜金、大金的眼肌面积分别为46.24、47.28、46.54 cm2,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P>0.05),大金体重相对来说最大,眼肌面积却不是最大,杜金眼肌面积相对来说最大。金华猪的眼肌面积26.22 cm2,显著低于杂交组合(P<0.05);腿臀重跟体重成正相关,体重越大腿臀越重,体重越小,腿臀也越小;腿臀比例相对大金的比杜金的好,长金最差;长金、大金、杜金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金华猪因数据没有,故腿臀重跟腿臀比例没比较;长金、杜金、大金、金华猪的瘦肉率分别为63.16%、61.63%、60.49%、51.43%,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金华猪(P<0.05)。

2.2 肉质性能

由表2可知,大金的亮度42.60显著低于长金47.89、杜金47.08、金华猪47.91(P<0.05),长金、杜金、金华猪差异不显著(P>0.05),4个品种的亮度都在正常范围内(L值40~50)。金华猪红度7.09,最高,杜金0.38,大金0.86,长金5.49,金华猪的红度显著高于3种杂交猪(P<0.05),长金的红度显著高于杜金、大金(P<0.05),长金、金华猪的红度都在正常范围内(a值1~10)。由黄度可知,长金的黄度6.02,杜金的12.08,大金的10.12,金华猪7.17,杜金的显著差异于长金、大金、金华猪(P<0.05),大金的显著高于长金、金华猪(P<0.05),长金与金华猪差异不显著(P>0.05)。由饱和度可知,长金8.17,杜金12.12,大金10.26,金华猪10.10,杜金的饱和度显著高于长金、大金、金华猪(P<0.05),长金的饱和度显著低于大金、金华猪(P<0.05),金华猪与大金的差异不显著(P>0.05),杜金的饱和度最高,长金的饱和度最差(c值6~12)。由色调角可知,长金46.80,杜金88.41,大金85.67,金华猪45.57,杜金、大金的色调角显著高于长金、金华猪(P<0.05),杜金与大金的色调角差异不显著(P>0.05),长金与金华猪的色调角差异不显著(P>0.05)(h值35~50)。系水力是衡量猪肉保水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指肌肉蛋白质保持其内含水分的能力,它直接影响肌肉的加工和贮藏,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次试验采用加压面积法测定肉样与水湿面积的比例,用于间接反映肌肉系水力。肌肉压出水比愈大,系水力愈差[3]。长金、杜金、大金3个品种的杂交猪系水力表现都良好,金华猪最好(系水力≤0.218肉质差、0.219~0.265肉质较差、0.266~0.384肉质较好、≥0.385肉质好)。长金、杜金、大金差异不显著(P>0.05),金华猪高于3个杂交猪(P<0.05)。长金的pH为6.81,杜金的pH为6.68,大金pH为6.64,金华猪的pH为6.70,4个品种猪的pH差异不显著(P>0.05)。长金的肌苷酸含量为1 567.07 mg/kg,杜金的肌苷酸为1 614.11 mg/kg,大金的肌苷酸为1 567.98 mg/kg,金华猪的肌苷酸为1 419.76 mg/kg,4个品种的肌苷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杜金的最好,大金的第二,长金第三(3种杂交猪肉样冷冻后测定,金华猪是新鲜猪肉测定)。3个杂交猪肌内脂肪含量以杜金最高为3.33,其次是长金3.25,排第3的是大金的3.2,但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纯种金华猪的肌内脂肪含量为3.95,比杂交猪的都要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1 各组胴体性状

表2 各组肉质性能

3 讨论与结论

3.1 胴体性能

B型金华猪与长白、杜洛克、大约克3种外来猪杂交后,胴体品质均表现出良好的杂交效果,在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等主要性状上都有较大提高。金华猪二元杂交猪的屠宰成绩,虽然3个品种的猪差异不显著,但跟B型金华猪相比,有较大提高。

3.2 肉质指标

通过B型金华猪的3个杂交组合在pH、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含量、系水率肉质方面的比较,3个杂交品种差异不显著,都在正常的肉质范围内,相对来说,杜金的肉质较好。许振英(1989)[6]对我国金华猪、香猪、内江猪等地方品种肉质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并以外种猪作为对照,研究表明,我国地方猪种肉色鲜红,无PSE肉发生,外来猪作为父本进行二元杂交,表明杂交猪的各个肉质指标都处于双亲之间,其中杜杂最好,长杂最差。陶立等(2001)[4]测得淮河流域定远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为3.26%,高于定远猪与杜洛克、长白和大约克杂交猪,杨公社等(1994)[7]测得八眉猪肌内脂肪高于长白猪和长白×八眉猪(P<0.01),与本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金华猪通过系统选育,与外来猪进行杂交生产商品猪,不仅提高了效益,还保持了猪肉的良好品质,杂交组合的筛选不仅保护了金华猪的地方种猪资源,而且还能促进金华猪养殖的持续发展。

[1]项玉燕,吴春金,吴雪娟.金华两头乌猪的原产地域种质保护[J].浙江畜牧兽医,2003(3):9-10.

[2]项云,胡旭进,杜喜忠,等.金华猪瘦肉系与外来猪杂交商品猪的胴体肉质性状研究[J].浙江畜牧兽医,2012(4):1-4.

[3]钟土木,赵青,徐宁迎.金华猪不同品系胴体品质及肉质性状比较[J].畜牧与兽医,2008(7):49-51.

[4]陶立,金邦荃,尹晴红,等.F1代猪体脂、肌肉脂肪和游离脂肪酸组分的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01,17(2):101-103.

[5]徐继初,王庄瑞,徐士清,等.中国金华猪[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1.

[6]许振英.中国地方猪种质特性[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89:72-156.

[7]杨公社,高整团,刘艳芬,等.八眉猪肉脂品质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4,27(5):63-68.

(编辑:郭玉翠)

S828

A

1002-1957(2017)04-0071-02

2017-04-17

楼芳芳(1984-),女,浙江浦江人,畜牧师,主要从事金华两头乌育种、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的研究工作.

E-mail:116115418@qq.com

猜你喜欢
肌苷酸大金胴体
记忆中的老物件
鸡肉中肌苷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畜禽肌肉肌苷酸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育肥肉牛屠宰率与活体、胴体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
湘沙猪配套系杂交组合肥育、胴体及肉质性状配合力测定
家禽肌肉肌苷酸含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奶奶的比喻句
炒股
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法测定肉类产品中的肌苷酸含量
胴体原本没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