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战术史

2017-09-01 23:21念洲
足球俱乐部 2017年15期
关键词:长传切尔新规

念洲

回传新规带来的一大改变,就是球队在前场更深的位置就开始施压,而在后场则拒绝采取激进的防守策略,缩小后卫线与门将之间的距离,以防对方利用这片区域。——提要

《The Mixer》出版于2017年6月,是迈克尔·考克斯(Michael Cox)的第一本著作。考克斯是当今足坛最有名望的专栏作家之一,主要致力于足球战术分析领域,他为ESPN、《卫报》等知名媒体撰写专栏文章,同时也是著名战术网站《Zonal Marking》的编辑。

书名里的“Mixer”一词,翻译成汉语有多种意思:混合器,搅拌器,以及口语重的交谊会,等等。而在足球术语里面,它专指禁区中央从点球点到球门之间的区域。英国足坛有句俗语:“Get it in the mixer”,说的就是把球往这个区域里面踢。

本书的副标题是“The Story of Premier League Tactics,From Route One to Flase Nines”。何谓“Route One”?按照维基百科的定义,它指的是一种从防线上将球踢得又高又远,直接寻找进攻球员的战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长传冲吊”。而“Flase Nines”的意思是“伪9号”,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无锋阵”。所以副标题翻译为:“英超战术故事:从长传冲吊到伪9号”。Mixer与Route One有着天然的联系。长传冲吊所追求的结果就是“Get it in the mixer”,它是1980年代英国足球最流行的战术,其思想来源是时任英足总教练主管查尔斯·休斯提出的“机会最大区域理论(POMO)”,这一理论认为最简单的就是最有效的,将足球尽快尽简地传入“机会最大区域”,才是破门得分的最佳途径。英超创立后的一系列战术革命的起点,即在于此。

由于本书的长度接近500页,在足球书籍里实乃巨著,而笔者的能力和精力有限,暂无法全数译出,现采用编译的办法,尽量将本书的精华内容奉献给球迷。至于书名究竟该如何翻译,笔者费尽思量,但尚未想到最佳译名,所以现在权且按上《英超战术史》这个名字,至少读者可以一目了然。

第一章:全新的球赛

“回传法则是最佳的规则改变,它改变了比赛。”——彼得·舒梅切尔

我们常说“足球不是始于1992年”,但1992年确实可以被定义为现代足球的开端。这一年,回传法则的引入对足球运动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上一次具有如此影响力的规则改变,还是1925年的越位规则修订:将攻方球员和球门之间所需要的对方防守人数从3人减到2人。

回传法则让后卫很尴尬

规则的改变很简单。此前,即便是队友的传球,本队门将在禁区里也可以用手接球,现在不行了:他们只能用脚、头、胸或者膝盖来接球,唯独不能用手。界外球是例外,直到1997年门将才不被允许用手接本方球员掷出的界外球。

门将可以用手接回传的时代,一个弊端在所难免地出现了。处于比分领先的一方会利用这一规则来拖延比赛时间:后卫控球,若对方上抢则回传门将,门将用手拿球,再抛给后卫,如此循环往复,导致比赛变得沉闷无趣。1987年欧冠第一轮,格拉斯哥流浪者2∶1领先基辅迪纳莫,流浪者中场索内斯在对方半场控球,但他没有选择向前进攻,而是送出70码的回传给本队门将克里斯·伍德!1990年世界杯,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比赛的观赏性,于是国际足联决定进行变革,并在两年后推出回传法则。

对于新的回传法则,有些教练并不买账,老英甲时代的最后两位冠军主帅对此就有不同的看法。阿森纳主帅格雷厄姆·泰勒表示:“我不认为它能提升比赛。”老英甲末代霸主利兹联的主帅霍华德·威尔金森则认为新规则会鼓励长传冲吊,他预测进攻方会更多的发动长传打对方防线身后,试图制造混乱和失误,而防守方会在越位位置安排一名球员,以伺机抢断对方后卫给门将的回传球。

威尔金森有一点说的没错,回传新规带来的一大改变,就是球队在前场更深的位置就开始施压,而在后场则拒绝采取激进的防守策略,缩小后卫线与门将之间的距离,以防对方利用这片区域。这样一来,球队的阵型被拉伸开來,中场的空间变大了。

最受新规影响的无疑是门将。在1992-1993赛季的一场季前热身赛中,曼城球员回传门将但球速太慢,门将安迪·迪布尔被迫出击试图铲断对方前锋,结果不幸遭遇断腿。事后,迪布尔形容自己为新规的第一个受害者:“我不确定是该把球踢出去还是拿起来。”不适应新规的还有后卫。1992年8月15日进行的英超第一轮比赛,就因此诞生了很多失误。利兹联与温布尔顿一战,温布尔顿右后卫罗杰·何塞普在本方禁区内控球,是回传给门将还是大脚解围?他犹豫不决,结果被对方球员李·查普曼断球。

在阿森纳的主场海布里,枪手在2∶0领先的情况下被诺里奇4球逆转。诺里奇的制胜进球就得益于回传新规:他们发动长传直接攻击阿森纳后卫托尼·亚当斯,亚当斯回身看了一眼门将大卫·西曼,发现他并不想接回传球,所以想横传给队友史蒂夫·博尔德,就是这么一犹豫,亚当斯不仅错过了来球,而且把自己绊倒了,对方球员马克·罗宾斯断球并过掉西曼,破门得分。

这不只是英格兰足坛的特有现象。意甲被认为是欧洲最重视防守的联赛,1992-1993赛季之前的4个赛季,这里的场均进球数分别为2.11,2.24,2.29,2.27,但新规刚施行的1992-1993赛季,场均进球数就暴涨至2.80。英超增长的没有那么明显,但也从之前一个赛季的2.52增至2.65。

强队有所改变

有许多强队受到新规的影响,比如利物浦。身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足坛霸主,红军在英超首季仅排名第6,后卫尼克·坦纳认为球队没有适合好回传新规,他表示:“以前,当我们1∶0领先后,会把球回传给门将布鲁斯·格罗贝拉,后卫菲尔·尼尔会回来,格罗贝拉再把球交给他。但现在,后卫的脑子里始终有根弦——不能回传。”

阿森纳也深受“其害”。1991-1992赛季,他们整个联赛里是进球最多的球队,但1992-1993赛季,枪手防线挣扎于适应回传新规,连累锋线也变得不给力,竟然摇身成为进球最少的球队,当然,受到影响最大的球队是卫冕冠军利兹联。他们从上一赛季的冠军跌至英超首季的第17名,而且整个赛季客场不胜,落差之大令人咋舌,这里面就有回传新规“作祟”。该队的门将约翰·卢基奇是英超历史上第一个因为手接回传被判点球的门将。利兹联中场加里·斯皮德承认:“回传法则尤其影响到我们,后卫通常回传给卢基奇,然后卢基奇扔给我和李·查普曼。突然间,我们不被允许这么踢了。”

名帅布莱恩·克拉夫执教的两届欧冠冠军诺丁汉森林也没有适应回传新规。球员加里·班尼斯特表示:“上赛季,回传可以让我们保持控球,斯图尔特·皮尔斯,布莱恩·劳斯或者加里·查尔斯从门将那里得到球,然后我们重新开始。”英格兰国脚皮尔斯可能是最厌恶回传新规的人了,因为这让他被钉上了耻辱柱。1993年,英格兰在世预赛对阵鱼腩圣马力诺,开场8秒,皮尔斯回传西曼,被对方前锋瓜尔铁里断球破门,三狮军团令人震惊的0∶1落后。虽然最终的比分是英格兰7∶1大捷,但这次回传失误是皮尔斯职业生涯无法抹去的耻辱。

最喜欢新规的球员,可能要属阿斯顿维拉球星保罗·麦格雷什了,这位爱尔兰中卫双脚都能踢球,很好地适应了回传法则,被认为是现代中卫的模板,他也成为由PFA(英格兰职业球员协会)评选的英超史上第一个赛季最佳球员。

再回到门将的话题。1912年之前,门将被允许在整个半场都可以用手拿球,而那一年新规出台,门将只能在本方禁区里用手接球。之后长达80年的时间里,门将的法则一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直到回传新规的诞生。由此可见,门将面临着最严重的适应问题。

比后卫更甚,新规要求门将具备良好的脚下传控技术,这让大多数老牌门将无所适从,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只练习双手,毕竟过去80年来这一行当都是这么练的。英格兰前国门阿兰·霍格金森就表示:“回传法则让我的控球成了个笑话。你必须记住门将花了20年时间学习抓球,那是他们的第二天性,所以适应新规并不容易。”提起霍格金森,他做过的最为人称道的事情,就是向曼联主帅弗格森推荐了丹麦门将彼得·舒梅切尔。舒梅切尔身体强壮,勇猛无畏,反应奇快,能够做出不可思议的扑救,与安静的西曼相比,他嗓门很大,喜欢指挥队友。

舒梅切尔的苦恼

在回传新规施行前的最后一届大赛上,舒梅切尔帮助丹麦队奇迹般地夺得1992年欧洲杯冠军,而在比赛中,中后卫拉尔斯·奥尔森把球回传给他,是丹麦队惯用的拖延时间的战术。来到英超后,舒梅切尔在曼聯的队内训练中主动提出与队友之间的参与传球练习,以便能更好的适应回传新规。

不过舒梅切尔的双脚并不是那么值得信赖。在曼联的第二场英超联赛,他们主场0∶3不敌埃弗顿,丹麦门将被埃弗顿的莫·约翰斯通生生抢断。1994年2月,他将球直接开给了西汉姆联的马修·霍尔姆斯,后者传中助攻特雷沃·莫尔利破门;3个月后,他出击到禁区外却踢了空气,给伊普斯威奇的克里斯·基沃姆亚送上大礼。

1994年1月,曼联在3∶0领先的大好形势下被利物浦3∶3逼平。弗格森自然怒火中烧,但他出人意料地将矛头指向舒梅切尔,认为丹麦人的大脚都直接送到利物浦球星尼尔·鲁多克的头上,鲁多克将球顶回,红军得以继续向红魔施压。舒梅切尔表示抗议,弗格森怒不可遏向他扔了一杯咖啡,他立刻以脏话回敬,并要求经纪人递交转会申请。后来,还是舒梅切尔先低头道歉,得到弗格森的原谅,继续留在曼联。

与双脚相比,舒梅切尔的双手更具威力。不只是扑救功夫,他的长距离手抛球在以前的英格兰足坛极为罕见,是曼联重要的进攻武器。在当时,曼联主要踢快速反击,舒梅切尔能够精准的手抛球给边锋吉格斯、坎切尔斯基或者李·夏普。他甚至取得过直接助攻:1994年2月曼联客场挑战女王公园巡游者,舒梅切尔直接将球扔给坎切尔斯基,后者长驱直入破门。三年后对阵桑德兰,他没收对方的头球后用手甩出一记长传,皮球直接扔到对方半场,助攻索尔斯克亚取得进球。斯洛文尼亚国门汉达诺维奇高度评价舒梅切尔:“他的手抛球极具力量,允许队友们在另一端制造威胁。这种方法超前于他的时代。”尼日利亚国门恩耶马表示:“尽管我的偶像是范德萨,我还是要说舒梅切尔为守门带来了不同类型。”

以舒梅切尔为标杆,英超球队一直希望拥有一名能用手抛球发动反击的门将,直到2005年佩佩·雷纳的到来,这位脚下技术出色的西班牙门将加盟了利物浦。雷纳连续三个赛季荣膺英超金手套奖,他回忆道:“我10岁的时候,他们改变了回传规则,很幸运,那时候我还足够小,于是我开始发展我的技术。”

雷纳之后就是范德萨了,这位来自阿贾克斯的荷兰门将拥有出众的传控能力,他深受克鲁伊夫理念的影响,后者坚持认为门将不是独立于外场的守门员,而是场上的第11名球员。再后来,则是库尔图瓦和德赫亚。到如今,用脚踢球已经成为现代门将必备的基础能力。

在英超的前几个赛季,门将的变化之所以意义重大,有两个原因。一是回传新规的施行,迫使原本是专家型的门将向着全面型发展,而这种发展日后将影响到其他位置。二是技术更全面的外国门将在竞争中逐渐压制本土门将,这种趋势也将在日后蔓延到球场的其他位置。

猜你喜欢
长传切尔新规
综合激发极化法在那更康切尔北银矿中的应用及找矿标志探讨
请注意,这些涉民生新规已施行
资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欧盟新规或将导致三分之一的燃煤电厂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