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地区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的比较分析

2017-09-03 09:44郭宇兰陈宇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冠果牡丹江种源

郭宇兰,陈宇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牡丹江地区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的比较分析

郭宇兰,陈宇*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研究了 6个种源的文冠果引种栽培后的生长情况、果实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栽培第 5 年,内蒙古种源在种子经济性状表现最好。综合比较 6 个种源文冠果在牡丹江地区的生长性状、果实性状及产量等的综合评价,初步选出内蒙古种源为最佳种源。

文冠果;种源;种子性状;差异比较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orifoliaBge)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乔木或大灌木。文冠果又称文官果、文冠花,是很好的木本油料。在烘干的种仁中含有脂肪57.18%、蛋白质29.69%、淀粉9.04%、灰分2.65%。文冠果油料是半干性油,色黄,芬香可口,似花生油,比豆油好吃,是很好的食用油;也可以用来制造高级润滑油、增塑剂、油漆和肥皂等,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

文冠果是优良的油料树种之一,在我国北方地区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为探讨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的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分别对采自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南、山西、陕西等地不同种源的文冠果种子进行了种子生物学性状指标测定、分析。

文冠果优良品种选育工作开展缓慢,所以将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的经济性状进行研究,为今后文冠果种质资源建立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设在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牡丹江市),牡丹江市位于128°02′~ 131°18′E、43°24′~ 45°59′N,平均海拔高度230m。

1.2 试验材料

本试验中试验材料来自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濒危植物繁育基地,6个种源分别来自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南、陕西、山西,树龄均为5年。

1.3 实验方法

1.3.1 单株果实总重称量。从每个种源随机取组,文冠果每个种源采种数为10株,测定果实重量。均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1.3.2 种子百粒重称量。从不同种源果实种子中随机取组,每组 1000 粒,测定种子百粒重。均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1.3.3 测量内容。从每个种源的文冠果果实中随机选取,每组 100颗,进行果长、果径、种子长、种子直径、果室数的测定,使用游标卡尺测定其果实横径、纵径。以上各项测定均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源文冠果单株果实分析

从表 1 、表2中可以看出,果实重量方面:内蒙古>山西>陕西>吉林>河南>辽宁>,种子数方面陕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山西>河南,最多单果种子21粒,最少单果种子数9粒,平均果实个数为19.8~55.4个。调查50个果室,果室数都为3室,4室较少,5室极少。

表1 不同种源文冠果单株果实性状

表2 不同种源文冠果果实内室数

2.2 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比较

表3 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比较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在果实横径、纵径上,种子横径在1.285~1.33cm,内蒙古>辽宁>吉林>山西>陕西>河南;种子纵径在1.249~1.43cm,辽宁>内蒙古>吉林>山西>陕西>河南;千粒种子重在678~1269g,内蒙古>陕西>辽宁>吉林>山西=河南;最大单粒种子重在1.21~2.53g,陕西>内蒙古>辽宁>河南>山西>吉林;最小单粒种子重0.18~0.63g,吉林>辽宁>陕西>河南>内蒙古>山西。

3 结论

在牡丹江地区进行文冠果引种栽植试验,以内蒙古和陕西种源表现最好,其栽植5年后的果实经济性状显著高于其他4个种源,说明内蒙古、陕西种源是适合牡丹江地区生长的种源。其次山西种源和辽宁种源,在单株产量也有较大的优势,也是比较优良的种源。

[1]牟洪香.木本能源植物文冠果的调查与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59-61.

[2]侯元凯,黄琳,周忠惠.文冠果果实性状相关性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11,24(3):395-398.

[3]刘克武,张海林,张顺捷,等.文冠果优良品系选择[J].中国林副特产,2008(3):15-18.

[4]于海燕,牟洪香.文冠果———理想的生物柴油木本原料[J].中国石化,2007(7):34-35.

[5]王宝侠,董志源,叶秀云.通辽市文冠果研究历史、栽培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内蒙古林业, 2007(12):36-37.

[6]高述民,马凯,杜希华,等.文冠果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2002,19(3):296-301.

[7]曹振岭,李然红,汪洋,等.牡丹江地区现有文冠果的调查分[J].北方园艺,2010(4):79-80.

2017-05-05

郭宇兰(1983-),女,助理实习员,Email:myfriendguoyu@163.com;*通讯作者:陈宇,男,副研究员,从事经济林研究工作,Email:hljtcscy@163.com。

DOI.:10.13268/j.cnki.fbsic.2017.04.010

S727.32

:A

猜你喜欢
文冠果牡丹江种源
刍议香合欢形状特性及生长差异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苦楝不同种源生长分析及优良种源选择研究
不同蒙古栎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不同地理种源闽楠生长差异及优良种源选择
贡献更多“牡丹江力量” 书写更精彩的“牡丹江篇章”
冷、热榨文冠果油品质比较分析
文冠果茶营养价值与功效浅析
文冠果茶营养价值与功效浅析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