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7-09-03 09:44孟令义王岩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4期
关键词:林区黑龙江省经济

孟令义,王岩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哈尔滨15008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孟令义,王岩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哈尔滨150081)

林下经济是当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选择,在全面停止天然林资源商业性采伐政策实施基础之上,林下经济的发展。对国有林区改革和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充分明确林下经济的基本内涵,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基本现状进行总体阐述,并根据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对策

林下经济不同于一般的传统林业产业,和一般的林业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也不同,林下经济是对森林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典型代表,同时它也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其基本原则的一种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林下经济主要是在2000年以后才逐步的发展起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是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的重要部分,有着丰富的天然林资源,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2000年开始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林区的木材产量不断的下降,传统的林产工业受到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林区需要加快探索新型的林业经济,而林下经济作为一种典型的非木质经济成为其首要选择。林下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等同于林区依托森林资源的多种经营,其中林下种植养殖,森林食品以及森林旅游等都是典型的林下经济代表。2014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开始试点实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2015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进入了全面改革转型的新阶段,综合这样的现实背景和整体形势,无论是应对全面停伐还是加快林区改革转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都是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有利于地区的经济转型发展,同时还能够为过国有林区的改革提供经济支撑。

1 林下经济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在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基本现状进行总体分析的前提下,需要首先了解林下经济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所谓林下经济主要是依托林地资源以及其他森林生态环境,从而对森林资源进行综合开发,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林下种植产业、养殖产业以及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等。林下经济的发展在我们国家有比较典型的地域特征,而且主要集中在林区。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之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承包农户在不砍伐森林资源的前提之下,需要对林地进行充分利用,这就直接衍生出了所谓的林下经营和林下产业。对国有林区来说,不同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要是天保工程实施之后,随着对天然林资源以及林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木材产量大幅下调的同时,国有林区需要尽快的解决因为木材产量下降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和发展问题,因此,林下经济也成为了国有林区,实现经济转型和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选择。

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2.1 林下经济发展的资源概况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在进行林下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有着良好的资源基础。从林下经济的基本产业构成来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林下经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产业类型,不同的林下经济产业类型对相应的林下资源有着直接需求。第一个是种植业,国有林区有着一定的林下耕地资源,可以用来种植特色作物,也可以进行粮食作物、饲料作物以及油料作物等的耕种。第二是养殖业,同样也是主要依托国有林区的林地资源,由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有着比较丰富的林地资源,能够为发展畜牧养殖提供必要的基础,而且可以进行散养,这就为发展绿色养殖业提供了条件。第三是森林旅游业,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有着丰富的天然林资源和原始生态环境,这是发展森林旅游的天然资源禀赋,同时还有着一定的景观资源和气候资源,林下经济中的室内旅游产业是对林区森林资源最为直接的综合利用,而且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绩效。第四是北药产业,这是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地资源以及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林区有着发展北药产业的经验和基础。第五是采集业,主要是对各种森林产品的采集,例如蓝莓、松子以及其他各种坚果等。

2.2 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

黑龙江省国有林林区在天保工程实施以来,逐渐加大了对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视和开发,特别是在林下特色种植养殖以及森林食品和森林旅游等方面重点扶持,依靠着政策倾斜和良好的发展机遇,2010年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在林下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较快趋势。本文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中的龙江森工集团为例,对其近年来的林下经济发展具体情况进行专门分析,各个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2014~2015年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情况 万元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森林工业综合统计资料汇编,2014~2015。

如表1所示,从产业构成来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主要包括五大类,分别是种植业、养殖业、北药业、森林食品业以及森林旅游业。从产值来看,2014年和2015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总体经济规模分别是2219707万元、2511672万元,2015年林下经济产值出现了增加,增长率为13.15%,说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处于上升阶段。从产业比重来看,2015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总产值规模已经达到了林区经济总产值的一半以上,说明在木材产量不断下调以及实施全面停伐政策之后,林下经济已经成为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新的经济支柱,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林区经济转型取得了一定进展,传统林产工业规模逐渐下降的同时,林下经济已经成为了林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3.1 管理水平低,市场化程度不高

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尚未完成森工体制改革的前提下,森工企业本身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尚不健全,这就导致了其林下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在管理水平上相对较低,尽管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设立了专门针对林下经济发展的相关机构和部门,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其对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更多的是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散户进行引导和指导。尤其是在生产管理方面,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在进行林下经济发展时采取的更多的是传统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相对效率较低,科学种植以及科学养殖等这些具有知识密集程度高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另外,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在发展林下经济时其市场化程度较低,生产经营和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很多时候存在供需信息之间的不对称,这就严重影响了产品的销售,林下经济收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从总体上来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林下经济产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

3.2 林下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匮乏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位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较其他地区来说相对落后,生活水平不高,经济活跃程度也相对较低,对高素质的农民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比较低,更多的愿意到大城市去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林区发展林下经济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在数量上比较紧缺。一方面,由于森工体制不灵活等问题,导致一部分高素质农林科技人才没有较大意愿到本地进行工作;另一方面,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多是当地人,尽管对林区的资源具有比较充分的了解,但是在发展科技经营型产业过程当中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素质,使得林区良好的林下经济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和充分的发挥,特别是在林下经济种植养殖等新技术方面无法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应用,这是目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在开展林下经济资源开发和发展时面临的主要问题,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林区无法进行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

3.3 发展林下经济的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尚处于前期阶段,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近年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资金来源有限,投入到林下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规模也相对较小。对前期的林下经济发展来说,仍然是一个资本积累的过程,如果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林下经济产业的整体发展。对目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来说,林业职工和林农在发展林下经济生产时,往往缺乏前期启动资金,直接限制了他们发展林下经济的动力和热情,也直接对林区整体的林下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当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在进行林下经济发展和项目开发主要依托的是政府资金,林区的散户开展的林下经营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家庭供给,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林农开展林下经营的风险,一旦出现自然灾害或者较大的市场变动,其抵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较低,带来的损失也比较严重。而银行贷款在林区发展林下经济中占有的比重很低,个人自筹仍是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

4 加快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科学编制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水平,首要工作就是需要科学的编制各个林业局规范的林下经济的发展规划。在制定发展规划的前期过程中,需要遵循着一定的原则,首先就是林下经济发展具体规划需要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其次,要充分地立足不同林区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林下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基础,对未来的林下经济发展方向以及产业布局进行科学的定位和配置资源,再次,科学发展规划必须能够保证林区整体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将林下经济纳入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整体经济发展的规划当中,统一布局。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在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要对不同林区的具体经济情况和发展特征进行总体明确,其次是要制定具体的林下经济发展目标,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明确不同的经济发展侧重点,对不同林下经济产业进行合理的经济空间布局,最后,对不同的产业规划提出合理的配套措施。

4.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资本投入水平

为了促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林下经济发展,需要借助当前国有林区改革以及经济转型的政策机遇,进一步加大政府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最直接的是要提高对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资本投入,尤其是在林下资源开发以及知识密集型林下产业开发予以重点关注。在扩大投资水平过程当中,除了依靠政府投资之外,还需要不断的扩展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投资渠道,采取多方筹资的形式,例如可以采取招商引资,鼓励外来投资者加入到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当中,一方面有助于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国有林区特别是林农等散户发展林下经济要承担的风险。政府在扩展林下经济发展投资渠道时可以制定一系列的金融优惠政策,降低林农投资成本,支持小额贷款,对支持发展林下经济的金融机构,政府可以给其一定的补贴和金融优惠政策。最后,还需要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的资金管理,在有限的资金分配上,优先对林下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专门支持。

4.3 建立林下经济的现代物流体系

在物流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林下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空间。为了不断的扩展林下经济的市场空间,充分借助现代物流体系以及网络等手段,不断拓宽林下产品特别是健康环保的各种森林绿色食品的市场营销渠道,这对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基于此,认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要积极地构建林下经济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充分以市场为导向,建设林下经济的主要生产和销售网点,不断拓展物流节点,实现林下经济产品的跨区域流通和销售。

4.4 创立林下产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

尽管近年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林下经济规模在林区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但是尚未形成产业集聚和高水平的产业扩散,为了进一步提高林下经济的产业贡献力和影响力,需要尽快建立林下产品的龙头企业以及专业的林下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逐渐地将分散的林下经营个体进行整合。依托龙头企业提高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产品的市场影响力,而借助经济合作组织则可以很好的提高地下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提高其抵抗市场和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市场议价能力。

[1]林文树,周沫,吴金卓.基于SWOT-AHP的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J].森林工程,2014(4):172-177,181.

[2]王宗星,冯博杰,高智慧,等.关于林下经济发展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3(4):389-393.

[3]丁国龙,谭著明,申爱荣.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及优劣分析[J].湖南林业科技,2013(2):52-55.

[4]另青艳,何亮,周志翔,等.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 湖北林业科技,2013(1):38-43.

[5]朱培林,房海灵.中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江西林业科技,2014(6):35-39,60.

[6]曹玉昆,雷礼纲,张瑾瑾.我国林下经济集约经营现状及建议[J].世界林业研究,2014(6):60-64.

[7]苗雨露,周杨,杨春宁,等.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 森林工程,2015(5):35-39.

[8]张连刚,支玲,王见.林下经济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2013(6):562-567.

[9]于小飞,吴文玉,张东升,等.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J]. 林产工业,2010(4):57-59,62.

[10]韩锋.林下经济发展及对林农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

[11]许雯静.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5.

[12]白雪.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及升级路径研究[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5.

2017-03-10

DOI.:10.13268/j.cnki.fbsic.2017.04.036

F326.27

:A

猜你喜欢
林区黑龙江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五台山林区抗旱造林技术浅谈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山西省直国有林区保障性苗圃建设存在问题探讨
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彩票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黑龙江省林区与非林区居民碘营养水平及甲状腺超声表现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