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河总干渠防汛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7-09-03 10:13王代林
治淮 2017年8期
关键词:干渠防汛洪水

王代林

淠河总干渠防汛存在问题及建议

王代林

淠史杭灌区是淠河、史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总称,淠河总干渠是淠史杭灌区最大的供水渠道,承担着淠河灌区660万亩农田灌溉输水任务,是合肥、六安两座城市用水的供水通道。淠河总干渠在设计水位时,渠道槽蓄水量约2600万m3,其防汛安全直接关系到淠河总干渠左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合肥、六安市城市供水和660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安全。

一、工程基本情况

淠河总干渠于1958年8月动工,1967年基本建成。淠河总干渠沿江淮分水岭北侧布置,全长104.5 km。淠河总干渠右岸,即江淮分水岭与淠河总干渠之间,有679.7km2来水需向淠河总干渠左侧排泄。为此,在淠河总干渠上兴建了渠下涵15处,渡槽1处,泄水闸7座,泄水闸见表1。渠下涵一般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承担384.4 km2来水的排泄任务,渡槽处集水面积67.3 km2。7座泄水闸设计承担166.8 km2来水的泄洪任务,实际担负淠河总干渠右岸228km2来水的泄洪任务。

淠河总干渠上的泄水闸均建于20世纪60年代,利用天然河道行洪,由于下游泄洪通道和泄水闸过水能力不配套,严重影响泄水闸的正常运行。三里桥泄水闸下游通道由于经过六安市城区,建成后基本没有运行过。三叉冲泄水闸由于和天然河道的通道没有开挖,建成后没有启用。淠河总干渠在距渠首43.6km处建有罗管节制闸,将淠河总干渠分成上、下两段,洪水期间原则上分段泄洪,即淠河总干渠上段泄洪由高堰、戚家桥两闸承担,罗管闸以下淠河总干渠由青龙堰、红旗沟、新民坝泄水闸承担。淠河总干渠渠道相当于中型水库,但来水面积比一般中型水库大,分布在江淮分水岭与淠河总干渠之间的狭长区域,流径短,洪水汇集速度快,调度难度相对较大。

二、2010 年“7·12”洪水调度

1.雨情、水情

2010年7月11日8时到12日18时,淠河总干渠南部出现大暴雨,横排头站降雨215mm,降雨主要集中12日6时到18时。强降雨造成淠河总干渠水位快速上涨,罗管闸上水位从8时49.63m上涨到19时最高50.20m,超设计水位0.05m;淠杭干渠二十铺闸上水位涨到50.91m,超设计水位0.61m。将军岭闸上水位从12日8时45.55m上涨到13日9时30分的47.14m,超设计水位0.34m。

2.具体调度过程

淠河总干渠上段:高堰泄水闸8时15分泄15m3/s,9时增加到25m3/s,9时35分增加到35m3/s;15时45分增加到 45m3/s;16时 5分增加到60m3/s;17 时 30 分增加到 80m3/s,实际最大为94.9m3/s;在保证各干渠自身安全的同时,合理利用淠东、瓦西干渠分洪,淠东干渠最大分洪40m3/s,瓦西干渠分洪10m3/s;利用淠河总干渠下段水位较低时机,罗管闸向下游分洪40m3/s。为减轻高堰泄水闸下游泄洪通道压力,19时25分,根据六安市防指和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负责人现场确定,高堰泄水闸减为60m3/s,罗管闸分洪流量增加到70m3/s。此后根据淠河总干渠上段水位缓慢回落,高堰闸于13日6时10分减为50m3/s,并逐步减小,14日8时关闭。戚家桥泄水闸13时30分开20m3/s,13日9时10分关闭。淠河总干渠下段:利用瓦东干渠分洪最大45m3/s;青龙堰、红旗沟泄水闸逐步增加到20m3/s,新民坝泄水闸开10m3/s。淠河总干渠部分直灌区放水口参与分洪。

经分析,7月12日淠河灌区大洪水,淠河总干渠罗管闸上段,1日洪水量 1505 万 m3,2 日 1718 万 m3,入渠洪峰315m3/s,最大泄分洪流量215m3/s。淠河总干渠下段1日洪水量1146万 m3,2日 1441万 m3,其中罗管闸12~13日分洪量为413万m3。通过以上调度措施,确保了淠河总干渠工程安全,灌区没有出现大的险情。但此次洪水只相当于10年一遇,淠河总干渠上下段均有部分渠段水位超过设计水位,其中廿铺水位超设计水位0.61m。由于淠河总干渠下段泄、分洪能力弱,利用罗管闸分洪给淠河总干渠下段防汛造成很大压力,高水位持续时间长。

表1 淠河总干渠泄水闸特征值表

3.主要调度措施

(1)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和协调。强降雨开始后,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及时启动会商机制,向省防办和所在市防指报告雨情、水情,要求县(区)防指通知行洪通道沿线做好应对,最大限度争取地方支持。

(2)提前控制渠道水位。在预报当地有强降雨时,灌区调度部门压缩渠首引水流量,淠河总干渠下段在合肥市供水情况下,水位降至正常运行水位约0.8m以下,在防汛过程中较好地发挥调节作用,并承担了上段的分洪任务。

(3)适时调整调度方案。在淠河总干渠上段水位上涨较快,淠河总干渠下段尚有调节渠容时,及时启用罗管闸分洪,有效缓解淠河总干上段泄洪压力。如果不启用,高堰泄水闸泄洪流量可能超过纪录。在保证各干渠自身安全同时,适时利用淠东干渠、瓦西干渠、瓦东干渠分洪,减轻了各泄水闸泄洪压力。

(4)及时启用淠河总干渠直放口参与分洪。虽然流量有限,但在关键时刻对缓解淠河总干渠防汛压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5)加强水情测报,在降雨强度大、水位上涨快的关键时段,重要控制点如罗管、廿铺等报汛点,每10~20min报一次水情,为调度决策赢得了时间。

三、存在问题

1.泄水闸下游泄洪通道不畅

主要是泄水闸下游天然河道行洪能力不能满足正常泄洪流量。高堰泄水闸的设计流量150m3/s,在泄洪流量90m3/s左右且不足2h,下游一个街道漫水,当地政府要求压缩下泄流量;戚家桥泄水闸设计流量151m3/s,当泄洪流量20m3/s时,下游1km处的居民点前公路漫水。近年来由于建设对河道的侵占,各泄洪通道的过水能力有下降趋势。灌区建成以来所有泄水闸均没有按设计运行过,从泄水闸的设计水位和下游河道的河底高程分析,泄水闸的泄洪能力可以通过设计流量,主要是下游通道的行洪能力制约了淠河总干渠上的泄水闸正常运行。如遇设计标准洪水泄水闸按设计运行,泄洪通道沿线损失将很大。

2.部分泄水闸老损严重不能满足运行要求

淠河总干渠下段的泄水闸均没有除险加固,红旗沟、青龙堰泄水闸闸门启闭依靠人力进行,运行速度慢,影响正常泄洪。新民坝泄水闸老损严重,启闭机螺杆变形,影响正常启闭运行。

3.防汛调度的科技含量不高

灌区水雨情测报信息化程度不高,淠河总干渠沿线调度可参考的雨量点偏少,不能满足调度要求,大部分控制点水情仍需人工测报,影响报汛的时效性和调度决策。防汛调度基本上由管理单位调度人员凭经验决策,缺乏系统的技术支撑。

4.地方政府对渠道防汛重视程度不够

淠河总干渠防汛调度由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具体负责,从强降雨发生、雨水情收集、泄洪方案确定到各泄水闸启用往往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虽然泄水闸运行方案向所在市防指上报同意,但很少有实质性指导和技术上的支持。地方政府在泄洪通道的管理上力度不够,一直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理,局部存在违章侵占现象。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和群众误认为下游洪涝形成是淠河总干渠泄洪造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涝损失越来越大,使得渠道泄洪矛盾更加突出。

四、建议

1.加强淠河总干渠泄洪通道治理

加强灌区骨干渠道排洪能力的规划和建设,将泄水闸下游的天然河流纳入中小河流治理和灌区配套工程项目,提高泄洪通道的行洪能力。河流过水能力不能满足泄水闸设计泄洪要求的,应全面开展洪水调查,绘制洪水风险图,为超标准洪水发生时人员撤退做好准备。

2.尽快对泄水闸除险加固

尽快对淠河总干渠下段的红旗沟、青龙堰、新民坝三座泄水闸进行除险加固,确保三座泄水闸正常运行。

3.加强灌区信息化建设

尽早实施淠河总干渠水情、雨情自动测报,缩短水雨情收集时间,提高调度决策时效。开展灌区洪水预报研究,探讨各干渠、直放口分洪的作用和影响以及罗管闸调节对淠河总干渠的防汛影响,建立防汛决策系统,提高灌区防汛调度水平。

4.建立健全灌区防汛责任体系

明确政府和灌区管理单位责任;加强与地方政府在渠道防汛泄洪方面的沟通与合作;逐步落实渠道防汛地方政府责任人。进一步规范防汛调度程序,对防汛控制运用计划进行修改完善,提高防汛预案的可操作性■

(作者单位: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 237005)

(专栏编辑:张 婷)

猜你喜欢
干渠防汛洪水
浅谈景电干渠梯形土渠改造措施及质量控制
夏季防洪防汛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昆明市盘龙区东干渠为例
防汛当前莫添乱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又见洪水(外二首)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