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流域水生态压力分区评价*

2017-09-03 10:32
海峡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环境压力分区流域

陈 锦

闽江流域水生态压力分区评价*

陈 锦

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构建闽江流域水生态压力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对流域控制单元水生态压力进行评价,将闽江流域划分为压力不同的分区,为开展流域水生态三级分区提供技术方法和经验。

闽江流域 压力评价 水生态功能分区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我国水环境管理的重要分区方法,由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性,水生态系统特征具有区域差异性,而水生态功能分区可以根据水生态系统特征的区域差异性,并根据划分的不同水生态区特点制定相对应的管理措施和标准。水生态分区已逐渐成为国际上常用的水管理单元,也是生态管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基础。

近年来,闽江流域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部分区域水体污染问题突出,地区水生态健康衰退明显,本研究通过构建闽江流域水生态压力分区体系,开展闽江流域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区域水环境压力分区的理论与方法试点研究。

1 水生态分区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流域控制水生态分区主要依据行政区边界、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情况、排污强度、水环境改善需求、水环境风险水平、单元水环境问题等因素进行定性分区,本研究探索通过水环境压力定量评价进行水生态分区。

1.1 分区指标筛选原则和方法

水环境压力功能团指标的选择决定了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本研究在指标选取上要求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概括性、可操作性和直观性,主要原则有: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简明性和可操作性、代表性原则。

为了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合理性,需要采取严谨的分区指标筛选程序。指标筛选过程为:(1)通过文献调研,查找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管理、分区中常用的指标,建立水环境压力指标库;(2)全面调查福建省各类统计年鉴与公报及各类污染物排放量,收集可以获取的数据,把数据完备性较高的指标作为备选指标;(3)计算各指标数据近几年来的变异系数及其与年份的秩相关系数,剔除变异系数大、秩相关系数绝对值小,即难以由历史数据预测未来变化趋势的指标。

1.2 分区指标筛选结果

通过上述指标筛选过程,为更加客观地反映出闽江流域的水环境压力现状,参考前人对于其他各流域研究所确定的指标因子,研究确定闽江流域水环境压力的评价指标,主要以自然环境因素为主,综合考虑人为因素,对水环境压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共选取了11个指标作为水环境压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控制单元分类型指标体系表

2 流域水环境压力评价

2.1 压力分区指标数据标准化

为了客观评价各指标的影响,对数据进行适当转化,使得转化后的数据越大,此指标对生态环境的作用越大。本研究对所选定的指标进行正规化、标准化处理。当指标与水环境压力呈正相关时,采用公式(1)进行标准化处理,当指标与水环境压力呈负相关时,则采用公式(2)。

(2)

在本研究所选取的11个指标中,与水环境压力呈正相关的指标有:水土流失率、土地垦殖率、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城镇化率、人均GDP、单位水资源氨氮排放量以及氨氮水质多年水质均值;与水环境压力呈负相关的指标为:人均水资源、单位面积水资源以及人均水环境容量。依据式(1)和式(2)对各原始数据进行正规化、标准化处理,处理后的各数据标准化值见表2。

表2 福建省闽江流域各县市指标标准化值

2.2 主成分分析

采用SPSS软件对标准化后的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研究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各主成分的贡献率,确定主成分数及各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见表3)。可见,前6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90.59%,超过90%,仅有9.5%的信息损失,即选用前6个主成分所携带的数据信息已经包括了原来11个变量所携带的绝大部分数据信息,无需再增加主成分,因而可确定主成分个数为6。

表3 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2.3 指标权重计算

在确定了主成分个数的基础上,根据因子矩阵计算各评价因子的公因子方差Y,进一步采用式(4)对各指标的公因子方差Y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指标的权重,见表4。

式中,为原始指标个数,为主成分个数,为主成分总个数,在本研究中取6。

(4)

表4 各指标因子权重

2.4 水环境压力评价

为实现对闽江流域水环境压力的综合评价,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各县市水环境压力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第个评价单元的水环境压力值,其值位于0~1之间;为第个评价单元的第个指标,为各指标的权重。

根据各指标的标准化值和各指标的权重(表4),可由式(5)计算得到闽江流域各县市的水环境压力值,如表5所示,可见闽江流域总体平均水环境压力为0.334,各县市水环境压力差异较明显,其中福州市辖区的水环境压力最大,为0.655,武夷山市水环境压力最小,为0.195。

表5 闽江流域各县市水环境压力值

3 流域水环境压力分区

根据各县区水环境压力值,运用组间连接的聚类分析法,对闽江流域各县区进行分类,聚类结果如图1所示。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闽江流域中各县区的水环境压力分为五类,进一步分析闽江流域水环境压力值,发现第一类的水环境压力值均在0.5以上,表明水环境处于压力大的状况,其中福州市辖区的水环境压力值在0.6以上,研究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福州市辖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密集,对水环境需求大,而福州市的水资源总量又相对较小;第二类的水环境压力值基本上处于0.35~0.5,水环境处于压力较大的状况,该类中共有6个县区,大多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或工业较为发达地区;第三类中的水环境压力值在0.3~0.35之间,水环境处于压力中等状况;第四类水环境压力在0.2~0.3之间,水环境压力相对较小;第五类水环境压力均在0.2左右,水环境压力小,该类中主要为武夷山市和将乐县。

图1 闽江流域水环境压力聚类分析结果图

4 结论

4.1 构建流域水生态压力分区指标体系

本文建立了流域水生态压力分区的二级指标体系,选择既能满足层次等级对时空尺度的要求,又能突出生态区域特性的指标,一级和二级指标既反映了自然条件,又结合了人类活动影响。

4.2 确定流域水生态压力分区的方法

通过数据、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逐步细化形成流域水环境压力分区,考虑分区结果的实际可操作性,以“生态特性的一致性” “行政区域的完整性” “流域子流域的完整性”等原则,调整分区边界,提高分区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分区方法,将闽江流域按照压力大小划分为5个级别。其中,福州市辖区、长乐市、梅列区等3个地区压力大;武夷山市、将乐县等市县压力小。

[1] SNELDER TONH, BIGGS BARRY J F. Mutiscale river environment classification for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2002, 38: 1226 -1239.

[2] 郑乐平, 瞿书锐, 乐嘉斌. 河流水环境生态分区指标体系的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16): 7737 -7739.

[3] 孟伟, 张远, 郑丙辉. 辽河流域水生态分区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7(6): 911-918.

[4] 王东, 王雅竹, 谢阳村, 等. 面向流域水环境管理的控制单元划分技术与应用[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2, 20: 30-37.

[5] 尹民, 杨志峰, 崔保山. 中国河流生态水文分区初探[J].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25(4): 423-428.

[6] 王超, 朱党生, 程晓冰. 地表水功能区划分系统的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30(5): 7-11.

[7] 夏青. 水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分[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89.

2015年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科研专项“基于环境容量和质量约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体系研究及示范”(编号:201509076)。

猜你喜欢
环境压力分区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故障状态下纯电动汽车环境压力及海拔高度估算方法
可替换牙刷
沙颍河流域管理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浪莎 分区而治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