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全方位对外开放研究

2017-09-03 10:07史佳可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外贸湖北经济

史佳可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 湖北 武汉 430077)

湖北全方位对外开放研究

史佳可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 湖北 武汉 430077)

近年来,湖北的外贸总额逐步扩大、结构趋于优化、利用外资总额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存在经济外向度不高、外贸环境恶化、利用外资规模较小和结构也有待优化等问题。进入新常态后,湖北的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内陆省份,如何在新形势下深化对外开放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是当前湖北必须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分析发现,湖北对外开放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开放平台不断增多,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这对湖北全面开放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经济外向度不高、“引进来”和“走出去”不平衡、面临周边省份竞争压力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湖北在扩大开放中,需要优化开放环境,完善口岸管理,夯实开放平台,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湖北;全方位;对外开放

一、引言

对外开放以来,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三十多年来,我国一共引进了大量外资,同时进出口总量大幅度提高。2015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额达1262.7亿美元,连续24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9530.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6》。]。对外开放不仅带来了先进技术和产品,带来了现代的管理体系和创新的商业模式,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且有助于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经济发展路径[1]。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对外开放战略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2]。

进入新常态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改革初期大不相同,原来以外贸和投资为主要动力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为稳定国民经济增长,培育发展新动能成为必然之举。虽然近年来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下滑,但在转变发展动能的过程中,对外开放对于稳定国民经济、促进经济改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以及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开放发展理念,也都强调了在形势下加强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在改革初期,相比沿海省份,湖北距离世界市场更远,而且无低成本的海运优势,在发展低成本贸易品方面的区位条件要相对要差。加之其它原因,湖北在上一轮的对外开放中处于落后位置,地区经济也被沿海领先省份扩大差距或者落后省份超越。在新一轮的对外开放中,对外开放的重心更多是高科技产品、服务贸易、区域合作交流等方面,对地理区位的要求较低。这种情况下,湖北如何避免再次错失对外开放的机遇[3],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在为国家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的同时推动自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当前湖北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二、湖北对外开放的现状

关于湖北的对外开放的发展现状,可以从对外贸易情况和外资利用情况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对外贸易方面,湖北近年来的外贸总额逐步扩大,结构不断趋于优化,同时也存在着外向度不高、外贸环境恶化的问题。2015年,湖北的进出口总额达2838.8亿元,合455.86亿美元,增长7.3%[数据来源于《湖北统计年鉴2016》,本节下同。];其中,出口总额1817.1亿元,进口总额1021.7亿元(见表1)。在进出口总额中,民营企业完成1470亿元,增长32.6%,占湖北外贸总值的51.8%,增速大大快于湖北全省平均增速;高新技术产品完成846亿元,增长22.9%。从总量上看,湖北的进出口总量位居全国第16位,不仅比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低,也低于重庆、河南、四川、广西和安徽,与湖北的经济地位不对称,表明湖北经济外向度还较低。从变化趋势看,自2010年以来,除2012年进出口总额略有下降外,湖北进出口总额在其余年份均保持增长,但增速的变化情况与全国外贸的基本步调一致,近年来不断下滑,显示出外贸的外部环境仍然具有很多不确定性。从出口结构看,民营企业进出口首次超过进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并且传统产业产品进出口的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产品进出口快速增长,显示出进出口的结构更加优化。

图1 湖北2010-2015年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折线图

数据来源:湖北统计年鉴2016;单位:亿美元。

从外资情况看,湖北近年来利用外资保持快速上升,但规模仍然较小,结构也有待优化。从利用外资的走势看,湖北吸收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从2010年的40.5亿美元稳步上升到2015年的89.48亿美元,年均增长17.18%,其中2015年的增长率仍然保持在12.9%的较高水平,均远高于全国的3.61%和6.4%,表明湖北利用外资的形势较好。从在全国的地位看,湖北2015年利用外资总额位居全国第14位,处于中游水平,高于福建、河北和辽宁等部分东部省份,但低于河南、重庆、四川、江西和湖南等省份,这也印证了上文中湖北经济的外向度较低的结论。从外资进入的行业结构看,制造业和房地产业2015年分别吸引外资39.20亿美元和29.88亿美元,分别占43.81%和33.40%;此外,批发和零售业占比5.1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比4.39%,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金融业等高端服务业占比均不超过1%,显示湖北利用外资仍然偏向于传统吸引外资领域,高端领域较少,外资利用结构需要优化。

三、湖北对外开放的竞争力分析

(一)湖北全方位开放的优势和机遇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是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其建设和完善对于扩大开放具有基础性作用[4]。2010年,湖北整合了武汉、黄冈、鄂州、咸宁的部分港口资源,成立了武汉新港,统一规划,力图打造成集纳高速公路、航空、铁路和水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2012年10月,汉新欧(现为中欧(武汉))开通首班武汉到欧洲的货运班列,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一种既经济又省时的物流渠道。2014年,湖北启动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共投资近400亿元,并于2016年底完工,极大地扩大了武汉机场的吞吐能力。2016年4月,民航局正式同意将湖北鄂州燕矶作为顺丰机场的推荐场址,该项目包括4E级全货机机场、物流运输基地和产业园,其发展目标直接对标于美国孟菲斯,将其打造为全国货运中转枢纽。湖北这些大型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对于扩大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开放平台不断增多。开放平台是开展贸易和外国投资活动的核心载体,在深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8年12月,武汉东西湖物流保税中心获四部委批复同意设立,而早在2000年1月,该保税中心所在地经吴家山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科技部批准为武汉吴家山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是台商内陆投资的重点区域;2011年8月,国务院批准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2015年12月,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获国家批复;2016年3月,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被批准设立;2016年8月,国务院决定设立第三批共七个自由贸易区,湖北自由贸易区在列,等等。湖北所拥有的国家级开放平台不断增多,为促进开放提供了更便利的舞台,奠定了湖北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基础。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成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武汉被委以重任,明确提出“加快武汉等中心城市内陆经济开放高地建设”。这一定位在2015年3月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再次肯定,鼓励引起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推动全方位开放。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该文件更加具体地设定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开放发展的具体路径,从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推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出部署。2016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该规划也将建设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表述。这些政策支持,对于湖北在开放发展中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开放门槛具有重要推动力。

(二)湖北全方位开放面临的问题

湖北经济外向度低。如上文分析指出,湖北的经济外向度较低。相关实证分析也表明,我国经济开放度由东部至西部呈阶梯状分布[5],中部地区的经济开放度与东部地区差距很大[6]。即使在中部地区,湖北的开放水平与其它省份相比也无明显的竞争优势,其中外贸依存度明显弱于江西、安徽和河南[7,8]。外贸总额和国外直接投资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两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地区吸引的国外资本一般与母国拥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扩大外国直接投资额能增加对母国的贸易量。而贸易量的增加,也会促进互相投资,进一步扩大外国直接投资和本地区对外投资。湖北的外贸总额和吸引外资额均处在全国中游水平,这对湖北扩大全方位开放水平构成挑战。

湖北开放过程中“引进来”和“走出去”不平衡。湖北企业与全国的情况相类似,在开放中呈现出“引进来”远远领先于“走出去”的步伐。湖北企业“走出去”处于起步但快速发展阶段,企业主要为大中型国有企业,投资目的地以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越南、泰国、印度、德国等“一带一路”国家为主,投资项目涵盖汽车、钢材、水泥等国内产能过剩产业,新兴产业较少。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湖北对外直接投资10.4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67.2%,但仍然远落后于同期77.9亿美元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在国外投资与在国内投资由很多不同,如何让湖北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适应当地的文化、习俗、法律等规律,扩大湖北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是对湖北全方位开放的一个重要挑战。

面临着周边省份的竞争。湖北作为长江中游省份,在对外开放中不仅需要追赶东部发达地区,同时也面临着与湖北基本情况、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均相似的周边省份的竞争,尤其是在引进外资、外贸出口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竞争激烈。以河南为例,通过引进富士康的苹果手机生产线,河南进行了大量的制度改革和服务配套工作,由此带动河南的开放水平大幅提升,外贸总额快速攀升,带动郑州货运航空的大发展,推动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即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批复设立,使河南在打造空港开放中处于领先位置。

四、深化湖北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对策建议

优化开放环境。良好的环境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地区实现开放发展的保障。湖北全方位开放,需要优化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法治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倡导开明开放的理念,打击危害开放环境的行为,依法保护好企业和公民权益。通过优化软环境,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为外资进入和本地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完善口岸管理。抓住国家在“十三五”期间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口岸开放机遇,优化口岸开放布局,制定实施口岸发展规划,完善以武汉、襄阳、宜昌为核心的开放口岸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口岸监管方式创新,通过属地管理、前置服务、后续核查等方式将口岸通关现场非必要的执法作业前推或后移,减少口岸通关现场执法内容。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拓宽企业集中申报、提前申报范围,支持企业扩大进出口。加大口岸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加强电子口岸建设,建立完善电子商务出口报关、检验检疫、收结汇、支付服务、税收、退税等管理机制。

夯实开放平台。开放平台是推动全方位开放的主体,湖北应构建自由贸易区为核心、以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为重点的开放平台体系,为全方位开放提供支撑。湖北自贸区应借鉴上海等其它自由贸易区的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湖北自由的体制机制,缩短出口退税审核审批时限,简化货物贸易本外币结算业务审核程序,整合和规范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服务和收费,推动建立收费清单制度。推进“单一窗口”建设,推行“联合查验、一次放行”等一体化通关新模式,推动口岸管理相关部门各作业系统横向互联,实现通关作业无纸化。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根据湖北的比较优势,大力培育有地方特色的出口产业集群,重点支持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机电等高端产业的产品出口。支持出口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出口产品科技水平,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减少粗放型、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完善驰名商标和著名品牌培育机制,实施商标战略和精品名牌战略,建立和完善质量、服务保证体系,支持企业参与国际质量认证,以品牌为纽带进行收购、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促进保税业务快速发展,推动保税贸易转型升级,由单一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由单一加工制造功能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领域延伸,由以外资企业为主向内资外资并举发展。

[1]杨仕辉,黄祖桃.论中国经济开放度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9-13.

[2]杨仕辉,黄祖桃.湖北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3):22-23.

[3]孙滨.中部崛起吾楚有贡:武汉城市圈“龙头”舞起来[N].湖北日报,2006-05-30.

[4]申亮,董千里,李毅斌.交通基础设施门槛、对外开放与制造业生产效率[J].经济与管理,2015(1):60-65.

[5]李青.中国省际开放度的经济指标体系与政策走向[J].求索,2014(12):118-126.

[6]谢婷婷,郭艳芳.“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省域经济开放度提升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6,30(4):49-55.

[7]程健,邢珺,章彦姗.内陆地区经济开放度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4,(15).

[8]陈蒙果,王双燕.河南省与中部五省经济开放度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18):86-87,110.

史佳可(1990.11-),女,汉族,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外贸湖北经济
The rise of China-Chic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