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救命,智慧先行

2017-09-04 02:33◎方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吴三桂银票金元宝

◎方 平

要救命,智慧先行

◎方 平

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手握实权的吴三桂立刻成了各方争相拉拢的香饽饽。在和李自成公开决裂后,为了讨好清朝统治者,表明自己忠心不二的立场,吴三桂打破两军交兵不杀使者的惯例,打算割下李自成派来劝降的两名使者的首级祭旗。

后经部属劝说,晓以利害,吴三桂的杀使令做了些许让步。由杀两人,改为一人杀头,一人割掉耳朵,然后放回京城。对于像吴三桂这样过惯了刀尖舔血,视军令如命的职业军人来说,这已经算是破例了。不过两位使者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而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其中一位官拜巡抚,姓李;另一位姓陈,是兵备道(整饬兵备的道员)。两人本以为此次断无生还之理,突然间又听到一人可免死的命令,便都为争取割耳朵做最后的努力。

吴三桂没有明说将杀谁的头割谁的耳朵,具体怎么执行,全看刀斧手了。李巡抚和陈道员为了活命苦思许久,然后就像事先商量好似的,竟然采用了同一种救命方式—行贿刀斧手。有钱能使鬼推磨,李巡抚出手大方,掏出一张五千两的银票拍在刀斧手面前。陈道员摸遍全身才找出来一个金元宝和几两散碎银子。李巡抚见此,绷紧的神经才松弛下来,心想这回陈道员死定了。

出乎意料的是,刀斧手头目仔细看了看银票,又咬了咬金元宝,然后恭敬地对李巡抚抱拳说:“对不住了,李大人请上路吧。”心有不甘的李巡抚想不明白,冲着刀斧手头目大声叫嚷起来:“莫非你糊涂了,我的银票足足五千两,比他的多多了。”刀斧手头目非但不怒,反而非常和气地对李巡抚说:“我等虽是粗人,干的是杀人活计,但银票还是认识的,而且大人的银票数目可观。但你不要忘了,关外没有钱庄,银票是兑换不了的。我们这些当兵的都是脑袋别在裤腰上挣饭吃,谁知还能不能活到进关内那天。所以,对我们来说,还是陈大人的金子更实惠些。”李巡抚一下子傻了眼,他只考虑钱多好办事,却没想到这一层,结果被砍了脑袋。而陈道员被割了耳朵,保住性命。

这些刀斧手虽干的是杀人营生,但并非生性残忍,没有人性,他们也是奉命行事,自然也就得饶人处且饶人,不会做得太绝。因此陈道员被割耳朵之前,刀斧手头目特意为他准备了一杯酒和一粒麻沸散,靠着酒精的作用与麻沸散的药效,陈道员没遭多大罪。之后,刀斧手又给他敷上金创药,很快就痊愈回家了。

陈道员死里逃生后,有人好奇地问他,果真是身上没有太多的钱,这才歪打正着?其实,这正是陈道员的聪明之处。身为兵备道的他,时常与士兵为伍,对官差的不自由有着深刻体会。银票再多,难解燃眉之急。况且,那些刀斧手也不是傻瓜,相信他们也早有耳闻,李自成的大顺军进京后,很快腐化堕落,像是一群土匪进了城,不少富户被洗劫一空,那些钱庄更是难以幸免。当银票成为空头支票,谁会买账?对那些常年生活在军营的人来说,还是金子更实惠。看来生死存亡,性命攸关之际,能救命的,往往不是钱财,而是智慧。

编 辑 / 夕 颜

猜你喜欢
吴三桂银票金元宝
多尔衮巧降吴三桂
知州巧断案
知州巧断案
遛金元宝
古人不造假银票
金元宝
遛金元宝
银行承兑汇票流通中的风险管理
财主的金元宝
清初吴三桂控制下的云南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