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扶贫资源 创新帮扶形式

2017-09-04 08:58朱光道董志常钱安芝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7年8期
关键词:大悟县精准农村

朱光道++董志常++钱安芝

大悟县教育局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筹安排,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智力扶贫优势,整合扶贫资源,创新帮扶形式,构建全覆盖的精准扶贫体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以教育扶贫帮助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取得初步成效。

以贫困生资助为核心,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大悟县是贫困县,县委、县政府把贫困生资助作为精准扶贫的首要任务,着力构建从小学到大学的全学段全覆盖资助体系,真正做到“精准扶贫、不漏一人”。

精准识别。县教育局组织专班深入各乡镇、各学校,围绕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经费保障和学生资助等方面开展调研摸底,精准识别在校重点扶助对象7105人,并建立帮扶档案。

精心组织。明确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强化组织领导。制定了教育扶持流程图,具体细化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方案。2016年,大悟县将改善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贫困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扶贫工作范畴,让教育扶贫更具可操作性。

合理定标。在走访学生家庭、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合理测算学生经济负担。各学段每生每学年补助标准为:学前教育阶段3200元,小学阶段4400元,初中、高中、中职、大学阶段均为5200元,大学阶段每生每学年可申请财政贴息贷款8000元。

加大投入。县委、县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在统筹上级教育部门专项扶持和“雨露计划”资金的基础上,实行县级兜底保障。扶持资金由财政部门统一设立专项账户,实行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一支笔审批。为确保扶持资金发放到学生手中,实行银行卡方式直接发放。自2015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累计发放扶持资金5825.345万元,资助学生30929人次。

动态管理。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对已实现脱贫致富且经民主评议和公示无异议后的农村家庭,停止其上学子女的相关扶持政策;对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的非在册贫困户子女就学,经申请审核批准后纳入扶贫补助范围。

以师资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

让农村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教师队伍是关键。近年来,大悟县多措并举,补齐乡村师资短板。

畅渠道补余缺,乡村师资源头更活。扩充“增量”补余缺。通过农村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湖北省新机制教师等政策渠道,引进各类高校毕业生758人。通过选拔考试择优招聘乡村教师192人,全县乡村教师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比达到75%,乡村教师趋向年轻化,打破了“爷爷奶奶教小学”的乡村教育困局。盘活“存量”添活力。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城区富余教师到农村支教;全面实施“湖北省启明星计划”,对下乡支教,校长年补贴2.4万元、教师年补贴2万元,用“真金白银”激励城区教师流向农村。全县城镇教师志愿下乡支教人数逐年攀升,2012年以来共有863人次下乡支教。

建机制强保障,乡村教师热情更高。自觉扛起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主体责任,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县农村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达到30%,改造农村薄弱学校146所,整合资金2200万元,实施“三个一”工程,解决了乡村教师吃饭难、住宿难、洗浴难问题。制定出台职称评聘、工资待遇、表彰评优、进修晋升等向乡村教师倾斜的激励政策,全面落实乡村教师各项政

策性补贴,县本级还列支专项经费,为乡村教师每人每年发放2160元交通补贴,确保乡村教师年人均收入高于县直教师1万元,真正做到“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设立乡村教师关爱基金和奖励基金,为乡村教师缴纳“五险一金”,为大病、特困教师提供援助,对长期在乡村任教的优秀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组织开展“乡村名校长”“乡村名师”和“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让乡村教师更有尊严和自豪感。对达到一定服务期限、表现优秀的教师直接选拔进城或提拔重用,让乡村教师看到发展空间,安心扎根在“希望的田野上”。2012年以来,全县新招聘乡村教师基本安居乐业,36名优秀教师被选拔到校长岗位,1人获评“全国模范教师”,1人荣获“楚天园丁奖”。

提素质优结构,乡村教学质量更优。每年从教育附加费中列支乡村教师培训费440万元,为乡村教师“充电”提供保障。认真落实国家“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组织42名校长、173名骨干教师结对帮扶42个教学点,开设3个“名师‘1+X同步课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深入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和“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活动,通过教学比武、岗位练兵和家校共育等方式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组织211名乡村教师跨校走教,较好解决了音体美英等课程开不齐、开不足的问题。投入5000万元,推广“网校”教学模式,让乡村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2016年9月7日,大悟縣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代表参加了全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并作了《补齐乡村师资短板,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典型发言。

以均衡发展为导向,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大悟县委、县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解决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手段,积极争取多方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硬件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资源及其他安全、优质的可利用资源,在贫困村新改建幼儿园。2015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2523万元,在农村新建6所幼儿园,投入资金520万元,完成20个运动场地建设,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投入设备配备资金774万元,为4所幼儿园购置了教具、玩具和图书等24000台(套)。全力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科学布局学校,优先办好贫困村教学点,保障农村儿童就近入学。2015年以来,全县实施义务教育项目118个,投入资金15650万元,改扩建项目面积98181平方米。投入资金1960万元,新建85个运动场地,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投入资金1200万元,添置设施设备35000台(套)。2015年,大悟县筹资9700万元,新建大悟思源实验学校,2016年秋季投入使用,在校学生1160人,其中贫困学生580人,农村贫困学生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提升装备水平。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筹措资金260多万元,为全县66个教学点配备班班通设备,分片区建设高清录播教室5个。为98个教学点配备了台式电脑和打复印设备。筹资230多万元,为每个教学点配备了体音美器材和教具。2015年,大悟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争取各方援助。抢抓武汉市对口帮扶大悟县的机遇,加强与省教育厅、武汉市教育局对接,“输血”更“造血”。与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签订对口联系工作责任书,协同制定发展规划、建立管理平台、推进项目实施、推进综合改革、实施绩效评价、开展督导检查。在省教育厅以及大悟县委的推动下,一批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到大悟县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武汉市中心医院为大悟县50名优秀农村教师免费体检。湖北创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一起送网络公司、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武汉洪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及爱心人士宋国平、杜晓华、王辉友等向老区学校捐赠体育器材、图书和文具,大大改善了贫困村学校的装备条件,丰富了师生的业余生活。省教育厅在大悟县开展“名企支教·精准扶贫学校体育”活动,武汉新梅希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武汉耐英体育服饰有限责任公司与大悟县教育局签订精准扶贫学校体育工作合作协议,向薄弱学校捐赠足球,向贫困学生、残疾学生捐赠运动服,组织专家教练培训校园足球骨干教师。

(作者单位:大悟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杨万军)

猜你喜欢
大悟县精准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
大悟县畜牧兽医局与武汉市天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大悟县种公猪站承包经营合同
大悟县板栗种植气象条件分析
大悟县畜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