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镇平县玉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7-09-04 20:28白笛
祖国 2017年14期
关键词:產业发展

白笛

摘要:镇平县是全国闻名的“玉雕之乡”,玉文化产业是其特色品牌产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成功经验,同时也有需要跨越的发展瓶颈,为进一步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明晰产业发展重点,本文通过对镇平县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存在问题的剖析,对如何弘扬玉文化、发展玉文化产业作进一步探讨,以期对县域经济乃至全国小城镇的特色经济、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玉文化 產业 发展

玉文化产业涵盖了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创意经济、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镇平玉文化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坚实,已成为富民强县的特色优势产业,2008年12月被确定为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由此拉开玉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序幕,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华玉都”。

一、镇平县玉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与机遇

(一)镇平玉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淀。镇平玉雕加工历史悠久,玉文化积淀丰厚,玉雕产业规模宏大,玉雕艺术享誉海内外。地方政府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全县玉雕产业由低级向高级迅猛发展,产业支撑市场,市场拉动产业,形成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同时将文化元素注入特色玉雕产业,玉雕文化已经成为镇平的闪亮名片。

(二)镇平玉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带动镇平玉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引擎,玉文化产业迎来国家大力支持的政策机遇。产业结构向服务型转变,文化产品流通与文化服务产业飞速发展,玉文化产业迎来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占比逐渐增加,玉文化产业面临居民消费结构调整的机遇。抢抓机遇将为镇平玉文化产业带来巨大红利。

二、镇平县玉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产业规模宏大,链条结构完整。玉文化产业园区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具实力的玉雕生产、加工、贸易基地,产业加工规模稳步扩充,产品结构日益多元,市场建设渐成网络,基本形成了从购料、设计、生产、加工到质检、包装、宣传、销售等为一体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

(二)从业人员众多,技术实力雄厚。玉雕从业人员达到30多万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30%。各类专业人才辈出,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美术家”2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8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23人,玉石雕刻大师43人。

(三)品牌优势显著,市场规模较大。因筹办南阳(镇平)玉雕节暨宝玉石博览会而打造的节会品牌声名远扬,中华玉文化博物馆作为“中国玉雕第一馆”的品牌功能已得到较好发挥。镇平玉雕市场在政府扶持下规模逐步扩展,玉雕市场数量众多、布局密集,低、中、高端市场齐聚。

(四)辐射联动作用明显,富民效应突出。玉文化产业加速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拉动了餐饮住宿、物流客运、金融、房地产开发等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形成了建筑业、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三、镇平县玉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玉料来源日益紧张的制约。玉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现在部分玉石品种和优质玉料已近枯竭,而镇平本地不产玉,外地一些玉石资源容易形成垄断开采,使玉雕业因原料成本增高而竞争力下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文化内涵、艺术品位有待进一步挖掘创新。现阶段镇平玉文化的内涵多体现于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开拓不够,创新意识较弱,玉文化从业人员过于注重产品的经济价值和流行趋势,忽视了玉文化内涵的提升。

(三)市场秩序、经营模式需要进一步规范引导。玉文化市场的监管体系还不健全,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商会、行会等社会组织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市场自律机制不健全。经营模式还需进一步创新,政府引导作用发挥不够,未搭建起多种营销平台,没有形成系统的服务管理模式。

(四)品牌竞争后续乏力。镇平玉雕存在内容题材单一、工艺制作不考究、高精尖产品少等明显缺陷,创新意识欠缺,抗风险能力弱,没有形成强大的企业集团,缺乏自己的品牌体系和运作维护机制。在当前经济放缓、市场规模萎缩的大环境下,政府政策扶持短时间内找不到好的切入点,无法将现有品牌优势做大做强。

四、镇平县玉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与建议

(一)转变经营理念,实现玉文化产业模式换挡升级。科学规划促提升,努力构建功能齐全、互促互补的市场体系,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强化管理抓规范,实施“划行规市、亮证经营、星级管理”制度,实现玉雕市场的有序、规范发展。创新经营保繁荣,设计高品位的体验型、参与型消费项目,综合运用现代营销手段,满足市场多元化自主性文化需求。

(二)注重文化引领,深化玉文化的挖掘弘扬和传承创新。深入挖掘研究玉文化和镇平玉产业历史,明确镇平玉文化在中华玉文化中的地位,巩固“中华玉都”的文化影响力。突出玉文化研究成果的商业应用,鼓励龙头企业吸纳玉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推广新工艺,开发更多富有文化底蕴和时代特征的艺术精品,引领全国玉雕发展新趋势。

(三)实施 “镶玉”战略,推进玉文化关联产业深度融合。为城市建设“镶”上玉符号,营造浓郁的玉文化氛围,展现玉乡特色。为旅游产业“镶”上玉符号,以国家5A级景区为依托,开发玉文化观光游、玉雕加工体验游、玉雕特色购物游等线路。为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镶”上玉符号,做强会展业,升级餐饮业住宿业,拓展交通运输业。

(四)加快项目建设,彰显“中华玉都”品牌效应。依托中国·南阳玉雕节暨国际玉文化博览会场馆、镇平玉雕大师园、玉雕大世界、石佛寺玉雕湾、国际玉城和赵河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包括研究传播中心、企业总部基地、高端人才培训基地、高端交易市场等在内的商务休闲区。建设一批玉雕产业项目、文化产业项目、第三产业配套项目。

(五)培育专业人才,为发展玉文化产业储备人力资源。设立玉雕大师档案数据库,培育推介大师,引进玉雕人才,尽快把镇平建成全国玉雕专业高端人才集聚的高地。狠抓职教基地建设,在现有工艺美术职专等培训资源基础上扩大教育规模,提升教育层次。搞好人才职称评定工作,提升整体素质,为规范和加强玉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產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5G赋能产业企业如何把握新机遇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欧盟产业拟对我输欧三聚氰胺提起反倾销调查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