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圈子”把时间都圈进去

2017-09-04 00:02王贵宏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7年29期
关键词:即时通讯假货圈子

王贵宏

微信“圈子”越来越大,我们大部分时间都被圈了进去。

受从众心理的驱使,我也曾主动或被动地加了一些公众号,入了一些群,其实圈中许多人根本称不上朋友,因为绝大部分人都不认识。刚进去时,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眼神不够用,各种“风味小吃”琳琅满目,往往微信提示音一响,便忍不住去“潜水”窥视,阅不尽、看不完。

前不久,一篇题目为“微信朋友圈拉低中國人整体智商”的分析评论风靡网络,大致意思就是朋友圈建立了熟人之间的强联系,与微博的“广场”环境相比,朋友圈更像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一旦有谣言入侵将会迅速传播,而且被粉碎的几率也大大降低;因用户在微信上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多,正经看书、上网、搞研究的时间越来越短,导致大家的智商都下降了。

朋友圈信息泛滥,或者说假信息泛滥;微商假货泛滥,或者连假货都没有,但这些罪名都不应该归罪于微信本身,微信在整个过程中只充当了“下水道”的角色。当然,作为一款优质的社交APP,微信带来了焦虑情绪、加剧了人际间的冷漠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互联网上,每个小时都有大量的聚会照片,微信的忠实粉丝已经把聚会浓缩成一条朋友圈了,好像吃饭要是不拍张照片就跟白吃了一样,而在桌子上,又有多少人能不玩手机专心吃菜呢?

微信先是占有了我们的碎片时间,然后在不知不觉中肢解了我们的大块时间:倘若我们每天刷20次朋友圈,5分钟/次,相当于100分钟,但这些时间都不容易被察觉,却白白溜走了。这种零碎时间的消耗,比起微商骗钱、朋友圈骗色来说更加可怕。

微信作为一个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当然,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微信也给虚假信息提供了滋长的温床,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拒绝传播虚假信息,发挥微信即时通讯的长处,减少刷朋友圈的次数,更好地使用微信。endprint

猜你喜欢
即时通讯假货圈子
这个超市只卖“假货”
买到假货?到衙门去喊冤
纪晓岚的“假货经”
民事诉讼中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采用进路
即时通讯软件发展模型的实证研究
网店随意买卖 假货“借壳”横行
传说中的“圈子”
道同为谋,玩转谁的生活
科学技术哲学视域下的即时通讯
你的圈子在哪里